首页 / 优秀作文 /

【www.zgpaoc.com--优秀作文】

10月29日,四川省推进煤矿清理整顿工作现场会举行,全省15个产煤市州、28个重点产煤县市区以及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称,我省2013年全年关闭400个煤矿的任务已经全部落实。
省安全监管局巡视员何成炳介绍:“四川拥有煤矿1297家,96%以上属于年产量在35万吨以下中小煤矿。煤矿企业1090个,煤矿‘多、小、散、弱’的情况突出。”他表示,省有关部门下定决心分期分批整治关闭资源贫瘠、开采设备落后的矿场。
众所周知,关闭中小煤矿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这项工作难度高、强度大、涉及面广,那么我省是如何推进这项工作的呢?
怎么关,如何关
——群策群力 多措并举
为促进我省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今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就推进煤矿企业清理整顿和兼并重组提出实施意见,明确到2015年底,我省煤矿企业生产规模将不低于30万吨/年,矿井数量将减少到1000个以内,煤矿企业数量减少到300个以内。
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指出,加快推进煤矿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但落实这项任务的难度也很大。我们既要依法依规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矿井,又要有序淘汰一批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的矿井,还要培育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装备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的煤矿骨干企业,才能不断提高煤炭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推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全省成立了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乐山市为鼓励支持退出煤炭行业的煤矿业主另寻出路,重点制定了业主退出煤炭行业后从事其它产业在土地、项目建设贷款贴息、新项目投产后在一定时期内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退煤转产企业等多项支持政策。
泸州叙永县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煤矿监管:实行季考核、年总结;聘请专家组作技术支撑,现场排查制定“一矿一案”,并严格督促落实。
8月1日,凉山州盐边县政府与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攀枝花川煤华荣红坭有限公司授牌仪式。这标志着全省首家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顺利完成。经过优化重组,公司原煤生产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预计2015年达180万吨。有力地促进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顺利开展。
超额的任务如何完成
——自我加压,主动关闭
泸州市是全省主要产煤市州之一,拥有煤炭资源69亿吨,主要分布在古蔺县、叙永县和泸县。泸州市有煤矿102处,总产能1471万吨/年。
5月,泸县桃子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此后,泸州市深入开展了煤矿清理整顿和兼并重组工作,同时力争三年关闭任务一次性完成。
“泸州市在推进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压力。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煤矿安全生产压力,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泸州市委书记刘强表示。
泸州自加压力,将煤矿清理整顿和兼并重组当成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机遇,加快促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泸州市煤矿已全部关闭到位。截至10月底,泸州市已有52处煤矿实施关闭,比原计划增加了4处。
8月12日,泸州红旗煤矿向当地政府提出自愿主动关闭的申请。“关闭后的煤矿将进行转产,转变成为安全、环保企业。”说起为何自愿关闭煤矿,红旗煤矿负责人官学良说:“5月本地的桃子沟煤矿事件之后,给我带来的压力非常大,思想上很紧张。安全第一,我们努力实现煤炭产业升级。”
也是5月,广元市明确了煤矿清理整顿和煤矿个数兼并重组工作目标,2013年全市关闭煤矿9处,力争11处;到2015年6月底前,全市共关闭18处,力争22处;三年内完成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矿井数量控制在80个以内,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22个以内,企业最低规模30万吨/年。
几个月来,广元将煤矿整顿作为重要任务。积极科学地制订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强化安全监管,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等,科学地构建起了加快完成煤矿清理整顿和企业兼并重组的强大合力。
同时,广元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对未纳入关闭范围的煤矿展开复工复产验收工作,截至10月底,广元全市煤矿61家,累计复产复工32家,占煤矿总数的48.48%。
整改在监督下进行
——明查和暗访相结合
凉山州甘洛县嘎齐煤矿是一家私营独资企业,主要开采无烟煤,因其采矿许可证已过期,采矿权人未申请办理延续登记,也未依法申请办理注销手续,被甘洛县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凉山州国土资源局、甘洛县人民政府提请注销采矿许可证。
6月5日,仁寿县天峨乡复兴煤矿被仁寿县人民政府关闭。眉山市、仁寿县国土资源局、企业申请注销采矿许可证。
7月11日,巴中市南江县沙河煤厂被南江县人民政府关闭。巴中市、南江县国土资源局提请注销采矿许可证。
关闭的煤矿,有的因为采矿许可证已过期,而企业又没有办理相关延续或注销手续,有的因为煤矿开采规模太小而被兼并或关停。众多企业主都表示,“虽然关停煤矿影响了自己的收益,但从大局考虑,以环境等为重,还是支持煤矿关停或重组政策。”
8月19日至22日,为了加强煤矿整顿重组后期的安全管控,宜宾市安办组织3个煤矿督查组,开展暗访和夜查,督查煤矿继续执行省市有关停产整顿要求及“一停四不停”情况。
“本次督查共暗访和夜查了4个区县8个煤矿,没有发现违法违规作业迹象。”督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后会继续严格开展督查巡查驻守工作,有力加强煤矿停产整顿后期的安全管控。
此外,需要整顿的煤矿企业,在整改并验收合格后才能复工。
2012年,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请示对泸县铁丁山煤矿扩建项目进行竣工验收。随后,四川省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专家组对铁丁山煤矿进行了综合竣工和煤炭生产许可证颁证条件现场审查验收,企业根据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经多次审查后,2013年3月,专家组认为,该矿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各主要生产系统均达到9万吨/年生产能力;并请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该矿工作进行督促,如:严格执行矿级领导下井带班制度,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加强密闭动态管理,严格做到图、账、实“三相符”;加强水文地质工作等等。
这一做法正是对我省“煤矿复产复工工作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标准,循序渐进推进复产复工工作,确保验收质量和安全”政策的有力诠释。
当前,全省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相关部门及各产煤市(州)、县(市、区)正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强力推动各项工作,确保顺利完成本年度整顿关闭400处小煤矿的目标任务。(责编:李妍婕)

