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议论文 /

【www.zgpaoc.com--议论文】

《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三桓叛上、四分公室的年代里,孔子和子弟冉有季路的言论。文中,弟子支持季氏攻打颛臾,而这有违老师的“礼”“仁”的思想。孔子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批评,观点鲜明,情绪慷慨激昂。笔者在备课时发现,文中有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子路沉默了
文中共有三次师生对话,如果我们细心阅读,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说话的过程中,子路不见了?第一次对话是冉有与子路一起的,而后两次只剩下冉有。里面没有了子路,准确地说,是子路沉默了。因为,在第三次对话中孔子点了季路的名。由此可见,季路没走,还在场,只是一言不发了。
为什么只剩下冉有“一个人在战斗”?这里有“嚼头”。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与当时气氛有关。师生相见,一旦学生躲躲闪闪地说出了想法,就招来老师一顿猛批,可见气氛紧张。刚开始,孔子是“温柔一刀”,“无奈……乎”,表面猜测,实则否定,话中有话,绵里藏针。接着是慷慨激昂,从“伐”之无名(“先王以为东盟主”)、无礼(“在邦域之中”)、无理(“社稷之臣”)三个角度,证明此战无义无德。二人观点被批得体无完肤。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选择闭嘴是明智的。再者,与子路性格有关。子路伉直好勇,讲义气,对老师忠心不二,是尊师敬道的典范。《说苑・建本》记载:“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对子路的尊师孝顺,孔子也有评价:“由也事亲师,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且子路还是善于接受别人批评和勇于改正错误之人。孔子曾经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对此,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因此,当老师指出自己错误时,子路不敢反驳、不能反驳。第三,从表达效果看,子路与冉有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噤一犟,一柔一刚,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同时也反映出孔子的教育效果,一次谈话就浇灭了一位学生心中的火苗,效果立竿见影。
三个军事术语
文中人物对话,三次提及军事进攻术语,分别是“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何以伐为”、“今不取”。
第一个“有事”,根据书下注释,指祭祀和战争,此处应补一句:古代多指祭祀。例如,以《左传》为例,“有事”共出现过7次,只有2次指战争。二人此处用“有事”,说法婉转,闪烁其词,别有用心,含混不清的背后是心虚和忐忑。第二个词“伐”,是孔子所言,大有“剥你的皮、抽你的筋”之辣劲。“伐”本为砍杀,如《广雅・释诂一下》:“伐,杀也。”后来引申为进攻,如“武王伐纣”“郑子罕伐许”,孔子直用“伐”字,洞若观火,明晰“有事”的内涵,揭开虚伪的面纱,使进攻之意昭然若揭。且,文献中常称“有钟鼓曰伐”,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孔子此处用“伐”也是良苦用心,意谓此次军事行动师出无名,不可伐(先王封国),不必伐(邦域之中),不当伐(社稷之臣),一个“伐”字直言此战师出无名,不可妄为。第三个“取”,这是冉有脱口而出急不择言的结果。取即拿下,跳过进攻过程,直言胜利结果,包藏的是冉有言必行、行必果的战略雄心。巧妙的是,冉有用的是“不取”,反面立论,先破待立,着眼未来,夸大后果,力证此次军事进攻的合理性、前瞻性与重要性,试图力挽狂澜于既倒,让老师收回成见。
孔子四次点名
文中,师生三次对话,老师四次点名,前三次只点冉有,第四次是兼顾两人。这四次点名,中间两次正常,前后两次不正常。说其正常,是因为中间两次老师只与冉有对话,愤慨的老师无暇顾及在旁低头不语的子路,当然主攻冉有。在此,主要剖析首尾两处的非正常。
第一次点名,孔子直言“求”一人,而没有提及子路。按理,二人拜见,老师应兼顾双方。可为啥不提子路呢?这正是孔子的聪明和高明之处,这高明建立在对两位了解的基础之上。在孔子眼里看来,冉有政事能力远高于子路,《论语・先进第十一》:“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且此次拜见是“冉有、季路见孔子”,冉有在前,为主,子路在后,为宾。综合考虑,此次战略思路应为冉有提出,子路只是来帮助壮胆的。对此,孔子明察秋毫。同时,孔子了解子路为人,曾言:“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保�即子路性格率性粗鲁,立场不坚定。相对于老沉的冉有,喜欢意气用事的子路更容易被攻破。“擒贼先擒王”,为此,孔子直接与冉有交锋,抓住矛盾主要方面,有的放矢,直击要害。再者,在孔氏教育集团中,据载,孔子与子路的关系最铁,子路曾陪侍老师十余年之久。再说,即便此处孔子冷落了子路,子路也不会心生异想。
第四次点名,实属突然。孔子明明在与冉有一人对话,怎么忽然提及子路,让被冷落的子路冷不防地被拎到读者面前。并且,这次还是先点的是子路。为何?原来此处点名,具有转承作用。一则表明仁政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已被阐释清楚,二则说明接下来你们应该要传承和弘扬仁政德治思想,不可阳奉阴违。在方法论方面,老师在廓清认识误区,统一思想认识,当然需要二人都要留心。此处将子路放在前面,似乎在着重提醒子路要认真聆听,不要以为老师刚才只顾跟冉有说话就忘记了你。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能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文。

