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写景 /

【www.zgpaoc.com--写景】

内容摘要:季羡林是当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因此对季羡林散文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国当代散文研究者绕不开的一项工作。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发现当前对季羡林散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二是对季羡林散文创作的流变研究,三是对季羡林散文独特的审美特征研究。
关键词:季羡林 散文 研究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印度语言学家,又是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即使是把散文作为学术之余的副产品,季羡林笔下的几百篇散文足以支撑起使其成为一个散文家的地位。作为学者散文的代表性作家,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独特的散文审美追求,他的散文有着鲜明的审美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当前季羡林散文研究综述如下。
一.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
由于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当代散文的理论建设与散文创作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很少,只有一些散论,如曾敏之的《季羡林老的散文观》谈到“真情”,曾敏之说:“我发现,季老写散文有一严格的原则,就是不能伪饰感情,必须以真情见于笔端,构成散文的内容与形式具有美感的因素。”[1]曾敏之在文章里谈到季羡林散文写作的“真情”思想,但对季羡林的散文思想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乐黛云在《真情 真思 真美》说季羡林的散文是“真情、真思、真美”[2]论及他的散文的“真情”思想,但重点讨论的还是季羡林的散文艺术特色。
二.对季羡林散文创作的流变研究
评论者大多认同对季羡林的散文创作分为三个时期:解放前、建国初期、新时期。如:周景雷、王景科、牟洪建都在论文中谈及,王景科、牟洪建认为“季羡林前期散文,文辞显耀,绚丽多彩”,“后期语言质朴亲切,平淡如水,不避俚俗,情郁于中,有一种真实自然的素朴美。”[3]但他们都没有深入系统的论述。其实,由于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时间较长,受时代环境、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从他的散文创作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在文体上、语言上、感情风格上的变化。
我国三十年代散文受英国小品散文和随笔散文的影响,开始比较注重现代散文文体的建构。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大一统的集体主义思维方式影响散文的走向,散文在“形散神不散”的桎梏中舞蹈,逐渐形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化”模式。70至80年代中期在散文领域形成了一种极为普泛的“老年散文”,“忆旧怀人”使散文陷于一味回忆和怀旧的模式之中。80年代后期的散文文体,突破了五、六十年代诗体散文文体的正中地位,恢复了散文文体随意、自由的特点。这些散文文体的时代变迁在季羡林的散文创作中都留下了印迹。
季羡林早期的散文有欧化的语言特征,句子较长,注重自我感觉、印象、情绪的表达,欧化痕迹较明显。这时的散文大都醉心于表现内心苦闷忧郁,并致力于对散文艺术美的追求。建国初期,季羡林的散文则表现出语言质朴平易之态,抒情偏于直白,文彩稍嫌平淡,虽在一些叙写国际交流见闻的散文中不乏欣悦自豪之情。新时期季羡林的散文语言在优美质朴中还显示出诙谐幽默反讽之味。
由于“解放前看不到祖国和人民的前途,也看不到个人的前途,写东西调子低沉,情绪幽凄。解放后则逐渐充满了乐观精神,写东西调子比较响”,所以解放前的散文,感情变化曲折绵远,细腻婉转,缠绵流畅,情韵深长,显示出一种幽婉的风格。解放后季羡林的散文有了极大的变化,散文充满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情格调明朗而强烈。经过十年浩劫,新时期以来季老的散文既有打倒“四人帮”后进入新时代的喜悦以及对文革的反思,也有对失去亲友的痛苦及对生命人生的深层的思索与感悟,感情趋于深沉,往往把热烈的感情蕴藏在深刻的哲理思索之中。
三.对季羡林散文独特的审美特征研究
周景雷认为季羡林的散文主题主要有三:一.河东河西。二.纵浪大化。三.贾桂思想。[4]
孟昭毅认为季羡林的散文中有含蓄深邃的哲理思辨、无穷的韵味。他说:“这些散文思想厚重而文字轻灵;集史、识、才、情于一体,堪称‘老生派。’[5]韦器闳则说季羡林质朴单纯的个性造就其素朴的散文风格;其作品借助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和独特传奇的内容吸引读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感染读者;其文中丰厚的学养显示其学者散文特色。
王景科、牟洪建认为季羡林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的节奏,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于琐事中见真情,绚烂而复归平淡的语言。
这些评论者的评论涉及季羡林散文的主题、哲思、语言、情感等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研究者大部分是从某一个单一的角度论述季羡林散文的特色,很少从整体和系统出发研究其散文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很少提及季羡林散文的审美价值。
通过梳理当前评论家们对季羡林的散文的评论以及对季羡林的散文研究,可以发现,其实季羡林的散文在不同的创作时段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
季羡林早期在解放前在北京读书至留学德国期间写作的散文大多采用欧化语言,散文情感忧郁,调子低沉,显示出幽婉的风格。而在解放后建国初期十七年间写作的散文则语言质朴平易,抒情偏于直白,文彩稍嫌平淡。打倒“四人帮”后的新时期创作的散文取材多为身边琐事,感情趋于深沉,且具有哲理性。
