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300字 /

【www.zgpaoc.com--300字】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300074)

摘要根据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和已有的研究经验,编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以往大多数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构成,本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还应包括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成分。对376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由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8个维度构成,共41个项目。对511名大学生施测41个项目的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构是合理的。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维度,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分类号B841.7

1问题提出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1]。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从那时起,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研究兴趣出发,编制了多种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并形成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三种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取向[2]。
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一般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3]。研究者选取的维度主要包括总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满意感。目前见到的较早的生活满意感量表是Neugarten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感指数》(Life Satisfaction Index,LSI)。该量表涉及生活热情,毅力,所达到目标与期望目标的一致程度,身体、心理、社会方面良好的自我概念,愉快乐观的心理品质等维度[4]。
早期的心理学家常常将幸福问题与心理健康联系在一起。他们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反映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并编制了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量表。Bradburn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ABS)包含10个项目,其中5个项目涉及积极情感,另5个项目涉及消极情感。根据被测者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得分情况,就可以对其近期的情感状态做出判断,从而推测其主观幸福感状况[5]。但有研究者对短期情感反应能否用来说明一个人整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表示怀疑。Kozma等人编订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 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从短期情感反应和长期情感体验两个方面把握被测者的主观幸福感状况[6]。
心理发展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取向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自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始,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正常人如何适应和应付生活、如何发挥自身潜能并获得人生幸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心理学研究者采用另一术语“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以区别于主观幸福感[7]。Ryff等人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的维度涉及人的自我实现的6个突出方面,即自主(autonomy)、环境驾御(environmental mastery)、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积极的人际关系(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和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8]。
近来,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呈现整合趋势。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和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都着眼于人们的体验,希望通过改善人们的体验达到提升和增进全社会福利的目标。另外,有的研究者指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还应当包括力量感、自主意识、愉悦感、自信心等指标[9]。这些说法正反映了主观幸福感测量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即主观幸福感的指标整合问题。
我国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且多采用国外现有量表进行测量,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国外量表不适用于我国大学生,如有人将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运用于我国城市居民时发现其结构效度并不理想,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外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10]。有些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了自编问卷[11,12],但是这些问卷的心理测量学特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科学可靠的测量,有助于高等院校的心理工作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安排心理辅导工作;同时测量结果也可作为有关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参考。因此,编制切合我国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维度,编制适合我国实际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

2编制过程

2.1量表维度的建构
根据国内外研究,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基本成分。但是,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还应包括反映个体心理发展的指标[8,9]。同时,参考国内有关研究,对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将自主意识、人际关系、力量感等方面引入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结构中,确定了10个维度,分别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家庭满意度、自我接纳、自主意识、人际关系、躯体满意度、力量感和社会性行为。

2.2量表项目的编制
本量表以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为评定对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初步编制了99个项目。项目具体来源如下:
2.2.1参考国外相关量表中的有关项目
主要参考的量表有:《自尊量表》(SES,Rosenberg,1965)[13],《总体疏离感量表》(Dean,1961)[14],《驾御感量表》(Pearlin等,1981)[15],《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感量表》(CES-D,Radloff,1977)[16],《情感平衡量表》(ABS,Bradburn,1969)[17]。共编制了57个项目。
2.2.2自编量表项目
根据理论构想,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按照已确定的10个主观幸福感维度,自编了42个项目。

2.3正式量表的编制
2.3.1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初测时实测376人,最后获得有效问卷365份。其中男性164人,女性201人;平均年龄21.8岁。再测时实测511人,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90份。其中男性206人,女性284人;平均年龄21.5岁。90人参加重测,有效问卷为82份;208人同时参加效标测试。