我国淘汰落后产能为何越淘汰越过剩

  7月26日至9月1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公布了3批19个行业淘汰产能企业名单;2003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开始第一波调控时,列入落后产能名单的只有3个行业,历经10年淘汰名单上的行业比原来多了5倍。10年来,尽管调控政策一波接着一波出台,但过剩行业的产能却突飞猛进,我国淘汰落后产能陷入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剩产能一般包括落后产能,而落后产能的淘汰和退出可以显著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大幅减轻产能过剩的程度。目前我国产能过剩已经从潜在的、阶段性过剩转变为实际的、长期性过剩,从低端的、局部性过剩转变为高端的、全局性过剩。产能过剩已超越泡沫和地方债务危机问题,成为当前最大的问题。若不采取强力措施淘汰落后产能而任由产能过剩发展下去,我国工业经济恐将陷入长期萧条,从而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一、当前我国产能过剩形势异常严峻

  近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导致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为此,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加大治理产能过剩的工作力度,采取了如名单淘汰制、暂停批复项目、提高准入门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上述政策在控制过剩产能总量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就目前制造业的实际表现看,产能过剩并未得到有效抑制,甚至出现进一步加剧和蔓延的趋势,面临着全面失控的极端危险局面。

  (一)多个重点行业产能过剩愈演愈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末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只有78.6%,闲置产能高达21.4%。另据财政部发布的报告,目前从行业产能利用率看,钢铁下降到67%,水泥和平板玻璃均低于75%,船舶工业为50%。此外,有色、石化等其他产业均存在严重产能过剩,部分行业甚至出现长期性和绝对的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行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2012年这8年间国内累计减少粗钢产能7600万吨,但同期累计新增粗钢产能却达到了4.4亿吨,新增加的粗钢产能竟然是已淘汰产能的近6倍。在越亏损越生产的怪圈下,中国钢铁产能不降反增,实在令人震惊。另据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数据,上半年钢企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3%,已经到了1吨钢的利润都不够买1根冰棍的程度,6月份钢铁行业亏损面高达40.7%。

  (二)产能过剩从产业链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快速蔓延至整个行业

  从产业链看,目前某些产业的高端产品也开始出现过剩,同一产业内部甚至出现了高端产品卖不过低端产品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过剩的产品已从产业链某个环节快速发展和蔓延至整个行业。如钢铁产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钢铁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2009年后钢铁行业主要是部分高端的板材产能过剩,目前生产高端板材的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反而低于生产长材和建筑用材的中小企业。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当前已经快速蔓延至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覆盖几乎所有的五大钢材品种。另外,光伏产业2009年以前也仅仅是多晶硅行业产能过剩,现在已快速发展到包括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三个基础环节的产能全面过剩局面。

  (三)产能过剩从部分行业的过剩快速蔓延至制造业的普遍过剩

  2009年以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存在于钢铁、水泥等若干传统产业,而2012年除上述传统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氮肥、电石等一度热销的产品也因产出大于需求而出现销售困难,甚至太阳能电池、风电设备和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据统计,在2006年仅有10个制造业行业被国务院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达到了19个。目前我国制造业大约有3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另有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下。此外,新兴产业中目前光伏电池的产能过剩达到了95%,风电设备产能利用率低于60%。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普遍产能过剩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化解,将使我国工业陷入长期萧条。

