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写景 /

【www.zgpaoc.com--写景】

摘 要:针对在各级考试中,很多初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偏低的现状,从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特点入手,寻找快速、简单、有效的阅读方法。以课内阅读《雪》和苏州市中考课外阅读《寂寞的月亮》为例,具体论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然而,纵观初中语文各级考试,课外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偏低,这反映了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解题能力都不太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在教材文本解读时过于功利性,紧扣教学参考书,细致琐碎,不注重文本阅读方法的指导,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成为知识点的积累者,而非知识的运用者。当然,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中考考查内容的变革上意识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已是教学首要任务。于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热门词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笔者结合九年级下册《雪》和2010年苏州市中考阅读《寂寞的月亮》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
一、 认识写景状物散文特点
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以描绘优美的景物,刻画感人的景物形象,并以此为抒情的依托物,进而达到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之目的。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中,无论是描写自然界的景和物,还是描写人文的景和物,它们都是基于刻画这些景与物的外在形象,并以此为依托,进而来抒发作者的情思。其中刻画景与物的形象是抒情的手段和途径,而抒情则是作者创作欲达到的目的。
就此而言,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有以下特征:突现景物鲜明的外在特征;蕴含景物人格化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作者高远的志趣,寄托作者美好的愿望。例如,鲁迅的《雪》,作者突现江南雪滋润美艳、朔方雪蓬勃纷飞的特点;蕴含江南雪的生机活力、朔方雪的旺盛执著的内在品质;抒发鲁迅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对朔方雪的敬佩之情;表达他以笔代枪、永不妥协,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再如,《寂寞的月亮》,作者突现月亮寂寞的特点;刻画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对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表达他希望自己也具有这样无私孤傲的高尚品格,能够在寂寞中不屑于自己的寂寞;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在功名利禄的社会中能拥有像月亮一样无私大度孤傲的高尚品格。
二、 指导学生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根据对散文特点的分析,散文阅读的思路非常清楚,笔者在数十载散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找景物——析特征——悟情感”阅读简单三步法,并行之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找景物
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明确写作对象,初步体味情感。
例如,《雪》一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在文中要勾画出描写对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通过第一步的阅读,学生可以初步体会两种雪的不同和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1至3节写江南的雪,4至6节写朔方的雪,由此激疑,作者为什么写两种雪呢?所以,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明确歌咏对象:月亮。
(二)析特征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深入体味情感。例如,《雪》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江南雪景“滋润美艳”“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血红、隐青、深黄、冷绿”“忙碌、闹”“洁白、明艳、闪闪、目光灼灼”“拍手、点头、嬉笑”“消释、褪尽”等;朔方雪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品读江南的雪主要是扣住“滋润美艳”,赏析景物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生机活力但同时又有软弱的特点,品读朔方的雪主要扣住“如粉如沙、蓬勃奋飞”,赏析景物外在的干燥纷飞和内在的旺盛执著。通过这一步的阅读,学生对景物的形神全面了解,对作者的情感体味会更加深入,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学生在文中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月亮是寂寞的”“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学生在勾画的基础上品读出月亮是寂寞但又不甘于寂寞的特点,赏析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作者对月亮的那份赞美敬佩之情也蕴涵在景物特征的描写之中,学生在这一步的阅读中对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到位。通过对景物特征的赏析,也便于理清行文思路,学生将月亮特征圈点勾画之后,不难发现文章1至4节描写月亮寂寞的特点,5至7节描写月亮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特点,也明白月亮的寂寞是衬托月亮的无私大度。
(三)悟感情
这是散文最重要的一步,“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文中往往把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互相交融,达到山水有情,草木知意,散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品味作者的感情,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是读懂文章的关键,也是学生在中考课外大阅读中必须做到的,否则阅读题目很难准确把握。笔者将品悟情感分为两步,首先是品悟作者对景物的情感,鲁迅通过描写江南雪的滋润美艳,表达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之情,同时对江南雪的易融有着淡淡的哀愁和无奈;通过描写朔方雪的干燥纷飞,表达对朔方雪的敬佩赞美之情。《寂寞的月亮》作者描写月亮的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表达对月亮这种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这一步是最容易的一步,学生在赏析景物特征的过程中就可以感悟出来。其次是品悟作者自我的情感。《周易》中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讲当作者无法用理性来阐释自身,就会借助物、景来表达、再现自身。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散文常用的方法:物我合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明白“我”变为物,物亦变为“我”。