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www.zgpaoc.com--一年级作文】

摘 要:一年级的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同时又是难点所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最需要注意的。习作教学中要重视看图写话的教学,进行各类句式训练,同时从仿写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关键词:一年级;写作;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那怎样在一年级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基础训练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应该怎样做呢?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认为还是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看图写话的教学
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中高段“写作”的基础,它既为写作积累方法,同时也在写话的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资源,所以要重视看图说话,训练看图写话。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的形象入手,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观察事物、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
1.讲究方法,引领学生学习看图、说话和写话
看清楚才能说清楚,说清楚才能写清楚,看得好才能写得好,说得好才能写得好。大部分学生在完成看图写话时不认真看图,直接乱写,有些学生看了图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培养学生仔细看图是个关键。比如,课堂上教师在导入课题后,要引导学生复习看图说话写话的方法:“看仔细,想明白,说清楚,写完整。”接着以这种几乎等同于说写要求的学法为路径,指导学生先观察画面,练习用简单而完整的句式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具体。在动笔前,从学生的发言当中不难发现学生口头表达水平的差距,如果教师能“采访”说得好的学生:“你说得那么好,肯定是仔细观察了图画。你是怎样仔细看图画的?”再相机点拨,比如,注意观察画面人物表情和动作,想象他们当时的不同表现。这样,会有助于学生懂得怎样观察画中事物的不同之处,进而指导该怎样“想明白”,在此基础上,去练习把话说清楚就不会很难了。
2.培养学生写的乐趣
很多学生看了图就是不愿写或者是写不出来,所以在平时教学时把看图写话作为一件有趣的事来做可能更好。比如,教师把故事图用大纸画出来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评评:“老师画的怎么样?讲讲老师画的什么故事?讲完故事能不能用笔把老师画的故事用字表达出来呢?”这时,应了教师的要求,学生都会很乐意地动笔写,可是大部分学生会因为有些字不会写就难倒了,没了兴趣,教师这个时候就要鼓励学生要善于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
二、进行各类句式训练
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根据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面狭小的特点,我把语言材料积累的重点放在语文书上,摆在语文课上。句式仿说是说话训练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更适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进行仿说,再从仿到创,举一反三。首先让学生认识句子的“四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练写之初,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如: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做什么?
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时间) (人物) (地点) (事件)
要写“四素”句,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在一年级下册的练习中有“三素”训练。例:鱼儿在小河里游来游去。人物换成了动物:鱼儿;地点:小河里;事件:游来游去。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句子要素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在教学中,我还归纳出一些常用句式:
1.谁替/给/帮/为谁( )。
2.( )正( )呢!
3.( )渐渐( )。
4.( )一边( )一边( )。
5.( )那么( ),那么( )。
6.( )已经( )。
7.“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三、从仿写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习作的初级阶段,仿写作文对于习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它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语文课文内容非常适合学生模仿,如,《柳树醒了》《四个太阳》,浅显易懂,条理清晰。我在稍作指导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学写诗歌,千万不要低估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小诗人,一会儿工夫就能完成一件像模像样的仿制品。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沿袭也有创新,作文效果真是立竿见影。
四、积累好词好句
首先,背课文,长篇短篇,要求朗朗上口,通过流利的背诵来感受语感,积累语感。在指导背诵时,经常以填空的形式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背课文,一方面传授方法,另一方面也积累一些词语,为以后的下笔做积淀。
其次,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进行重点朗读并进行分析背诵,例如:“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针对这个句子,告诉学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要求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通过多次的教师分析到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说,使学生对一篇完整的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再次,对于一些好词语,在分析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也来说说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不自觉地积累好词。例如,《月亮的心愿》根据月亮“悄悄地”离开了窗户这个句子,用“悄悄地”拓展说话。对于一些句式,比如“一边……一边……”“有的……有的……”,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来说一说、写一写。使学生对于说一个、写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一个初步的感觉。
最后,积累优美的短语。课文中一些比较好的短语,如,满意的笑容、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等,要求学生画一画、读一读、背一背,增加积累。
五、借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我把作文教学不露声色地融进各种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如,一年级上学期时,我带领学生在足球场上堆雪人、打雪仗,学生玩得非常兴奋。上课后,我趁学生的高兴劲还没过去就问:“玩得怎么样?你是怎么堆雪人的?打雪仗时谁赢了?”学生七嘴八舌说得很热烈。我赶紧鼓励学生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学生说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虽然一些词语用得不是很准确,但还是写出了整体感受。在后面的教学中还布置了许多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如,吹泡泡、捏橡皮泥、观察青蛙成长的标本、做手工等。学生做游戏时我提问:“这是什么样子,怎样做成的?”学生边玩边思考,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这为习作打下了基础。
六、及时点评,展示成果,鼓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写出的东西一定要及时点评。一年级的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东西教师是否认可,虽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写得并不好,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就要及时给予赞美,激发其练习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作文教学,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经历去尝试、去摸索。只要我们耐心、细心、用心,将学生领进写作的大门,学生一定会爱上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1.
[2]李祥瑞.对新疆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与翻译,2002(01).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一年级的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同时又是难点所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最需要注意的。习作教学中要重视看图写话的教学,进行各类句式训练,同时从仿写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作者单位】
【关键词】一年级 写作 训练
【分类号】:G623.2
【正文快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那怎样在一年级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基础训练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应该怎样做呢?经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陈志莲;;[J];新教育;2009年09期
2吴钦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12期
3周彦锋;;[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7期
4吴永恩;;[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期
5林章龙;;[J];青年文学家;2010年16期
6周金淦;[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中学专辑);2005年02期
7高春华;;[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2期
8秦安利;;[J];文学教育(上);2010年05期
9朱雪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乔月玲;王晓娜;;[J];黑河教育;2007年04期
1黄爱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陈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3谢冰;;[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陆文莲;;[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林莉;;[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赵文蕾;;[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戴孝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黄色文;;[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王骏;;[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雷炎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王桂红;[N];周口日报;2006年
2樟树市张家山中学 刘冬萍;[N];宜春日报;2007年
3陈肖蕾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绍兴一中分校教师);[N];绍兴日报;2007年
4丰城市铁路中学 黄琪;[N];宜春日报;2007年
5刘云凤;[N];黔西南日报;2008年
6黄梅县第一小学 张小春;[N];黄冈日报;2009年
7李守民;[N];甘肃日报;2008年
8民权县人和镇第一初级中学 赵先进;[N];学知报;2011年
9文县一中 刘海兰;[N];甘肃日报;2008年
10第五十一中学 胡桂英;[N];天津教育报;2009年
1高细媛;[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吴国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周泓;[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赵晶;[D];苏州大学;2005年
5王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刘丹莎;[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何丽芳;[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何更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孙广平;[D];吉林工业大学;2000年
10张伟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杨育英;[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陈金梅;[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李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王倩;[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张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秦玉莲;[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陈冬梅;[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李俊蓉;[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杨会敏;[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鲁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xiaoxuezuowen/7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