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 /

【www.zgpaoc.com--作文大全】

有些国号被叫错了
一般人认为朝代就等同于国家的国号。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朝代是指建立这个国号的帝王家族的统治时代,国号是指这个帝王家族统治时代的国家称号。
以一首流传久远的《朝代歌》为例: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这其中,很多都不是国号。有些是统称,比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它们是一段时间内一批国家的统称,但既不是朝代,也不是国号。
有些则是习称。像西周、东周,因为它们的都城分别在今天的西安、洛阳,一在西、一在东,所以称为西周、东周,其实这是一个连续的朝代,国号就叫周,周既是朝代,也是国号。
另一些是合称。像两汉,指的是西汉与东汉,或者前汉与后汉,而两晋,指的是西晋与东晋,这西、东、前、后四字,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国号本来就叫汉、晋。
还有一些是简称。像元、明、清,其实应该是大元、大明、大清国号的简称。这种称“大”的国号,从大元开始。
对国号,我们还有一些误称。像我们常说的三国,一般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出:魏、蜀、吴。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魏、汉、吴。刘备建立的国家,国号是汉,不是蜀,蜀是他人对刘备以及刘禅政权的贬称。不仅如此,数起统一王朝的国号,通常来说我们还会漏掉几个国号。比如王莽的新、武�的周。
国号之中还藏有诸多深意。比如周是种禾养口、晋是前进上升、明是日月光明,至于大清,则是皇太极从金改过来的,同时他还改女真为满洲,如此一来,清、满洲三个字都带水,寓含着水克火、大清灭大明的吉祥兆头。
“夏”是一只蝉
在中国历史纪年中,第一个可信的朝代是夏朝,要搞清“夏”的来历,就得明白“夏”最原始的含义。甲骨文中的“夏”,其实是蝉的形象。“夏”为何会化身为蝉呢?
原来,蝉是夏天极为常见的昆虫,甲骨文中的四季,大多以一种物质来代表。“春”是草初生的样子,“秋”是禾稼成的样子,“冬”是枝果折落的样子。“夏”也同样,“假蝉为夏”,就是用蝉的形象来代表夏天。
在古人看来,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不断、复活永生,这从考古中出土的玉蝉就可看出。当时人可能注意到了蛹――蝉――蛹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他们认为蝉即象征着生命的周而复始。原来这才是“夏”国号出现的意义所在。
那么,“夏”为何又会演化为“华夏”,逐渐成为汉民族乃至中国的代称呢?
原因是,商灭夏,周又灭商,周人打的正是“反商复夏”的旗号。原来,商是由东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夏与周都是由西方的民族所建立的国家,而且据说周人的祖先曾经担任过夏朝的农官,所以周打着夏的旗号,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周人“反商复夏”成功后,周朝自称为继夏,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也就称为诸夏了。
后来诸夏国家又称为华夏。“华”与“花”互通假借,木本植物开的花叫“华”,草本植物开的花叫“花”。引申到文化上,华指灿烂的文化,华夏名号,也就显示了文化的传统正宗、超凡脱俗。
到了春秋时期,属于华夏集团的诸侯国,有着“尊王攘夷”的共同政治取向。这样,华夏名号又带上了民族的色彩乃至成为民族的名称。
刘邦钟爱的国号“汉”
其实,“汉”对于刘邦来说,最初是个屈辱的称谓。按照当初楚怀王与项羽、刘邦等人的约定,“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刘邦应该被封为关中王,然而作为诸侯统帅的项羽却违背了约定,改封刘邦为汉王。本来刘邦对“汉”是耿耿于怀,为何又一改初衷呢?
这其实缘于萧何的一番话,萧何对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既指天河,又称天汉,提到汉,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天,因此若以“汉”作为王国之号,也就和“天”联系起来了。
“汉”本身就是个美好的字眼。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汉,漾也”,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漾言其微,汉言其盛”,即发源时的“汉”,因为水流弱小,所以拟声为“漾”,等到水流盛大了,才又拟声为“汉”,“汉”也因此有了盛大、伟大一类的美义。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地区许多民族的语言中,表示“伟大”、“盛大”意思的词,都发音为“han”。如大“韩”民国、成吉思“汗”,都表示“伟大”、“盛大”的意思。汉国号此后,又被其他许多建国者所沿袭使用。因为汉朝时间超过了400年,且疆域辽阔,国势强大,对周边各国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域外往往称汉朝及汉朝以后的中国为汉。魏晋以后,汉更是取代了传统的诸夏、华夏族称,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而不改。
李渊相中了帝尧国号
“唐”是如何被选作国号的呢?
这还得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说起。李虎凭借着军功,做到了西魏的太尉,北周建立时,李虎虽已去世,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于是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以唐为国号,似乎只是继承了祖上的封爵而已,而并无新意。
问题在于,李虎为什么被封为唐国公呢?其实用了排除法。当时可供为李虎追封国公选用的先秦时代的国名,有曾经包含了陇西郡地域的秦,曾经包含了赵郡地域的赵、魏、晋、唐、中山。但有些已经是此前王朝的国号,有些封了别人,所以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再上溯至先秦,唐国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其实,先秦时分别有三个国家采用“唐”作为国号。李虎的唐国公封号,正是来源于帝尧的唐国。
那么,李渊为什么如此钟情帝尧的唐国呢?
首先,帝尧是仁君的典范,皇帝的楷模;其次从文字学上分析,唐就是“大”的意思。李渊正是看中了“唐”的这些美义,才用它作为国号。