2.3.2施测程序
包括初测、再测、重测和效标测试。
首先,选取天津市3所高校(师范类、综合类和工科类各1所)在校大学生376名对初步编制的量表(含99个项目)进行初测,根据初测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筛选,最后确定正式量表。然后,选取天津市未参加初测的大学生511名对进行项目分析和筛选后的正式量表(含41个项目)进行测试,同时其中208名大学生做《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以获取效标。4周后,对90名做过正式量表的被试进行重测,以获取重测信度指标。为保证学生回答问卷的真实性,被试不在问卷上填写学号和姓名。
2.3.3研究工具
自编主观幸福感问卷:共有99个项目,分为10个维度。回答方式为5点量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
《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前者由8个情感项目组成,后者由一个满意度项目组成,两者的得分进行加权相加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该量表情感指数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43,与生活满意度单一测题的效标关联系数为0.55[4]。
2.3.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和Amos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结果分析

3.1因素分析
3.1.1探索性因素分析
因素提取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采用Promax斜交旋转,最终保留41个项目。各因素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见表1,因素命名与各项目在各个因素上的载荷见表2。

由表1和表2可见,项目在所属因素上的载荷介于0.31和0.91之间。8个因素累积变异解释率为59.88%。
3.1.2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5.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拟合度指标见表3。
由表3可见,除了χ2/df未达到要求之外,其余拟合度指标均基本达到了规定的指标,并且每个项目的因素载荷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3.2项目区分度分析
计算每个项目和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项目区分度指标,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所有项目的区分度均很显著,p2/df未达到要求,其余拟合度指标均较好地符合要求。
本量表具有很好的项目区分度,每个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均在0.30以上,且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
此外,量表还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8个因素除人际关系和家庭满意低于0.70以外,其它6个因素均较好,而且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37。与《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之间的相关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说明本量表具有很好的效度。
本量表尚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首先,χ2/df未达到要求,这可能与被试量不足有关;其次,重测信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重测的被试量太少。再次,人际关系因素的重测信度很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被试量太少,项目数也较少或本身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该因素受情境因素影响较大,表现出跨时间上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被试量以检验量表信度,进一步修正项目以期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构。

5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经过严格的编制过程,最终确定了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8个维度,共41个项目,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2 邢占军.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2002, 25(3): 336~338, 342
3 Diener E,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2): 276~302
4 汪向东主编.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增刊: 69~93
5 Robinson等主编. 杨宜音、张志学等译校. 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 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6 Kozma A, Stones M J. The measurement of happiness: Development of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80, 35(6): 906~917
7 Ryan R M.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8 Ryff C 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ult lif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8(4): 99~104
9 Bracke P. Measur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eople in a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and a residential setting: The outline of the study and the 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a multidimensional indicator of well-being.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001, 24(3): 222~237
10 邢占军, 黄立清.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2(3): 231~233, 223
11 张雯, 郑日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 61~62, 44
12 王极盛, 丁新华.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 96~99
13 Rosenberg M.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14 Dean D G. Alienation: It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1, 25: 753~758
15 Pearlin L I, Lieberman M A, Menaghan E G, et al. The stress proc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81, 22: 337~356
16 Radloff L S. 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77, 1: 385~401
17 Bradburn N 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hicago: Aldine, 1969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Ji Nan, Li Yousui
(Research Center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Based on literature about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college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was developed. Many studies argued that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composed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emotion. Tested on 376 college student, the college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consists of 41 items represen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covering eight dimensions: self satisfaction, family satisfaction, negative emotion, positive emotion, energy, life satisfac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was acceptable.
Key wordssubjective well-being, dimensio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300074)
6/view-1134107.htm
  
  摘要根据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和已有的研究经验,编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以往大多数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构成,本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还应包括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成分。对376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由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8个维度构成,共41个项目。对511名大学生施测41个项目的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构是合理的。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维度,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分类号B841.7
  