             ②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作出评价。

2.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诵读,小组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及反对战争、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文言知识的落实,难点是学生对孔子政治主张的理解与评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平台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必修二第四单元已经学习了文言文(1),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应该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其他的文言现象。

课前学生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应该能初步掌握文言字词等基础知识,但文意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等涉及背景的知识,还需要老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孔子的“三怒”导入。(我们在学了《论语选读》第一、第二单元,知道了孔子待人处事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称呼学生也叫“求也”“回也”。然而孔子也会发怒,在记载中,孔子发过三次怒。)

一怒:(出示投影)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①圬(wū):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②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③诛:责备。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可见学生睡觉,老师批评是天经地义的。

二怒:(出示投影)

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冉求当了季氏的家臣,不能改变季氏的德行,征收田赋反而比过去增加一倍。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你们可以擂起鼓来声讨他!

孔子是发火了,而且脾气很大,是因为弟子冉有没有说服主子实施仁政。老先生很看重仁。

三怒: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老夫子第三次发火了,这又是冉有惹的祸,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存个疑问,先落实了文言知识,再来找答案。

二、落实文言字词(10分钟)

   检查预习的情况。(主要从实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翻译四部分检查掌握情况。)

1.实词

(1)季路见于孔子(见:拜见、谒yè见)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止:不去)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憎恨、痛恨。辞:托词、借口。)

(4)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忧虑、担心。寡:少。)

2.一词多义

(1)相    相夫子 (辅佐,动词)

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2)是    无乃尔是过与(提宾的标志,助词)

           是谁之过与(此,这,代词)

(3)过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

           尔言过矣(错,形容词)

是谁之过与(过失,名词)

(4)于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引出对象)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对)

虎兕出于柙(从)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

3.特殊句式——(提示: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1)是社稷之臣也——这是国家的臣属 (判断句)

(2)谋动干戈于邦内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

(3)龟玉毁于椟中    (被动句)

“龟玉毁于椟中”一句“龟玉”是指值钱的贵重的东西。玉是值钱的贵重的,无可非议。为什么“龟甲”也是值钱的贵重的东西?

明确:孔子所处时代还是巫术余风未消的时代,龟甲是占卜的重要工具,所以十分珍贵。历史上的甲骨文很多刻在龟甲之上,是占卜内容的记录。我们学过的《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一句,“卜”就与龟甲有关。

4.翻译

提示——

翻译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注意:翻译要“字字落实”。

(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答案:A

A.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谒见孔子,说道:“季氏准备对颛臾使用兵力。”

B.    季氏将兴兵攻伐颛臾。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向颛臾用兵了。”

C.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军事行动对颛臾。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案:C

A.    本国以外的人还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下来。 

B.    所以如有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已经来了,便设法安顿他们。 

C.    所以本国以外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3)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答案:C

A.    求呀!这怕是你的过失吧!……为何要伐它呢?

B.     冉求!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凭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C.     求!恐怕该责备你吧?……凭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三、解题与背景介绍

1.学生齐读课文

2.思考:

(1)孔子的第三次发怒缘何而起?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孔子、冉有、子路是何许人也?)

(2)背景介绍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求)、季路(子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两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整体感知

1.针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师生展开了讨论,师生的态度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文中学生的话: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齐读文中学生的话。)   由此得知,学生的态度:支持   赞同

文中老师的话:

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而在萧墙之内也。

由此得知,老师的态度:批评   反对

(那么他们在表达各自的态度时,语气是否有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品味一下师生之间三问三答的语气变化。)

五、课文分析

1.辨析师生双方的语气

(1)冉有(   )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A.悄悄地   B.含糊其辞地  C.恭敬地

用“含糊其辞地”“遮遮掩掩地”“轻描淡写地”。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

如果前加“恭敬地”不妥,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而“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含糊其辞地”则表现了冉有等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请一位学生读一下含糊其辞的语气。