古代的帝王都是如何确定国号的?国号背后有何深意?

一、春秋战国以来“国”和“天下”概念的发展

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诗经》中所说的那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一些诸侯大国实质上都成了独立的王国。周天子只保留了一个“天下共主”的空名。它的实际疆域,在战国时代比起各大诸侯国来要小得多。它只据有今沿陇海铁路,东到巩县,西到洛阳,北到。河边,南到龙门,达于登封、宜阳两县边界地方。基于这一情况,反映在当时各派学者的著作中,便出现了“天下"和“国”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

在儒、道、墨、法等家的著作中都是把两者明白区别开的。《论语•尧日》中记孔子的话说:“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孟子• 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荀子•议兵》:“用千里之国,必将有四海之听”;道家《庄子•盗跖》中有“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墨子•尚同下》中记墨子言:“尚同之为说也,尚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诸侯,可以治其国矣"早期法家著作《商君书•开塞》:“明王之治天下也……明君之洽国也”;集法家思想大成的韩非子在《初见秦》中说:“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大致可以看到,他们所说的国就是指的诸侯的政权,如汉代赵岐注《孟子•离娄下》中说:“国谓诸侯之国。”天下据《礼记•曲礼》郑注:“谓外及四海也。”即是天下包括着所有诸侯之国,任何一诸侯国都只是天下的一部分。

直到秦始皇十年,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仍是把秦国和天下分而称之的。可是,到了汉文帝时,贾谊在《治安策》中就把天下和中国浑为一体了。如他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天下之势,方病大瘇。"这个天下不很清楚地就是指的当时已经统一了的中国吗?

唐、宋时期,“国”和“天下”,一般地仍是一回事。韩愈在《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中所说的“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是多么明确的把两者等同起来了啊!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说的:“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中国之人,安逸蕃息,……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也是把中国和天下作为同义词而交互使用的。至明,如方孝孺在《深虑论》中说的:“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这里同是一个天下;而内涵却大不相同,前一天下,应是指的王朝,后一天下,显系指的中国。

纵观上面所举的从汉至明的漫长的年代里,“天下”和“国”的界限是很不够明确的,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和历史的发展分不开,这乃是秦汉以来中国大一统局面的产物。由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基本上包括了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天下”,存在决定认识,从而使使得一些人自觉和不自觉地把“天下”和“国”混同起来了。

到了清朝初叶,随着满族入主中原,民族矛盾急剧发展,二些汉族的思想家、史学家基于封建的民族观,对于“国”和“天下”又认真分辨起来了。特别是顾炎武,他根据当时自己的理论水平,对“天下”和“国家”又作出了认真的区分。他在《日知录•正始》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心目中的“国’’,实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王朝,“天下"大致相当于中国。根据他自己提出的这一界说,他在一系列的文章中,都是把“国"和“天下”区别开的。至乾、嘉之际,史学家章学诚也是把两者加以区别的。他曾说:“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卫、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文史通义•外篇•州县请立志科议》)不过,章氏文中的“国”又是指的地方,“天下"又是指的王朝或国家了。这应是由于到他时,清王朝已统治了百十年,一般人的民族思想已不再象清初那么强烈的关系。 、