  1问题提出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1]。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从那时起,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研究兴趣出发,编制了多种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并形成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三种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取向[2]。
  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一般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3]。研究者选取的维度主要包括总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满意感。目前见到的较早的生活满意感量表是Neugarten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感指数》(Life Satisfaction Index,LSI)。该量表涉及生活热情,毅力,所达到目标与期望目标的一致程度,身体、心理、社会方面良好的自我概念,愉快乐观的心理品质等维度[4]。
  早期的心理学家常常将幸福问题与心理健康联系在一起。他们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反映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并编制了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量表。Bradburn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ABS)包含10个项目,其中5个项目涉及积极情感,另5个项目涉及消极情感。根据被测者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得分情况,就可以对其近期的情感状态做出判断,从而推测其主观幸福感状况[5]。但有研究者对短期情感反应能否用来说明一个人整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表示怀疑。Kozma等人编订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 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从短期情感反应和长期情感体验两个方面把握被测者的主观幸福感状况[6]。
  心理发展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取向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自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始,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正常人如何适应和应付生活、如何发挥自身潜能并获得人生幸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心理学研究者采用另一术语“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以区别于主观幸福感[7]。Ryff等人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的维度涉及人的自我实现的6个突出方面,即自主(autonomy)、环境驾御(environmental mastery)、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积极的人际关系(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和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8]。
  近来,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呈现整合趋势。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和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都着眼于人们的体验,希望通过改善人们的体验达到提升和增进全社会福利的目标。另外,有的研究者指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还应当包括力量感、自主意识、愉悦感、自信心等指标[9]。这些说法正反映了主观幸福感测量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即主观幸福感的指标整合问题。
  我国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且多采用国外现有量表进行测量,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国外量表不适用于我国大学生,如有人将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运用于我国城市居民时发现其结构效度并不理想,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外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10]。有些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了自编问卷[11,12],但是这些问卷的心理测量学特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科学可靠的测量,有助于高等院校的心理工作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安排心理辅导工作;同时测量结果也可作为有关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参考。因此,编制切合我国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维度,编制适合我国实际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
  
  2编制过程
  
  2.1量表维度的建构
  根据国内外研究,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基本成分。但是,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还应包括反映个体心理发展的指标[8,9]。同时,参考国内有关研究,对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将自主意识、人际关系、力量感等方面引入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结构中,确定了10个维度,分别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家庭满意度、自我接纳、自主意识、人际关系、躯体满意度、力量感和社会性行为。
  
  2.2量表项目的编制
  本量表以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为评定对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初步编制了99个项目。项目具体来源如下:
  2.2.1参考国外相关量表中的有关项目
  主要参考的量表有:《自尊量表》(SES,Rosenberg,1965)[13],《总体疏离感量表》(Dean,1961)[14],《驾御感量表》(Pearlin等,1981)[15],《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感量表》(CES-D,Radloff,1977)[16],《情感平衡量表》(ABS,Bradburn,1969)[17]。共编制了57个项目。
  2.2.2自编量表项目
  根据理论构想,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按照已确定的10个主观幸福感维度,自编了42个项目。
  
  2.3正式量表的编制
  2.3.1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初测时实测376人,最后获得有效问卷365份。其中男性164人,女性201人;平均年龄21.8岁。再测时实测511人,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90份。其中男性206人,女性284人;平均年龄21.5岁。90人参加重测,有效问卷为82份;208人同时参加效标测试。

  2.3.2施测程序
  包括初测、再测、重测和效标测试。
  首先,选取天津市3所高校(师范类、综合类和工科类各1所)在校大学生376名对初步编制的量表(含99个项目)进行初测,根据初测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筛选,最后确定正式量表。然后,选取天津市未参加初测的大学生511名对进行项目分析和筛选后的正式量表(含41个项目)进行测试,同时其中208名大学生做《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以获取效标。4周后,对90名做过正式量表的被试进行重测,以获取重测信度指标。为保证学生回答问卷的真实性,被试不在问卷上填写学号和姓名。
  2.3.3研究工具
  自编主观幸福感问卷:共有99个项目,分为10个维度。回答方式为5点量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
  《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前者由8个情感项目组成,后者由一个满意度项目组成,两者的得分进行加权相加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该量表情感指数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43,与生活满意度单一测题的效标关联系数为0.55[4]。
  2.3.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和Amos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结果分析
  
