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论文 /

【www.zgpaoc.com--论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地的教育相继提出了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融合并强调科学的的应用与社会价值,我国在新课改中对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进行了进一步的要求,而结合高中生物科学与社会的教学着重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认识和帮助学生形成对生物科学与社会正确的理解,本文就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对生物科学与社会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时间;研究
结合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国在生物科学的学习和教育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通过生物科学与社会的教学向学生展示生物科技在社会中产生的作用,并使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的运用的现状和前景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及身边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一、研究方案
选择两个在水平上相当的两个班级做对照实验,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实验班与对照班均使用统一的生物科学与社会教材并同为一名授课教师,区别在于实验班使用STS教学法组织教学,而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其他方面严格控制以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并尽量避免无关因素对于实验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前测,对两个班级的同学进行生物学检测及生物学兴趣态度问卷调查,检测试题需署名以确认两个班级同学的生物水平与试验后做对照,态度兴趣无需署名,仅用于了解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情况。(2)实验班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对实验班学生合理编组,以5到7个人最佳,男女比例相当,然后教师通过对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进展的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然后结合课堂问题及小组交流和组间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实现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小组高效学习。整个过程需严格要求纪律,以具备融洽的学习氛围。(3)实验班采用STS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班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及安排相应的调查研究计划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形成调查资料进行交流并得出结构,而对照班则是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采用教与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最终由教师进行课程总结。(4)检测实验效果,通过实验教师设定的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目标检测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后测,比较两个班学生对科学概念、过程技能、知识应用以及创造性领域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然后进行对应的兴趣和态度问卷调查,从对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学习喜恶、生物科学的了解等方面对两个班同学进行调查。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合取得的数据及答案分析我们能够发现以下结果:(1)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STS教育能够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2)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STS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STS的教育方法能够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并通过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即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同时也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生物科学的素养和品质。
四、结论
通过实验的设定和实施能够正面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课程是可行且有效的,在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用STS教学法能够将素质教育真正的发挥出来,并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在生物科学方面的素质和思想,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建议
虽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结果,但是通过反思我们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生物学教学中的STS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课程的内容深度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把控,另外对于BTS教育的切入点需要结合社会热点和社会生存及生活健康的密切程度,并且对STS教育的效果需要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但因为有的方面很难合适评价所以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在BST教育教学中的指导方法,同时针对STS教育中的教育活动也需要学校及社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防范安全问题的出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使我们发现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进行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带动学生对生物科学进行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同时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必须改正传统的教育观念,能够深入的研究并吸取国内外优质的教学经验,另外要求生物教师具备适应能力及解决各项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有机的进行结合,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从而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刘恩山,赵占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推进生物教学改革――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特点及其理念[J].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8)
[2]赵占良.反映现代生物科学特点 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编写高中生物选修课教材重点思考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 2001(07)
[3]李秉华.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高生物学教学效益――浅析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实践研究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它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强调科技在社会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科学内容的社会性、应用性和乡土性。 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融入新的生命科学教育理念之中。高中生物选修课程中的“生物科学与社会”,不仅起到对必修课程知识的延伸、补充、提高和拓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内容中闪现着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课程隐含着的广阔的探索与创新的条件和空间。 本文为了探索在师范学校开设“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实施这一课程的影响,运用准实验法进行了等组对照比较研究,以探索出一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的教学模式。 论文首先从分析当前国内外STS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在师范学校开展“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研究的必要性;接着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五方面对STS教育的理论基础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开展“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策略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检测,从理论上阐述了进行“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STS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对“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践研究。经过历时半年的等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师范学校开设“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运用STS的教学方法进行“生物科学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是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物科学与社会 教学 理论研究 准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33.91