时至近代,人们对于国家和王朝的认识又向前进了一大步。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中说:“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秒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唐、虞尚在氏族社会时期当另作别论)。梁氏是著名资产阶级学者,他要比封建学者顾炎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显然已深刻得多。但他毕竟还不曾掌握马克思主义,仍不知道国家乃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施用暴力的机关或者机器”。对中国和王朝首先作出科学辨析的则是范文澜同志,他说:“从历史记载看来……秦以后,中国扩大为当时国境内各族所共称的祖国。所以中国这一名词的涵义就是祖国,朝代则是统治阶级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建立的国家的称号。中国为各族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所共有,但以大多数居民和劳动人民为主体,朝代则为某一族主要是汉族统治‘阶级所独有,以君主(或皇帝)和他们的朝廷(政府)为首领。朝代有兴有亡,一个替代一个,中国本身则总是存在着并且发展着。”这一段话正确揭示出了“国”、“朝代”和中国的不同实质,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朝代、国和“天下”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国号的由来

国号很早就有了。《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在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国号就是王朝(朝代)之号,亦即攻权之号。我国古代,谁取得王朝政权,就叫谁“得国”,执掌政权就叫“享国”,失掉王朝帝位就叫“失国”。此种国号的由来,综合考察古代的历史,可以看到大致有四种情况:

(1)根据发迹的地名以定国号

不论是周代以前的由后人追记的国号,或是周、秦以来由王朝开创者所定的国号,都有这种情况。如《史记•五帝本纪》的《集解》中说卜箔尧号陶唐。”盖因其先后相继受封于陶(今山东定陶县陶丘)唐(今河北唐县境)而来。《史记•殷本纪》:“殷契……封于商。"《正义》引《括地志》:“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周的国号,也是来自其始祖活动过的周原。《诗•大雅•绵》:“周原腌滕,堇荼如饴。”《史记•周本纪》的《正义》也说:“太王(古公亶父)所居周原,因号日周。”

秦、汉以下历朝国号,很大部分也是这样的。如秦朝因其始祖住过秦地而起。《史记•秦本纪》:“孝王日:‘朕分其土为附庸,邑之秦。’”

《集解》:“今天水陇西秦亭也。”汉是因其创建人刘邦曾受项羽封为汉王,活动在巴、蜀、汉中一带而来。宋是因其创建人赵匡胤在后周时曾为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而来。

(2)根据所封爵名以定国号

这一种情况是和第一种情况紧密相连的。因为虽然这种国号直接来自创建人的爵名,而这种爵名却又往往和某一地名相一致。如晋朝的国号,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纪》云:“司马氏,河内温县人,宣王懿得魏政,传景王师,至文王昭,始封晋公。以温县本晋地,故以为国号。”隋的国号也系来自创建人杨坚称帝前曾承袭父杨忠的随国公之爵。按随,原为地名,在今湖北随县南。及杨坚称帝,因随字从辵,训走,征兆国家政权不稳定,遂改随为隋。

(3)根据发迹地的特产以定国号

属于这一种情况的例子有辽、金等。按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建王朝名辽,辽意为镔铁,因耶律阿保机的发迹地产镔铁,即用以为号,取其坚也,乃象征国家政权如铁之坚。金的国号由来有二说:《金史•地理志》认定这是因为其国都附近的按出虎河(今阿什河)产金;另一种是《金史•太祖纪》的说法,谓太祖完颜亮阿骨打认为:“辽以宾铁为一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于是国号大金。

(4)根据谶语或文义以定国号

南朝齐的国号就是来自谶语。《南齐书》卷二八《崔祖思传》云:“宋朝初议封太祖(肖道成)为梁公,祖思启太祖日:‘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今宜称齐,实应天命。从之。’”元朝的国号则系源于文义。蒙古族皇帝忽必烈于至元八年,采纳汉族官僚刘秉忠的建议,取《易》中的“大哉乾元"之义由蒙古改称为元。对于前两类国号,元代人徒丹公履已指出说:“称为秦为‘汉者,盖从初起之地名;日隋日唐者,又即始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国朝文类》卷九《建国号诏》)综合四种情况,吴晗概括说:“历史上的朝代称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大体上可以分作四类,第一类用初起的地名,如.秦汉;第二类用所封的爵邑,如隋、唐;第三类用当地的物产,如辽(镔铁)、金;第四类用文字的含义,如大真,大无。大明应该属于第四类。"(《朱元璋传》第141页)按:金宣宗贞祜三年(1215)宣抚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吴晗又说:“至‘大明’之国号,则私见以为出于韩氏父子之‘明王’,明王出于《大小明王出世经》。《大小明王出世经》为明教经典,明之国号实出于明教。”(《读史札记》、《明教与大明帝国》—《吴元年与明之国号》)