  3.1因素分析
  3.1.1探索性因素分析
  因素提取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采用Promax斜交旋转,最终保留41个项目。各因素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见表1,因素命名与各项目在各个因素上的载荷见表2。
  
  由表1和表2可见,项目在所属因素上的载荷介于0.31和0.91之间。8个因素累积变异解释率为59.88%。
  3.1.2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5.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拟合度指标见表3。
  由表3可见,除了χ2/df未达到要求之外,其余拟合度指标均基本达到了规定的指标,并且每个项目的因素载荷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3.2项目区分度分析
  计算每个项目和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项目区分度指标,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所有项目的区分度均很显著,p<0.01。
  
  3.3信度和效度分析
  3.3.1信度分析
  (1)内部一致性系数
  内部一致性系数采用Cronbach α系数作为指标。结果见表5。
  
  由表5可见,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8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在0.646~0.868之间,而且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937。
  (2)重测信度
  90名被试参加了重测,获得有效问卷82份。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见表6。
  由表6可见,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64,除人际关系维度的重测信度较低外,其它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34~0.825之间,表明量表跨时间上的稳定性较好。
  3.3.2效度分析
  (1)效标关联效度
  选取208名大学生为被试,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为效标,计算出它和本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0,p<0.01,说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与Campbell幸福指数量表之间的相关程度很显著。
  (2)结构效度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讨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参考了国内外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维度的探索结果,在大量项目中进行筛选和评定,经过初测、再测等过程,在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目前的量表。以往大多数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构成,本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还应包括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成分。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项目在所属因素上的载荷介于0.31和0.91之间,因素累积变异解释率达到59.88%。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除χ2/df未达到要求,其余拟合度指标均较好地符合要求。
  本量表具有很好的项目区分度,每个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均在0.30以上,且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
  此外,量表还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8个因素除人际关系和家庭满意低于0.70以外,其它6个因素均较好,而且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37。与《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之间的相关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说明本量表具有很好的效度。
  本量表尚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首先,χ2/df未达到要求,这可能与被试量不足有关;其次,重测信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重测的被试量太少。再次,人际关系因素的重测信度很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被试量太少,项目数也较少或本身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该因素受情境因素影响较大,表现出跨时间上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被试量以检验量表信度,进一步修正项目以期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构。
  
  5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经过严格的编制过程,最终确定了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8个维度,共41个项目,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2 邢占军.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2002, 25(3): 336~338, 342
   3 Diener E,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2): 276~302
   4 汪向东主编.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增刊: 69~93
   5 Robinson等主编. 杨宜音、张志学等译校. 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 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6 Kozma A, Stones M J. The measurement of happiness: Development of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80, 35(6): 906~917
   7 Ryan R M.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8 Ryff C 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ult lif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8(4): 99~104
   9 Bracke P. Measur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eople in a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and a residential setting: The outline of the study and the 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a multidimensional indicator of well-being.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001, 24(3): 222~237
  10 邢占军, 黄立清.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2(3): 231~233, 223
  11 张雯, 郑日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 61~62, 44
  12 王极盛, 丁新华.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 96~99
  13 Rosenberg M.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14 Dean D G. Alienation: It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1, 25: 753~758
  15 Pearlin L I, Lieberman M A, Menaghan E G, et al. The stress proc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81, 22: 337~356
  16 Radloff L S. 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77, 1: 385~401
  17 Bradburn N 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hicago: Aldine, 1969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Ji Nan, Li Yousui
  (Research Center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Based on literature about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college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was developed. Many studies argued that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composed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emotion. Tested on 376 college student, the college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consists of 41 items represen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covering eight dimensions: self satisfaction, family satisfaction, negative emotion, positive emotion, energy, life satisfac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was acceptable.
  Key wordssubjective well-being, dimensio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7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