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www.zgpaoc.com--二年级作文】

对于小学二年级来说,语文知识积累的开始阶段,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对于积累程度的检验和输出往往通过写话来体现。笔者认为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教学,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其兴趣;其次是重视阅读,加强积累,训练表达,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与训练。
一、加强课堂训练和积累
1.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年级学生对于识记枯燥的语文知识,往往没有兴趣,这样就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进行严格的强度知识学习和读说训练外,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除了必须讲到的知识点外,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拓展一些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相关链接和知识脉络,以期激发学生兴趣,牵引大家注意力。当然,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时间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阅读的课外知识,用活泼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生活趣事。如此设置语文课堂,就可以形成一种和谐、宽松和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不敢说—敢说—喜欢说—会说,这样也利于全班同学的充分参与,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从而为积累语文知识树立信心。
2.重视朗读,体会感情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许多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有时候需要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情感,培养语文素养。朗读是一种可以调动眼、口、耳、脑等多感官并用的综合学习活动,它有着自身的学习优势,能让学生在郎读中感受语言对情感的表达,学习语言的组织技巧。在学生朗读之前,语文老师最好能有声有色地进行范读来给予大家指引和情感体验,朗读过程中,教师也不要死板苛刻,一种模式到底,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多种朗读模式,诸如同桌互读、小组选读、朗读表演等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多重理解机会,使学生感到有趣、新鲜,在朗读中理解和感悟,使读有所获,读有所乐。
3.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语文教材中包含诸多好词、好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借用课文词语和学习课文排比等练习和训练。具体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对某事物进行描写和概述,当然,最活泼的是创设新的情境,用旧词说新话。比如二年级的教材中诸如《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活泼可爱的表达特点和《黄山奇石》生动活泼的描写方式,都可以让学生来模仿着写一写、练一练。总之,就是让学生每学完一课,就收录一些新的词句,如此日积月累必然会提高语文能力。
二、内化课外知识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言文字的积累,也要以能运用自如为标准。学生课内外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适时进行组词训练和课外表达能力实践,不应满足于基本的课内的词语。
1.每天课堂伊始,抽取几分钟对学生展开句子的训练,让大家用上自己积累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能,这个过程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检验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教师也要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运用学生积累的语言知识来与同学进行交流,以期达到“共振”的学习效果。
2.新教材的设置不但富有知识性,还载满童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留白,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情境,激发写话的冲动。比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课文的风格和语言说一说教材没有涉及的、自己知道的植物妈妈的其他有趣的办法。诸如此类,都是很好地运用积累的机会。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心得和建议。当然,引导小学生积累知识的方式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继续研究,为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奋斗不息。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北五村中心小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阐述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正对于小学二年级来说,语文知识积累的开始阶段,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对于积累程度的检验和输出往往通过写话来体现。笔者认为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教学,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其兴趣;其次是重视阅读,加强积累训练表达,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与训练。

【作者单位】
【关键词】知识积累 二年级 语文知识 树立信心 引导学生 小学 教学实践 训练 教师 重视阅读
【分类号】:G623.2
【正文快照】:

对于小学二年级来说,语文知识积累的开始阶段,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对于积累程度的检验和输出往往通过写话来体现。笔者认为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教学,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其兴趣;其次是重视阅读,加强积累,训练表达,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与训练。一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马纯冰;李继忱;;[J];家长;1999年10期
2刘玉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59年05期
3;[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60年15期
4;[J];江苏教育;1960年21期
5朱振东;;[J];天津教育;1980年08期
6邓日;;[J];语文教学通讯;1982年12期
7叶金祥;;[J];江苏教育;1985年14期
8逢超;;[J];师范教育;1986年08期
9程兰英;;[J];数学教学通讯;1987年02期
10朱文斌;;[J];师范教育;1987年10期
1刘惠莲;;[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2张卓;钱焱;;[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郭德琳;;[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4成都市泡桐树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黄辉;郭茂梅;;[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郭德玉;;[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6宋胜洲;;[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刘育明;范晓玲;毛映辉;郑和钧;;[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8郭念锋;李晓雯;;[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朱祥路;陈静;谢平霞;;[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王玉珅;张微;;[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中国驻新加坡使馆经商处供稿;[N];中国贸易报;2004年
2毕泗军;[N];莱芜日报;2009年
3记者 秦健;[N];重庆商报;2011年
4特约记者 吕东浩;[N];友报;2011年
5张宁锐;[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深圳大学 登峰;[N];深圳商报;2010年
7安陆二中 明应德;[N];孝感日报;2006年
8记者 李斌;[N];民族日报;2010年
9朱锡庆;[N];财经时报;2006年
10任松筠;[N];新华日报;2009年
1裴小兵;[D];天津大学;2004年
2唐锦铨;[D];华侨大学;2009年
3罗文军;[D];复旦大学;2005年
4朱昭红;[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黄凯南;[D];山东大学;2007年
6谢爱武;[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杨光伟;[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周新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郭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朱廷柏;[D];山东大学;2006年
1滕光富;[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谢瑜;[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朱微亮;[D];湖南大学;2003年
4冯忠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李之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王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李爱芝;[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段慧明;[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9杨极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董赟;[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xiaoxuezuowen/5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