 

孔子(   )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A.义愤填膺地   B.义正辞严地   C.勃然大怒地

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形容极其愤怒。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充足,措辞严正有力。可以写作“义正词严”。

用“义正辞严地”、“旗帜鲜明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三点理,“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颛臾不可罚、不必罚、不当罚。既然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用“义正辞严地”好。用“旗帜鲜明地”也对,因为冉有、季路想试探一下孔子的口气,而孔子则明确地表示反对。

但“勃然大怒地”、“义愤填膺地”既与“无乃尔是过与?”的语气不合,又与孔子的性格有点不相符。

(2)冉有(   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A.口是心非   B.含糊其辞地 C.遮遮掩掩地

冉有的“投石问路”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他赶紧为自己辩解。

“口是心非地”、“言不由衷地”。冉有、季路是参与了“将伐颛臾”事件的策谋,他们对季氏的这一主张,不仅没有反对,而且是赞同的。如果他们表示强烈的反对,季氏也可能不会贸然作出伐颛臾的决定,他们是季氏的支持者;从后面冉有继续为季氏辩护来看,他俩是认同了季氏伐颛臾的理由。他们缺乏孔子那样的正义感。他们说“吾二臣皆不欲也”,其实是口是心非,只不过是想逃避老师的责备而已。如果用“遮遮掩掩地”,效果差一点。

      孔子(   )曰:“求!周任有言曰……”

      A.大义凛然   B.语重心长地 C.循循善诱地

对冉有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孔子会怎样?

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

“大义凛然地”、“不依不饶地”。对冉有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孔子表现了强烈的不满。孔子讲究“温良恭俭让”,但涉及到原则的事情,他当仁不让,决不姑息,语气非常严厉。大义凛然,指出了季氏将伐颛臾,作为家臣,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义正词严”也对。

如果用“语重心长地”“循循善诱地”、“晓以大义地”,尽管可以表现孔子对他们的批评是以理服人(用引用和类比的方法),也体现了孔子大教育家的风范,但与孔子直呼“求”不相称。

   (3)冉有(   )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A.强词夺理   B.口是心非地  

在孔子的步步紧逼之下,冉有终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强盗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无中生有地”也可。颛臾的城墙坚固,应是出于自卫的需要;虽“近于费”也不会对季氏构成威胁,因为它只是一个附庸的小国,势力强大的季氏说它“后必为子孙忧”,完全是在找借口。

“固执己见地”、“自欺欺人地”也可。经孔子的批评之后,冉有、季路可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但他们没有识破季氏的阴谋;他们在师长面前是不敢强词夺理的,他们也不是那种无中生有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也是受了季氏的欺骗;当然,也说明他们不能站在孔子的高度来看问题,没有孔子那样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孔子(   )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A.一针见血   B勃然大怒地

“一针见血地”、“针锋相对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2.孔子的辩难

针对冉有的三次陈述,孔子进行三次反驳。从孔子的说话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是从“不满”到“生气”到“怒不可遏”的。

第一次,摆事实,列出三点理由,“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颛臾的不可罚、不必罚、不当罚。从中看出孔子从“礼”的角度教育学生。

第二次,讲道理。引用名言,运用类比,斥责学生的失职、不义。从中看出孔子是用“理”来教育学生。

第三次,讲道理。首先从君子品质的角度,斥责冉有的为人。接着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内: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修文德。最后,揭穿季氏的阴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从中看出,孔子用“德行”、“治国”的道理来教育学生。)

3.小结:孔子的政治主张

   在这次对话中,孔子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均”、“和”、“安”“修文德”。

孔子一贯的政治思想就是礼治、仁政和教化。

“礼制”是孔子所期求的社会秩序;“仁政”是这一社会的精神气质;“教化”是这一气质得以形成的途径,也是理想社会秩序得以实现的方式。

六、探讨研读(时间如果允许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和”片段,2分18秒

思考:孔子对内的政治主张是“均、和、安”,其中“和”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影响最大,请同学们从朋友和气、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角度举一些例子,并进一步思考“和”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师小结:

《论语》有曰:“礼为用,和为贵。”中国人讲求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修文德、教养百姓使其安居乐业,互助互爱,天下太平,人心安定,这样就达到和谐的目的。所以用“和”的理念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正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大亮点。今天,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与古代“和”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当代中国赋予“和”字以新时代的内涵,是对“和”的理解和传承。

七、作业

    做本课的古汉语知识归纳

                                                                         (广东华侨中学   贺 爽)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6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