如指导学生阅读《雪》时,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雪的象征意义,这里的雪是鲁迅的化身,江南的雪是童年时代的鲁迅,朔方的雪是现在的鲁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仿佛那雪地里堆雪罗汉的七八个孩子中有鲁迅、有闰土……冬花烂漫的百草园里,鲁迅在折梅花、踏绿草……这样,学生不难品悟出作者借江南的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读朔方的雪,想象北京四合院外大雪纷飞,惟余莽莽,四合院内鲁迅在奋笔疾书、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战斗檄文…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虽然身处孤独却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读到这里,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能准确把握,鲁迅通过描写两种不同的雪,并进行对比,表达他不屈服黑暗、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正如朔方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初读课文时的疑问“为什么写两种不同的雪?”也就迎刃而解,作者用江南的雪衬托朔方的雪。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阅读《寂寞的月亮》,将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那轮月亮不仅是月亮,她是作者的化身。学生再读课文,透过文字背后,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寂寞的作者;他也许没有显赫的名声,也许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希望将全部的才华献给社会,他不与世俗同流、心静如水,他希望保持着世人很难再拥有的那份孤傲、清高……“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志趣,批判世人身上无私大度孤傲品格的丧失,也呼吁世人能保持这些高尚的品格。
通过《雪》课内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技巧,再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快速读懂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明确写作意图。这样在分析考题时入手更容易,回答更全面。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三步法“找景物——析特征——悟感情”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对阅读有成效。特别是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快速读懂课文,理清思路。当然散文的阅读不仅仅这么简单,作者精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巧妙的构思等需要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笔者所做的就是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写景状物散文的钥匙,让学生更好地在大门内丰富美妙的世界中畅游。
[参 考 文 献]
[1]巢宗祺.解读语文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冯晓丽.写景状物散文的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2010(1).
[3]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雪虹)

《谈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技巧》 www.wenku1.com

摘 要:针对在各级考试中,很多初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偏低的现状,从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特点入手,寻找快速、简单、有效的阅读方法。以课内阅读《雪》和苏州市中考课外阅读《寂寞的月亮》为例,具体论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然而,纵观初中语文各级考试,课外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偏低,这反映了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解题能力都不太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在教材文本解读时过于功利性,紧扣教学参考书,细致琐碎,不注重文本阅读方法的指导,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成为知识点的积累者,而非知识的运用者。当然,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中考考查内容的变革上意识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已是教学首要任务。于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热门词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笔者结合九年级下册《雪》和2010年苏州市中考阅读《寂寞的月亮》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  一、 认识写景状物散文特点  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以描绘优美的景物,刻画感人的景物形象,并以此为抒情的依托物,进而达到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之目的。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中,无论是描写自然界的景和物,还是描写人文的景和物,它们都是基于刻画这些景与物的外在形象,并以此为依托,进而来抒发作者的情思。其中刻画景与物的形象是抒情的手段和途径,而抒情则是作者创作欲达到的目的。  就此而言,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有以下特征:突现景物鲜明的外在特征;蕴含景物人格化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作者高远的志趣,寄托作者美好的愿望。例如,鲁迅的《雪》,作者突现江南雪滋润美艳、朔方雪蓬勃纷飞的特点;蕴含江南雪的生机活力、朔方雪的旺盛执著的内在品质;抒发鲁迅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对朔方雪的敬佩之情;表达他以笔代枪、永不妥协,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再如,《寂寞的月亮》,作者突现月亮寂寞的特点;刻画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对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表达他希望自己也具有这样无私孤傲的高尚品格,能够在寂寞中不屑于自己的寂寞;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在功名利禄的社会中能拥有像月亮一样无私大度孤傲的高尚品格。  二、 指导学生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根据对散文特点的分析,散文阅读的思路非常清楚,笔者在数十载散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找景物——析特征——悟情感”阅读简单三步法,并行之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找景物  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明确写作对象,初步体味情感。  