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www.zgpaoc.com--二年级作文】

【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琴歌《阳关三叠》第一叠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琴歌的演唱学习中,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并能正确感受古曲的情绪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交流古琴知识、观看教师古琴演奏、欣赏歌曲录音、分析歌曲要素与情感表达,视唱歌曲旋律、对比欣赏歌曲等手段,学唱琴歌《阳关三叠》。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
2、知道琴歌这一艺术形式。
3、体验古曲韵味和情感。
【教学重点】学唱并表现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速度、力度、歌词情感内涵等音乐要素入手,唱出曲中忧伤离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琴歌
(一)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
1、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我们中国古代非常珍贵的乐器,这件乐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什么乐器呢?
生:古琴
2、交流知识
教师请一位同学来到古琴桌前帮老师立起古琴。
(1)了解琴弦
师:古琴有几根琴弦呢?
生:数数7根。
师:对,七根琴弦,因此古琴也叫七弦琴。琴弦由外置里,由粗到细依次为一弦二、三、四、五、六、到七弦。
(2)了解琴徽
师:琴面上的白点,同学们知道叫什么吗?叫徽。同学们数数一共几个?
一位同学起立数古琴的徽点。
生:13个。
师: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中国农历的12个月及闰月。
(3)了解琴的结构
师:我们再来看古琴立起来像不像一个“人”啊?
生:(略)
师:琴有头颈、肩、腰、尾,翻过来琴的背面有2个孔叫什么呢?这是古琴的出音孔一个叫龙池,一个叫凤爪、还有雁足。古人赋予了它们诗意的名字。
师: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弧形,
师:弧形代表着天,
师:琴底呢?
生:琴底是平的,象征着地。
师:又有“天圆地方”之说。
(4)了解琴名与音色
师: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就可以发出悠扬的琴声。古琴音色有泛音、按音和散音。
(二)教师弹奏古琴学生感受音色
教师弹奏古琴《阳关三叠》上阕。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演奏一段琴曲,同学们听后谈谈对古琴的感受。
生:古琴的声音浑厚深沉的,有种很久远的感觉。
(三)教师讲解琴歌引出学唱曲目
师: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中国的古琴艺术列入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代表着中国文人怡养性情的生活方式。琴歌,就是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抚琴而歌,琴歌这种形式,古即有之。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唐代著名的琴歌《阳关三叠》。
二、欣赏琴歌
(一)学生欣赏分析琴歌
1、欣赏《阳关三叠》分析音乐要素
师:请同学们欣赏琴歌《阳关三叠》的第一叠,欣赏时结合歌曲谱例,思考表格中提出的问题,欣赏后交流。
学生看谱例欣赏《阳关三叠》录音。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原诗叫什么名字?生:《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别友人的诗句。
师:这首诗早在唐朝时就为这首诗配乐进行演唱并已十分盛行。我们一起来看表格中提出的问题。
2、师生交流完成音乐分析
(三)教师小结
师:《阳关三叠》这首琴歌歌词部分要比原诗要长,后人加上了下阕更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叮嘱友人珍重的深情。因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歌曲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四)教师提问三叠含义
师:《阳关三叠》中三叠是指什么呢?
生:反复唱三遍。
师:原曲分成三大段,由于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三遍,故名三叠。今天我们就学唱《阳关三叠》的第一叠。
三、学唱琴歌
(一)视唱上阕旋律
1、学生跟琴视唱(第一遍视唱)
师:请同学们视唱歌曲的上阕旋律,演唱时注意歌唱姿势、歌曲速度,打着节拍一起演唱。
教师右手弹奏单旋律,左手打拍子,并观察学生演唱。
2、解决节奏和演唱时值问题
师:同学们视唱比较准确,但二分音符时值唱的不够饱满。
学生演唱旋律中出现的二分音符。
(第二遍视唱)
师:第二乐句中的附点节奏和和前十六后八的节奏演唱不够准确。我们来唱一遍。
学生演唱第二乐句。
(第三遍视唱)
师:完整演唱上阕旋律,注意每一乐句的换气。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按要求完整演唱上阕旋律。
(第四遍视唱)
3、分析旋律特点,学生记忆旋律
师:这段旋律第一乐句句尾与第二句句尾有什么特点呢?
生:旋律相同。
师:还有相同的旋律吗? 生:第一乐句与第四乐句旋律完全相同。
学生背唱歌曲上阕旋律。
4、用“LU”音唱旋律做发声练习
教师提示学生歌唱姿势、发音位置、气息、共鸣等。老师弹琴旋律学生演唱。
(二)填词演唱上阕
1、学生朗诵诗句体会诗中情感
师:填词演唱之前,先请同学们朗诵一下歌词。哪位同学能试试?
