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书信 /

【www.zgpaoc.com--书信】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张籍《秋思》)秋风起,诗人感怀写信,书成交寄时,还觉得言犹未尽,又拆封添文。这首诗细节细腻,白描的手法看似平淡,却韵致无穷。在古代,一封书信承受的思念和问候实在太多太多,“一行书信千行泪”,这种情感想怕今人难以体会,更不用说想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情景了。
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问候他人只需要轻轻触一下屏就能传送出去,方便快捷,可是,这些快餐信息能在人的心里留存多久呢?必要时,还是拿起手中的笔,思量再三,写一封信吧。
写给快13岁的梅格
[美国]帕特里夏・舍洛克
亲爱的梅格:
昨天,我们把你童年时代的物品收拾捆扎了起来。你快要13岁了,你说是这么做的时候了。于是,你的摇篮和各种各样的玩具都进了储藏室。你想要的是墙上的张贴画、成堆的磁带,从而使你的房间显得更像是大人住的。
你是老三,所以你的宣布并没有使你爸爸和我吃惊。唯一使我们又一次吃惊的是来得这么快。你不是才生出不久吗?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已不害怕黑暗了呢?我们最后一次玩捉迷藏到现在已有多久了?你那时候那么勇敢地喊道:“不管你们有没有准备好,我来了!”
而现在,不管我们有没有准备好,你来了―― 一半是孩子,一半是青年女子,充满了矛盾,急切地要跨越那些安全和熟悉的东西,迎向所有崭新和激动人心的事物。
这就意味着,我的几乎是年轻人的女儿,在以后的几年里,你会惊愕于你父亲和我对什么东西正在流行、什么东西已经过时或者正在变得过时时知道的是那样少。很有可能,我们喜欢的东西你会很不喜欢;当我们和你的朋友交谈时你会感到窘迫;当我们不赞成某件事时你会马上告诉我们说,其他的美国青少年都可以这么做。
结果是你有时会认为我们是世界上最愚蠢、最小气、最不公正的父母。我以为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们对你的爱使我们能去冒你不是总喜欢我们的风险。
有时候,当我们感到疲惫时,你父亲和我很想说:“好吧,随你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但当我们一想到发生在那些缺少父母关心的孩子身上的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时,我们就会冷静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守旧的――我们相信人生是一种需要护养的礼物,而这种护养正是父母的职责。身为父母,我们有时候之所以这样易于担惊受怕,是因为我们知道:对你们青少年来说,并没有什么车子可直接送你们到达目的地,我们不可能牵着你们的手平平安安地把你们从这里送到那里。这是一种你们必须自己去走完的旅程。我们所能提供的真正保证只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支持――即使你希望的是我们也一起徒步旅行。我们可以提供指导,传授经验,提出建议,但最后得由你来决定接不接受。选择是你的责任。
有时候对一个人来说,要不急于长大是很难的。信不信由你,梅格,你的妈妈还记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13岁是迈向成功的希望之时,有多少梦想等着你去实现,多少新人等着你去相识,成人的独立正在拐角上向你招手。只是要记住,所有这些事并不会在一个晚上发生,即使你很希望如此也罢。
不久前,当你想要我注意听你的讲话,却感觉到我只是在似是而非时,你会捧住我的脸说:“妈妈,用你的眼睛来听我说话,用你的心来看我。”
你已经教给了我们不少东西。你一直是梦想家、诗人、一个寻找暴风雨后彩虹的人。谢谢你,梅格,谢谢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和美!愿你永远不光是用眼睛,同时用你的心去注视人生。
爱你的妈妈
(选自《读者》,2001年第2期)
赏析
在信里,为什么母亲说女儿“一半是孩子,一半是青年女子”呢?一个13岁的孩子,前脚刚迈入青少年,后脚跟还留在童年,身体长起来了,心智还不够成熟。这样的一个时期,父母往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成天唠叨个不停,孩子听得耳朵起茧了,再多的劝导对他们来说,也是废话。那就写一封信吧!聪明的父母会这样做。读着这封信,你是否感到很亲切?这些话和你父母平时对你说的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换种方式,效果全然不同。
傅雷家书(节选)
傅 雷
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日下午
亲爱的孩子:终于你的信来了!联络局没早告诉你出国的时期,固然可惜,但你迟早要离开我们,大家感情上也迟早要受一番考验;送君十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你初到的那天,我心里很想要你二十以后再走,但始终守法和未雨绸缪的脾气把我的念头压下去了,在此等待期间,你应当把所有留京的琴谱整理一个彻底,用英文写两份目录,一份寄家里来存查。这种工作也可以帮助你消磨时间,省却烦恼。孩子,你此去前程远大,这几天更应当仔仔细细把过去种种做一个总结,未来种种作一个安排;在心里上精神上多作准备,多多锻炼意志,预备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的波动。这才是你目前应做的事。孩子,别烦恼,我前信把心里的话和你说了,精神上如释重负。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多听听贝多芬的第五,多念念克里斯朵夫几段艰苦的事迹(第一册末了,第四册第九卷末了),可以增加你的勇气,使你更镇静。好孩子,安安静静地准备出国罢。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贴。行前必须把带去的衣服什物记在“小手册”上,把留京及寄沪的东西写一清账。想念我们的时候,看看照相簿。为什么写信如此简单?要是我,一定把到京时罗君来接及到团以后的情形描写一番,即使借此练练文字也是好的。