  二、我国落后产能为什么越淘汰越过剩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的条件下,造成落后产能“越淘汰越过剩”这一怪现象的原因极为复杂,必须从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以及体制机制等多个角度全面加以认识和剖析。

  (一)以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是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完全是由上级政府决定,考核标准就是主要看GDP指标完成情况。正是由于这种评价体系,促使地方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地提高GDP增长,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在产能过剩中扮演了一个异常积极的角色。

  (二)落后产能相关行业的“进入易、退出难”是关键原因

  从进入壁垒看,现阶段我国的产能过剩行业均存在较低的进入壁垒,例如钢铁、水泥等行业因产品的差异度小和技术成熟而进入门槛较低;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因尚处于产业发展之初而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壁垒。从退出壁垒看,我国企业退出过程中要同时面临经济性和体制性双重壁垒,后者更是占据主导地位。各地方政府因考虑落后产能企业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收益、就业、社会安定等因素,促使其为落后产能企业提供保护而形成企业退出中的制度性壁垒。2012年我国的钢铁行业大约亏损289.24亿元,而政府当年对钢铁行业的补贴额高达45亿元,大量落后产能钢企因得到政府保护而“淘而不汰”。

  (三)企业面临资产损失、债务处理和失业人员安置等现实困难是重要原因

  大量落后产能企业一旦遭到淘汰,将面临资产损失、债务处理和失业人员安置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些企业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直接阻力。具体来看,一是失业人员安置。目前产能过剩行业中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且多为国有企业),如果大规模淘汰将导致大量人员失业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资产损失和债务处理问题。很多企业的设备投入时间短、折旧成本高,淘汰落后产能将会大量拆卸这类设备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此外,许多企业是通过贷款等方式进行投资的,一旦遭到淘汰将面临巨额债务压力。

  (四)不合理的财政分权制度的存在是深层原因

  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现行财政体制成为阻碍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制约因素。就地方政府而言,淘汰落后产能是砍掉了其的重要来源。我国落后产能分布比较多的地区大多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近似于淘汰其支柱产业,这将直接威胁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尽管近年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不断出台,但是对于落后产能的“既得利益者”——地方政府而言,努力使落后产能企业继续存活,从而给当地经济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往往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三、如何应对当前淘汰落后产能困局

  淘汰落后产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处理过程中会涉及财政收入、债务处理、资产损失、失业人员安置、地方经济发展和其他重大利益问题,涉及面广,难度大。我们认为,淘汰落后产能需要在下决心进行铁腕淘汰的同时,根本上还是要转变单纯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政绩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配套政策支持体系,真正给予被淘汰企业和地方经济以相应补偿,变淘汰落后产能中的利益冲突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一致行动。

  (一)改革GDP导向的业绩考核观,优化相关考核体系

  改革单一的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以抑制地方政府盲目扩大投资的强烈冲动,进一步优化相关考核体系。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从原来的主要考核GDP指标转向全面客观地考核政府治理水平,从原来的政府内部的自我考核转向内部和外部考核相结合,大幅提高公众参与权。合理分配各个考核指标所占的比重,首先要多增加一些如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产业优化等可观测和可量化的指标;其次要根据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相对合理的权重。此外,还应加强中央政府对各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产业特征设计淘汰机制

  进一步加强对有关淘汰落后产能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使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有法可依。在强化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时,应辅以法律手段。应依据产业特征来设计相关淘汰机制,对落后产能要坚持强制淘汰和引导、鼓励政策并举。对于逾期而拒不执行淘汰安排的企业,要对其实施适当的惩罚,引导落后产能企业尽快退出市场。为可以转型的产能提供优惠条件,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此外,政府还可以在信贷融资、用地审批和税收减免等多个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转型。

  (三)改革有关财税体制,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加快改革现行财税体制,有效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要保证财权和事权相对应,使地方政府的运行实现收支相抵,从而有效避免其对企业投资进行不当干预。具体而言,一是清晰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支出,排除责任不明确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二是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收入,合理构建中央和地方税制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和简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四)建立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专项财政资金,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重点加强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设,以减少各方面阻力。针对目前只有单一的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而缺乏其他直接有效的支持政策问题,应考虑由各级财政设立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给予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适当资金补助;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对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优惠信贷支持;对于转产和转型难度大、财政收入紧张的地区予以帮助等。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市场补偿机制,依靠市场机制实现退出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责任编辑:DF126)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youxiuzuowen/4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