注意朗诵的语调和语气,把诗人王维送别友人的离别惆怅表达出来。
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朗诵后,全体学生集体朗诵。
2、学生演唱歌曲上阕
3、分句学唱表达歌曲情感
(1)第一乐句演唱
第一遍体验句尾韵味
教师范唱句尾情感表达,学生进行对比,找出更有韵味的情感表达。
师:这一乐句中“尘”字两拍时值要唱满,不仅要唱满,还要注意演唱语调跟朗诵音调相同,要有一唱三叹的感觉。同学们刚才演唱的是音符,下面老师唱两种不同表达,同学们选择哪一种更有古曲的韵味?
学生体验演唱。
第二遍演唱找出乐句中的重点字“渭”“渑”“尘”字。
师:这一句中还要注意每小节的重拍上的字“渭、渑、尘”字要咬住。“渭”字附点节奏更要强调,把声音送出来。
第三遍演唱要求歌唱的气息、声音连贯流畅。
师:这句旋律级进的进行,使音乐情绪平稳柔和深情,更营造离别气氛。我们演唱时一个乐句最好不要换气,声音要连贯流畅的演唱,唱出一唱三叹的感觉。
学生演唱。
(2)第二句演唱学生找出句中重点字,教师提示演唱要求。
第一遍找出重点字“客、青、柳、新”
师:第二句中又是哪几个字要强调演唱呢?
学生找出“客、青、柳、新”字并演唱。
第二遍附点节奏和前十六后八节奏要唱准,旋律音调的上扬使情绪激动,演唱时注意咬字声音要连贯,句尾音要唱饱满。
学生演唱第一、二乐句。
(3)第三句演唱分析旋律和歌词内涵并找出句中重点字。
师:这一句旋律下行使情绪低落更增添了不愿离别之情。这一乐句重点演唱是哪几个字呢?
生:“劝”一杯“酒”字。
第二遍演唱注意“一、杯、酒”时值要唱满,要有感叹的感觉。
学生演唱。
(4)第四乐句演唱时伤感离别惆怅之情更加深重。
师:旋律完全重复第一乐句,使这段旋律构成了启承转合。这句要强调的字是?
生:“西、无、故人”演唱此句。
师:还要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西”字的演唱,“阳关”二字的声音要送出来,“无、故人”要唱连贯,声音推出来。我们来唱一下,还要注意一唱三叹的感觉。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上阕,教师钢琴伴奏。
师:这段旋律级进,音乐情绪显得平稳、柔和与深情,营造浓浓的惜别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每一句句尾旋律同音进行,仿佛有千叮咛万嘱咐意思。相同音模仿了古琴泛音效果。演唱时注意每一乐句重点字的演唱,乐句间的换气,和乐句的连贯抒情,并唱出一唱三叹的感觉。
(三)视唱下阕旋律
1、第一遍分析第一乐句八度大跳音程,对比两个八度的演唱时值。
大跳音程要唱准确,同音连线的时值为三拍。
第二遍要求两个八度的演唱中间不换气。唱准附点节奏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
2、视唱第二乐句时注意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时值。
(四)填词演唱下阕
1、第一乐句演唱
第一遍演唱分析八度大跳使歌曲情绪更加激动,旋律上行声调上扬,附点节奏、切分节奏更使音乐逐渐变得急切。
第二遍演唱两个“遄行”之间不要换气,演唱力度上要渐强。
第三遍演唱找出句中重点字“长、越、津”字,学生演唱。
第四遍演唱注意八度音程大跳,这句两次出现歌曲最高音,形成全曲高潮。歌曲也随之进行到一个紧凑激烈的状态。描述出友人前去路途的漫长,作者仿佛已经看到友人前去道路的艰险,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演唱时注意气息、咬字、时值唱满、声音连贯声音的送出来。
2、第二句师生分析歌词情感,进行力度处理。
第一遍演唱“历苦心”两次重复的旋律再次强调不愿分离之情,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更增强了音乐的推动感。
第二遍分析演唱力度。
师:我们演唱上如何表达这份情感?力度上应该怎么变化呢?
生:力度变化,渐强结尾处减弱。
师:“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声声低诉,不绝于耳。演唱力度由渐强进行到渐弱,咬字要饱满,声音要连贯抒情,我们从间奏进再来一遍。
(五)教师钢琴伴奏,完整演唱《阳关三叠》第一叠
提示:在演唱时注意速度、力度、歌曲的情感以及声音的连贯和歌曲情感。
四、拓展琴歌
教师播放混声合唱《阳关三叠》第一叠,听后请学生与独唱版对比谈感受。
师:今天我们学唱的这首琴歌《阳关三叠》被后人改变了很多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接下来请同学欣赏合唱版的《阳关三叠》。
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再次演唱《阳关三叠》第一叠。
教师小结:《阳关三叠》这首古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希望同学们也能珍惜我们的友谊,珍惜你身边的朋友。


唱歌课《阳关三叠》教案

摘要:

[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琴歌《阳关三叠》第一叠[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琴歌的演唱学习中,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并能正确感受古曲的情绪情感.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交流古琴知识、观看教师古琴演奏、欣赏歌曲录音、分析歌曲要素与情感表达,视唱歌曲旋律、对比欣赏歌曲等手段,学唱琴歌《阳关三叠》.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2、知道琴歌这一艺术形式.3、体验古曲韵味和情感.[教学重点]学唱并表现歌曲《阳关三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速度、力度、歌词情感内涵等音乐要素入手,唱出曲中忧伤离别之情.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xiaoxuezuowen/6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