通过对季羡林散文的审美追求、审美特征、审美价值的探析,可发掘出季羡林散文的“平淡之美”。在诗文鉴赏方面,平淡是一种审美范畴,其特征包括平易、亲切,不雕琢,不张扬。就为人的方面说,“平淡”是一种胸怀、一种情操,表现为和气谦让、淡泊名利,明达事理而顺其自然。它是一种为人的低调、欣喜的状态,也是一种弃绝扰攘、心气平和的价值追求。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淡”美思想的影响,又由于为人的质朴,使他为人与为文都倾向于“淡”,并且在长期的创作中坚持“淳朴恬澹,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使他的散文显示出平易、亲切、自然、本色纯真的“平淡”美的审美特质。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淡”而“实”的哲思,二是“淡”而“美”的品格,三是“淡”而“雅”的意境。他的散文的这种“平淡美”的特征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朴素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同时也符合当代文学理论家对“平淡”之美所作的内涵解释,但是又独具特色。他的散文真实地揭示了历史与自我生命的真实,其散文的平淡美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淡”美思想的继承,引发我们对“淡”美的思考。季羡林用朴实的文字叙写真实历史,表达自我的生命及人格的神韵,潜移默化读者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灵人格,他的散文是达到了宗白华所说的“真善美”价值的统一。 季羡林是当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因此对季羡林散文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国当代散文研究者绕不开的一项工作。对季羡林散文的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以及探讨其散文艺术的独特性,对中国当代散文的理论建设与散文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文学作品凝聚着创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探索心灵奥秘,追寻人生意义的体现。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家用以来表现生命,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文学表达着对人生、对生命的独到理解和独特情感,同时也是人的一种自我观照,它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并对人的命运和灵魂进行深切关注,这从根本上影响并制约着文学作品的主旨、审美等方方面面。所以,研究季羡林的散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季羡林在散文中所显示的个人人生踪迹,通过春秋笔法将自己的判断播扬给他人,调动起广泛的社会记忆。其生命意识由于杂揉了民族的基因而表现出强烈的韧性,其思维方式也因为融入了智慧而形成一种对生命追求的执著,是同时代知识分子心灵的一面镜子。对其散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第四,季羡林散文中表现出博大精深的知识领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大度包容的道德修养等,都堪称是对当前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流失、行为失范等现象的一种反拨,也是对现在有些年轻人恶劣低俗的生活情趣、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等的一种鞭笞和挞伐。对其散文的研究,无疑对当代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关于艺术的本质,宗白华在《艺术学(讲演)》中写道:“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家用以表现其生命,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5]宗白华所说的生命内容包括遗传的禀赋、过去的经历、当前的经历三种。他解释说面对同一境地,由于各艺术家的生命内容的不同,艺术家的表现也就不同。他认为艺术美有“景”“情”“形”三层结构,艺术美是景美、情美、形式美三者的统一[6]。与这三层结构相对应的,艺术至少有三种主要价值:一、形式的价值,即美的价值。二、描象的价值,即“真的价值”。三、启示价值,即“善的价值”。[7]宗白华这些美学思想正是引导我们研究季羡林散文的最初原因,因为我们可在季羡林的创作中找到他与宗白华关于艺术本质阐释的契合,而不同的是,一个用哲人的智慧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另一个则用学者文人的细腻将他对艺术本质的体悟倾注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我们可尝试从艺术本质的角度来对季羡林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审美特征及其散文创作的审美价值进行研究,以探讨季羡林散文独具魅力,被散文界看作是学者散文的代表性作家的内在原因。因此,我将期待有更多关于季羡林散文创作的研究成果面世。
注释:
[1]曾敏之:《季羡林老的散文观》,《作品》,2008年12月。
[2]乐黛云:《真情 真思 真美》,《中国文化研究》,2011秋之卷(总第33期)。
[3]王景科、牟洪建:《一代鸿儒多磨难,十分本真见精神》,《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6月。
[4]周景雷:《季羡林散文的三题》,《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
[5]宗白华:《艺术学(讲演)》,宗白华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45页。
[6]宗白华:《艺术学(讲演)》,宗白华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45页。
[7]宗白华:《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 广西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季羡林散文研究》(编号:201204LX503)阶段性成果。
兰鲜凤,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浙江大学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文化。