例如,《雪》一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在文中要勾画出描写对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通过第一步的阅读,学生可以初步体会两种雪的不同和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1至3节写江南的雪,4至6节写朔方的雪,由此激疑,作者为什么写两种雪呢?所以,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明确歌咏对象:月亮。  (二)析特征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深入体味情感。例如,《雪》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江南雪景“滋润美艳”“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血红、隐青、深黄、冷绿”“忙碌、闹”“洁白、明艳、闪闪、目光灼灼”“拍手、点头、嬉笑”“消释、褪尽”等;朔方雪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品读江南的雪主要是扣住“滋润美艳”,赏析景物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生机活力但同时又有软弱的特点,品读朔方的雪主要扣住“如粉如沙、蓬勃奋飞”,赏析景物外在的干燥纷飞和内在的旺盛执著。通过这一步的阅读,学生对景物的形神全面了解,对作者的情感体味会更加深入,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学生在文中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月亮是寂寞的”“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学生在勾画的基础上品读出月亮是寂寞但又不甘于寂寞的特点,赏析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作者对月亮的那份赞美敬佩之情也蕴涵在景物特征的描写之中,学生在这一步的阅读中对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到位。通过对景物特征的赏析,也便于理清行文思路,学生将月亮特征圈点勾画之后,不难发现文章1至4节描写月亮寂寞的特点,5至7节描写月亮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特点,也明白月亮的寂寞是衬托月亮的无私大度。  (三)悟感情  这是散文最重要的一步,“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文中往往把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互相交融,达到山水有情,草木知意,散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品味作者的感情,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是读懂文章的关键,也是学生在中考课外大阅读中必须做到的,否则阅读题目很难准确把握。笔者将品悟情感分为两步,首先是品悟作者对景物的情感,鲁迅通过描写江南雪的滋润美艳,表达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之情,同时对江南雪的易融有着淡淡的哀愁和无奈;通过描写朔方雪的干燥纷飞,表达对朔方雪的敬佩赞美之情。《寂寞的月亮》作者描写月亮的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表达对月亮这种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这一步是最容易的一步,学生在赏析景物特征的过程中就可以感悟出来。其次是品悟作者自我的情感。《周易》中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讲当作者无法用理性来阐释自身,就会借助物、景来表达、再现自身。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散文常用的方法:物我合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http://http://www.wenku1.com/news/3AEAD77777FFD4C8.html山见我应如是”,明白“我”变为物,物亦变为“我”。如指导学生阅读《雪》时,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雪的象征意义,这里的雪是鲁迅的化身,江南的雪是童年时代的鲁迅,朔方的雪是现在的鲁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仿佛那雪地里堆雪罗汉的七八个孩子中有鲁迅、有闰土……冬花烂漫的百草园里,鲁迅在折梅花、踏绿草……这样,学生不难品悟出作者借江南的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读朔方的雪,想象北京四合院外大雪纷飞,惟余莽莽,四合院内鲁迅在奋笔疾书、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战斗檄文…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虽然身处孤独却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读到这里,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能准确把握,鲁迅通过描写两种不同的雪,并进行对比,表达他不屈服黑暗、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正如朔方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初读课文时的疑问“为什么写两种不同的雪?”也就迎刃而解,作者用江南的雪衬托朔方的雪。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阅读《寂寞的月亮》,将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那轮月亮不仅是月亮,她是作者的化身。学生再读课文,透过文字背后,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寂寞的作者;他也许没有显赫的名声,也许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希望将全部的才华献给社会,他不与世俗同流、心静如水,他希望保持着世人很难再拥有的那份孤傲、清高……“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志趣,批判世人身上无私大度孤傲品格的丧失,也呼吁世人能保持这些高尚的品格。  通过《雪》课内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技巧,再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快速读懂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明确写作意图。这样在分析考题时入手更容易,回答更全面。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三步法“找景物——析特征——悟感情”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对阅读有成效。特别是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快速读懂课文,理清思路。当然散文的阅读不仅仅这么简单,作者精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巧妙的构思等需要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笔者所做的就是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写景状物散文的钥匙,让学生更好地在大门内丰富美妙的世界中畅游。  [参 考 文 献]  [1]巢宗祺.解读语文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冯晓丽.写景状物散文的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2010(1).  [3]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雪虹)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4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