【目录】:摘要4-5ABSTRACT5-61 引言6-112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的理论研究11-17 2.1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的理论基础11-13 2.2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的基本原则13-14 2.3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策略14-173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的实践研究17-36 3.1 研究方案17-18 3.2 实践过程18-26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26-30 3.4 结论30-31 3.5 体会31-33 3.6 建议33-36参考文献36-39附录39-45 附录一: 前测(一)39-41 附录二: 前测(二)41-42 附录三: 后测(一)42-44 附录四: 后测(二)44-45致谢45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1初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丁姗,杨德壬;[J];化学教学;1999年02期
2黄新;[J];教学与管理;1995年04期
3梁英豪;[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4熊春玲;[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10期
5翁兰穗;[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8期
6蔡铁权,蔡秋华;[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0期
7周仕东,郑长龙;[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8蔡民;[J];中学生物教学;2004年09期
9任布君;[J];生物学教学;2000年12期
10方红峰;[J];生物学通报;2004年08期
1童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贺婧;王素英;;[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贺国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武喜春;[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赖文燕;[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王迎;;[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程绍彬;;[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彭珊珊;;[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丁璐;周明;;[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刘道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印莉萍;于荣;祁晓廷;盛仙永;李鹏;;[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许珂;石乐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陈德安;米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马艳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傲特根毕力格;;[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严云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蒋鸣;;[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朱霞英;;[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洪焕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肖庆彪;;[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张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龙秀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邱玮;[D];南开大学;2010年
5邓磊;[D];西南大学;2011年
6邓桦;[D];西南大学;2011年
7高文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杜芳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赵金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张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李艳龙;[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董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吴玥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王满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张海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潘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王晓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于艳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王灵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朱冠章;[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程天;[J];教育导刊;2003年Z2期
2李高峰;张迎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2期
3潘洪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4赵占良;[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2期
5张秀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6吴成军;[J];生物学教学;2004年05期
7罗玉明;袁维新;;[J];生物学教学;2006年09期
8郭永峰;;[J];生物学教学;2006年10期
9周长梅;;[J];生物学教学;2006年11期
10李媛,刘恩山;[J];生物学通报;2005年08期
1周阳;[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刘良科;[J];怀化师专学报;1995年05期
2黄新;[J];教学与管理;1995年04期
3方红峰;[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6期
4余晓丽;[J];南都学坛;1999年06期
5石中英,尚志远;[J];教育探索;1999年02期
6李醒民;[J];学术界;2001年03期
7蔡建法;[J];生物学通报;1995年09期
8钟启泉;;[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0期
9熊春玲;[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年04期
1张向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5期
2刘锦卫;;[J];山东文学;2010年04期
3关士伟,臧淑梅;[J];教育探索;2005年08期
4周先鹏;;[J];才智;2008年23期
5冯海英;;[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8期
6郭荣;;[J];同舟共进;1995年01期
7江显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10期
8王琳,刘志强,史斌,赵江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李祎;;[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10劳洋;;[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1程培元;;[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张晓芳;王宝光;蒋诚志;贺忠海;;[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3黄强;薛小杰;;[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陈星铭;;[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张东辉;;[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杨恩品;吴志明;叶建州;;[A];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曹慧丽;;[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吕松涛;;[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赵毅强;;[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王敏;;[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N];中国建材报;2003年
2马书铭;[N];光明日报;2004年
3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N];检察日报;2005年
4记者 李亚杰;[N];人民日报;2005年
5记者 罗静雯;[N];重庆日报;2006年
6记者 王丽;[N];检察日报;2007年
7王晓明;[N];期货日报;2005年
8卫兴华(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阎民;[N];解放军报;2001年
10李春生 陈可冀;[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1王朝杰;[D];厦门大学;2003年
2范庭卫;[D];苏州大学;2003年
3彭晓东;[D];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2002年
4王端武;[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张坚;[D];吉林大学;2006年
6王领;[D];复旦大学;2006年
7董静;[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松林;[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解菊;[D];山东大学;2006年
10谭宏;[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何荣良;[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蒋晓培;[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郑礼火;[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王嫣;[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王振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上官来;[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刘彩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桂海滨;[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张祥彪;[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房静;[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sucai/7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