三、有关国号的几个具体问题

(1)每一王朝(朝代)国号的数目问题

一个朝代一般只有一个国号,间或也有少数朝代有两个国号。如商常常又称殷,又称殷商或商殷(实则只应称商)。三国时代刘备所建的汉,史书又称为蜀,习惯上也称蜀汉。十六国中由刘渊所建的汉,后又改号赵(史称前赵)。元朝先称蒙古,后改号元。清朝先称金(史称后金);后改号清,等等。

(2)相同国号的区分问题

我国历史上常有几个朝代使用同一国号者。象周、秦、汉、魏、晋、唐等都是。如周,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先秦时姬氏所建的几个周,南北朝时代宇文觉所建的周(史称北周);唐代武则天所建的周(史称武周),五代郭威所建的周(史称后周)。此外,尚有元末张士诚所建的周(1353年建),清吴三桂所建的周(清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清,自称周王,十七年在衡阳称帝)。如秦,即有周代的嬴秦,十六国时代苻坚所建的秦(史称前秦或苻秦),姚长所建的秦(史称后秦或姚秦),乞伏国仁所建的秦(史称西秦),隋末薛举所建的秦(617年建),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节度使朱沘叛唐,进占长安,自称大秦皇帝。诸如这类多次重复的国号,就需要附加文字以示区别岁否则便无从分辨了。这种附加的文字,有姓氏(如曹、元等),有时序(如前、后),有方位(如东、西、南、北)。凡在国号前加的前、后、南、北、东、西以及姓氏等,一般都是后世史家为了区别相同国号而追称的。

(3)用京都之名以代表国号问题

最常见的是用西京代表西汉,用东京代表东汉。例唐人权德舆《两汉辩亡论》:“亡西京者张禹,亡东京者胡广。”(《唐文粹》卷三十四)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

(4)国号前附加“有”、“大”、“皇”诸字问题

史书上每每有在国号前面加上“有”或“大”或“皇”诸字的情况。关于加“有”字者如《尚书•召诰》中有“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之句。此后历代沿用不断。

唐贞观十一年魏征上唐太宗疏中说:“昔在有隋,统一寰宇。”(《贞观政要)卷一《君道》)宋人李纲在《议国是》中云:“天佑有宋,必将有主。”(《梁溪先生文集》卷五十八)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的《自序》中云:“有清二百余年之学术,倒卷而缫演之。”关于加“大”者如班固《两都赋序》:“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唐代有《大唐开元礼》、《大唐西域记》,明代有《大明会典》、《大明日历》,清代有《大清一统志》、《大清畿辅先哲传》等书。关于加“铂皇”字者如《皇元征缅录》、《皇明大政记》、《皇清奏议》等书。“有”字并无什么实际内容,只是用在名词之前的语首助词,一般是后来加上去的。“大’’字为一美称,表示“广大’’、“伟大",多为本朝人的称谓。“皇”也是大的意思,《尚书•汤诰》有“惟皇上帝”之语。

至于这几个字开始使用的时问,明人罗欣所辑著的《物原》中说:“自轩辕称国号,始加有字,日有熊是也;至汉武帝称国号改加大字,日大汉是也;及元人称国号,又加以皇字,日皇元是也。”而另一明人朱国祯则在《涌幢小品》卷二《国号》中又说:“国号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盖返左衽之旧,自合如此,且亦别于小明王也。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近见新安刻《历元考》一书,于汉、唐、宋及司马晋,皆加大字,失其初矣。唐碑有称巨唐者,巨即大也。宋日皇宋,亦大也。刘越石表亦云天祚大晋。”朱氏和罗氏的说法略有出入占但大体上说,三字使用的时问顺序,应为“有”字最先,“大”字居次,“皇”字较晚。至于所说黄帝号有熊氏,自系后人所追称。

(5)国号的字数问题

一个国号究有多少字?一般说只有一个字(不带国号上所加的“有”“大”“皇”诸字)。但也有极个别例外。如北宋庆历七年(1047),宣毅君小校王则领导贝州士兵起义,建立政权,国号安阳。又上面所提到的天真,都为二字,这种国号虽无代表性,却有独特性。不过均系昙花一现的局部性政变,故影响性甚小,多被史家所忽略。

作者:史苏苑

本文选自《文史知识》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70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