近来你很多地方像你妈妈,使我很高兴。但是办事认真一点,期望你像我。最要紧,不能怕烦!
一九五四年七月四日晨
孩子,希望你对实际事务多注意些,应办的即办,切勿懒洋洋地拖宕。夜里摆龙门阵的时间,可以打发不少事情呢。宁可先准备好了再玩。
也许这是你出国以前接到的最后一信了,也许连这封信也来不及收到,思之怆然。要嘱咐你的话事说不完的,只怕你听得起腻了。可是关于感情问题,我还是要郑重告诫。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别忘了杜甫那句诗,“家书抵万金”!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深夜
你车上的信写得很有趣,可见只要有实情、实事,不会写不好信。你说到李、杜的分别,的确如此。写实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但杜也有极浑成的诗,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首,胸襟意境都与李白相仿佛。还有《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几首,也是缠绵悱恻,至情至性,非常动人的。但比起苏、李的离别诗来,似乎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这是时代使然,无法可想的。汉魏人的胸怀比较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古之下,犹令人缅想不已。杜甫有许多田园诗,虽然受渊明影响,但比较之下,似乎也“隔”(王国维语)了一层。回过来说: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国人谈诗的尊杜的多于尊李的,也是这个缘故。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此人中苏、辛确是宋代两大家,也是我最喜欢的。苏的词颇有些咏田园的,那就比杜的田园诗洒脱自然了。此外,欧阳永叔的温厚蕴藉也极可喜,五代的冯延已也极多佳句,但因人品关系,我不免对他有些成见。
……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闷,也切勿隐瞒,别怕受埋怨。一个人有个大二十几岁的人代出注意,决不会坏事。你务必信任我,也不要怕我说话太严,我平时对老朋友讲话也无顾忌,那是你素知的。并且有些心理波动或是郁闷,写了出来等于有了发泄,自己可痛快些,或许还可以免做许多傻事。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
(选自《傅雷家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赏析
《傅雷家书》是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汇编。几十年来,这些书信随着书的出版,飘入千家万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书中,以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为主,选文部分,是傅聪赴波兰深造前夕的书信。从这些信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父亲对孩子倾注的爱,如此谆谆诱导、苦心孤诣,说是呕心沥血亦不过分。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无论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都有极渊博的知识及见解,我们读着这一封封家书,也是长知识的过程。
母亲的来信
[苏联]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3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选自《微型小说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赏析
这是一篇小小说,结局叫人意外,发人深省。文章两处着墨较多,一处写了母亲的来信内容如何��嗦、千篇一律,很好地将儿子文卡的厌烦情绪传递给了读者;另一处则写文卡罗列预算清单,繁琐,引人心生责备:他怎么能最后才想到母亲呢,而且碍于面子,还把10卢布也省了。有了这两处的铺垫,当结尾到来时,我们才会被深深触动,陷入沉思: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永不对等的,这就是母爱父爱更伟大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 陈土宏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7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