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www.zgpaoc.com--四年级作文】

一、问题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呈现了三个例题:例1是两端都栽的植树情况,例2是两端都不栽的植树情况,例3是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我们所陈述的植树问题,是指按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所以需要学生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现实生活中,所有关于总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的问题都可以称为植树问题,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教材试图通过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对于植树问题的教学,教师们通常分成两课时完成。有的一节课出示三种情况,分析各自不同的特点,总结出加1、减1、不加与不减三种方法,第二节课再进行巩固练习;有的第一节课只出现例1的两端都栽的情况,完成建模之后,第二节课再推广到例2、例3两种情况。我们从对22名教学过此内容的教师进行的访谈中发现:不管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虽然都知道解决植树问题有三种方式——用加1、减1、不加不减计算,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对哪种情况需要何种方法掌握得都不理想。为了探寻一种较好的教学处理方式,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植树问题的解决策略,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研究。
(一)教之困
1.学生在课堂上,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三种计算方法,但当面对的不再是“植树”这样的情境时,却无法顺利进行知识的迁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的症结何在?
2.植树问题要教给学生的就是三种情况、三种方法吗?教师到底教什么?它的教学价值何在?
3.被编排进数学广角的知识都有个共同的目标,即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本课渗透了何种数学思想?
4.教材编排时,是将植树问题作为间隔问题的现实原型,是否还可以用别的问题作为它的现实原型?
5.教学中,模式建构与应用、三种情况的区分与计算,孰重孰轻?
(二)学之难
1.学生对三种情况的理解不深刻,对于其他的间隔问题不能进行数学化的抽象,尤其是对什么相当于“点”、什么相当于“段”弄不清楚。
2.学生不能根据植树中的间隔情况对应解决生活中其他的间隔问题。对于什么时候加1、什么时候减1、什么时候既不加又不减混淆不清。
3.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三种方法进行计算,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问题的分析
1.为什么植树问题会出现三种情况?因为植树的地点与间隔线段端点对应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只是通过总长度求线段的条数,而未讨论端点的数量。因此,学生缺乏对这类知识的经验积累。
2.为什么植树问题这么难理解?植树问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与知识相关的生活体验,加之他们在勇于质疑、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缺失,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
3.为什么学生学得机械?教师们为了达成知识目标,往往忽视了植树问题渗透数学思想的本质功能,常局限于教材的三个例题,带领学生一一总结公式(甚至要求熟背),变化问题情境训练解题技能,造成了学生对三种计算方法的机械应用,约束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拟找出两种策略来研究植树问题。其一,用一一对应的思想突破理解的瓶颈;其二,采用画图的方式教给学生直面问题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二、实践
用一一对应思想解决植树问题的教学尝试。
1.建模。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物体数和间隔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建立标准模型,以期帮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本质。教学片段如下——
①小组操作活动:像串糖葫芦一样,三根小棒可能串几个球?
展示学生作品:
讨论:同样是3根小棒串球,为什么串的小球个数不相同呢?
得到三种不同的串法:两端都串;只串一端;两端都不串。
②出示学生在阳光下站队的图片。
发现一个学生对应一个影子,理解一一对应:一个对一个,如影随行;一一对应时,人数和影子数相等。
③一对一地将小棒分组拆下来,发现规律:
2.灵活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①出示改编例题: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可能栽几棵树?
设计“可能栽几棵树”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有序地思考,借助模型,解决问题。
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我们发现,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结合画图解决三种情况下的植树问题,并能借助一一对应思想,将一棵树和一个间隔分成一组,理解棵数和段数的关系。
③借助小棒模型演示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因为小棒可以弯曲,引导学生直观演示,建立起封闭植树和线段植树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先借助小棒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一一对应思想的模型结构,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突出三种情况下物体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对于植树问题,我们事实上应当更加重视模式化与一一对应思想,引出间隔数与所种树的棵数这两者的关系,突出一一对应思想,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适当变化以求解各种变化了的情况(郑毓信语)。所以,当学生用三个图解决了三种情况下的植树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像拆小棒和球一样,将树和间隔一对一地进行分组,从本质上理解棵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引导学生用“只种一端”一个模型想清楚三种情况下的植树问题,加1、减1等法则只是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适当变化,而不过于强调“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情况的区分,也不特意归纳出一个个公式。 继续利用小棒和球,用模型沟通一端种树与封闭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很好地建构起相应的模式,轻松突破难点。
用画图方法解决植树问题的教学尝试。
片段一:出示开放性问题,引出植树问题的不同情况,呈现不同的解题策略。
课件出示题1:园林工人在一条长12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3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知道的同学给解释解释!
师:题目弄清楚了,答案呢?
学生产生了不同的答案,分别是5棵、3棵、4棵。
师: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到底哪个答案对呢?
学生画图说明不同的情况,加以验证。
师:画图非常直观,可以让我们直接看到是怎么回事,还能直接看出答案。在解决问题中,画图的作用不可小觑哦!
这一环节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争论,答案到底是5棵还是4棵或者是3棵?争论得无法开交的时候想想怎么才能说明自己答案的合理性?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画图。三位学生板画的三种不同情况的图示,直观地呈现了在一条直线上植树的不同情况,能让我们直接从图中数出答案。画图使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简单明了,画图的作用自然是不可小觑。
片段二:锁定一种情况解决问题,体验用画图的策略验证答案并探求规律。
课件出示题2:园林工人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很多同学一读题心里就有了答案,如果要确保答案是正确的,可以做什么?(引导画图验证)
课件出示题3:园林工人在一条长2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学生汇报展示,交流方法:200÷5=40,40+1=41(棵)。
师:哪些同学验证了自己的答案?这下不便于画图直接验证了,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分析一下这种一除一加的算法有没有道理。
师适时板书:路长÷间距=段数。
师:为什么还要加“1”?
师:画个图检验一下!
学生独立画图检验。
师:看来,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棵数真的比段数多1。多了哪一棵?(开头或者结尾那一棵),所以我们得出——棵数=段数+1(板书)。
师:刚才这一题直接画图验证有点麻烦,不过,画几个简单图形还是帮了我们大忙——帮助我们找到了植树问题中的一种规律。
在这一片段中,我们选用了两端都栽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数据较小,学生得出答案后可以直接画图验证答案。在此,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得出答案之后一定要画图验证。因为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习惯于记忆公式,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不假思索地套用公式,结果常常犯一些很明显的错误。培养学生验证答案的习惯,画图直接验证自然是最可靠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数据较大,不便于画图直接验证答案。这是画图方法的局限性。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画图直接验证有难度了,不妨换个角度,分析一下学生的算法有没有道理。如果有道理,也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的。而要说明一除一加这个算法的道理,最好的办法是结合前面已经画好的图来说明。至此,画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答案,还有助于我们探求规律,理解算法。
片段三:引导小结
师:通过画图,即使再复杂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搞清楚。看看黑板,咱们是得记住这三个公式吧?(指板书)你们记得住吗?
学生都说记得住。
师:真够自信的。我就没这么有信心,现在是记得住,说不定过几天就忘了,一会儿加1,一会儿减1,难免犯糊涂,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我吗?万一我忘记了公式,有没有办法找回来?
终于有学生说出了画图。
师:哦,通过画几个简单的图发现规律可以找回公式。我们班的孩子比我自信,他们也说自己记得清公式,可是有时候还是会弄混算错,你们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说出做完后画图验证)
师:非常感谢你们给我支招,既然公式遗忘了也能找得回,那我可不可以把这些公式擦掉?不记行不行?记住,什么方法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画图验证、找规律……)
有了前面较为充分的画图解决问题的体验,学生面对公式,自觉地少了死记硬背的态度,在征询意见达成共识之后擦掉公式,意在减少模式识别上的生搬硬套公式,促进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公式不用记,因为我们有非常简便的方法——画图,可以随时找回公式。掌握了方法可以减轻思维记忆的负担,这应该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三、讨论
1.课堂与思考
如何真正实现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的教学目标,两位教师分别从利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解题的一般策略:画图这两个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渗透数学思想。
无论是植树问题,还是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木头问题等,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可以归结为同一数学模式,统称为分隔问题(郑毓信语)。事实上,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对应,只要明确了“间隔”与“树”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再以此为基础并通过适当变化就可以应对各种变化了的情况。因此,这个内容真正重要的应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应该用对应思想统领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内容的教学真正需要的也就并非规律的应用,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即如何能够依据基本模式并通过适当变化适应各种变化了的情况。植树问题只是间隔问题的一个现实原型,并非此类知识的全部。用一一对应思想解决植树问题的教学实践,正是基于这些思考而进行的。课堂教学上,引导学生像拆小棒和球一样,将树和间隔一对一地进行分组,从本质上理解棵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植树问题。接着引导学生用“只种一端”一个模型想清楚三种情况下的植树问题,加1、减1等法则只是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适当变化,而不过于强调“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情况的区分,也不特意归纳出一个个公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植树问题教学研究报告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正一、问题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呈现了三个例题:例1是两端都栽的植树情况,例2是两端都不栽的植树情况,例3是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我们所陈述的植树问题,是指按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所以需要学生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现实生