当前季羡林散文研究概述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季羡林是当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因此对季羡林散文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国当代散文研究者绕不开的一项工作。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发现当前对季羡林散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二是对季羡林散文创作的流变研究,三是对季羡林散文独特的审美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
【关键词】季羡林 散文 研究
【基金】:
【分类号】:I207.6
【正文快照】: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印度语言学家,又是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即使是把散文作为学术之余的副产品,季羡林笔下的几百篇散文足以支撑起使其成为一个散文家的地位。作为学者散文的代表性作家,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独特的散文审美追求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周景雷;;[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5期
2王景科;牟洪建;;[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曾敏之;;[J];作品;2008年12期
1李文莲;颜水生;;[J];名作欣赏;2010年09期
1兰鲜凤;[D];浙江大学;2010年
2张银花;[D];延边大学;2010年
1黄全彦;;[J];当代文坛;2008年01期
2吴俊;[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2期
3顾建平;;[J];美文(上半月);2007年02期
4乐黛云;[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1期
1李润新;[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03期
2刘小中,林道立;[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兰鲜凤;;[J];山花;2009年20期
4蓝鲜凤;[J];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5周景雷;;[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5期
6宋慧献;[J];文学自由谈;1999年05期
7吴为山;;[J];散文(海外版);2009年06期
8朱庆和;;[J];写作;2006年02期
9龙协涛;;[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王小天;;[J];中国校园文学;2009年17期
1安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王贵忱;;[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任俊;;[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4孙秀玲;;[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5王剑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6董乃斌;;[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7李少丹;;[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林新;;[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李少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朱自清;;[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谭华;[N];光明日报;2008年
2记者 王坤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贺绍俊;[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丁家桐;[N];文艺报;2006年
5蔡德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解玺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袁向东;[N];太原日报;2005年
8董凤鼎;[N];云南日报;2007年
9董保纲;[N];光明日报;2006年
10本报记者  陈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赵成林;[D];武汉大学;2005年
2苏建新;[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梁银林;[D];四川大学;2005年
4刘欢;[D];西北大学;2005年
5阚文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陈雪军;[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付琼;[D];复旦大学;2004年
8渠晓云;[D];苏州大学;2004年
9周群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王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王爱华;[D];苏州大学;2006年
2尚琳琳;[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黄瑞仪;[D];暨南大学;2006年
4彭燕;[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海英;[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朱雯;[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刘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王巧飞;[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李祎;[D];暨南大学;2006年
10宋原;[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5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