【作者单位】
【关键词】解决问题 植树 引导学生 数学思想 问题教学 封闭图形 对应思想 间隔数 画图方法 分析讨论
【分类号】:G623.5
【正文快照】:

一、问题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呈现了三个例题:例1是两端都栽的植树情况,例2是两端都不栽的植树情况,例3是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我们所陈述的植树问题,是指按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罗杰;;[J];小学教学设计;2008年26期
2骆飞;;[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10期
3马素梅;;[J];生物学教学;2011年06期
4陈严;高枝国;;[J];小学数学教育;2011年Z2期
5易虹辉;;[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09期
6黄银钻;陈肖霞;;[J];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7李怡青;;[J];新课程(中学版);2009年05期
8胡小燕;;[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2期
9尤建中;;[J];中学物理;2010年21期
10夏网金;;[J];中学教育;2002年11期
1丁美红;;[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景艳华;;[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谢文清;贺燕军;;[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4吴德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徐卫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周向军;;[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王兆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田生明;;[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李海燕;张来英;吴金添;;[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多金荣;;[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三元区东霞小学 张丽霜;[N];三明日报;2008年
2孝南区毛陈初级中学 专新忠 戴海堂;[N];孝感日报;2007年
3姜堰市白米曹堡小学 游有贵;[N];江苏教育报;2008年
4刘映花 李隽琼;[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记者 马国俊;[N];青海日报;2005年
6吕斌;[N];大众卫生报;2006年
7卢瑞礼;[N];贵阳日报;2006年
8实习记者 王慧;[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9苏立芬;[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莱芜市实验中学 隋东兰;[N];莱芜日报;2007年
1郅庭瑾;[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孙鑫;[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李祥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李铁安;[D];西南大学;2007年
5丁国民;[D];中南大学;2004年
6景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何强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苏洪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章淑慧;[D];吉林大学;2005年
10陶宇;[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1侯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何平;[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蓝新盛;[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郝玉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黎梅英;[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张何林;[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边江;[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吴光超;[D];扬州大学;2006年
9迟晓瑞;[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朱秀兰;[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xiaoxuezuowen/5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