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www.zgpaoc.com--初二作文】

小浩是一名13岁的初二男生,第一次来咨询是由母亲陪同的。通过观察,他身体发育良好,表情放松、自在,有点“自来熟”,穿着讲究,精神不易集中,喜欢东张西望,随意翻动咨询室里的物品,礼貌性较差,说话坦率直白,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包括对母亲的态度)。说话比较随意,不拘小节,很多时候冲口而出,不经思考,举止有点散漫,不太懂礼貌。但没有焦虑、人格偏离等表现,表达能力一般。
●小浩的问题
自从上初中以来,小浩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小浩说同学都不喜欢他,即使他主动和他们示好,同学也好像在躲着他,同学们的这种表现让小浩很生气,于是开始和同学对着干:拔掉躲着他的同学自行车的气门芯,把虫子放在不搭理他的女生书桌里。结果同学们更讨厌他了。
小浩还认为是老师总找他麻烦,别人不交作业老师不管,可如果他不交作业,老师就会批评他,结果就是他与老师的关系也处于敌对状态,老师让他往东,他偏向西。
有时候,小浩也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尤其是父母在他面前一唠叨,他就更烦了。他希望别人能够帮他缓解这种和老师、同学的紧张关系。
●小浩母亲的讲述
小浩从小在爷爷家长大,9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因为小浩爷爷家4个儿子只生了他一个孙子,所以爷爷、奶奶对他非常溺爱,从小养成了要什么给什么的坏习惯。
上小学以前小浩就特别淘气,爷爷因为心疼孙子,总是依他的性子。有一次,爷爷买回来一包“邦迪”,他觉得好玩,一会儿工夫全贴在自己身上了,第二天还让买,因为没给他买就大哭大闹,最后没办法,晚上9点多爷爷去药店买给他。还有一次,爷爷给奶奶拔火罐,他非要亲自在爷爷身上试试,结果把爷爷的腿烫伤了。
上小学时,谁要是和他要好,就不能再和别人好,否则他就连打带骂地对人家。结果在学校的同学关系特别差,他还给老师和同学起难听的外号,总有家长打电话告状,每次他都能强词夺理,因为爷爷奶奶偏袒,父母拿他也没办法。
后来回到父母身边,为了改掉他任性的毛病,父母没少想法子,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初一时,他要买带游戏的“文曲星”,父母认为他平时都管不住自己,买了这个,更没心思学习了,就不给他买,他就哭闹,砸东西,撕书本,他父亲气得打了他,他变本加厉,两天不吃饭,还向爷爷奶奶告状,结果两位老人把小浩父母骂了一顿,还是给他买了。
现在上初二了,他在班上没一个朋友,最近他自己也感到在学校没有朋友很没劲,也想和老师关系融洽些,就是不知道怎么做。
●小浩家庭情况
小浩的父母原是电车公司的司机,后来投资买了营运车,每天早出晚归,对孩子照顾不多,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爷爷奶奶的家庭条件很好,对小浩特别溺爱,使小浩养成了得理不让人、没理“搅三分”的性格。
●来访者以往生活经历
小浩曾经就读的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学习环境一般,当时的学习成绩也是中等。小浩吃东西特别挑剔,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把午饭送到学校。因为和同学关系不好,小浩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打架,被找家长时,也都是爷爷去,后来老师看爷爷过于溺爱孩子,无法做通工作,也就不再找了。这让他更加有恃无恐。
后来自费上了初中重点校,小浩也曾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因为初中课程多,刚来时大家又不太熟悉,再加上他的基础不是很好,所以成绩一直上不去,这也使他的脾气越来越大,在班级闹得很厉害,曾经因为和老师发生矛盾,把班级的玻璃黑板打碎了。
因为总找同学麻烦,他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总喜欢和老师同学对着干,就是觉得那样可以使自己痛快些。
父母认为他已经13岁了,觉得再这样下去更难管了,就事事严格要求,结果让他更加逆反。初一下学期时,他因为和父母发生矛盾,曾经拿了家里300块钱,想上少林寺,但只走到双城就害怕了,又回来了。
现在,他自己有时候也觉得挺讨厌自己的,但就是克制不住自己。健康状况良好,基本没有生过大病。“气性”较大,小时候有因为哭闹抽昏过去的经历。
初步评估(诊断)――人际交往冲突障碍。
●产生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从小祖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小浩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使用冲突行为,每次都能达到目的。强化了他的冲突行为心理,形成了“只要对抗就能得到我要的”这样的错误认知。长辈之间处理问题方式有矛盾,给了他可趁之机,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能正确对待,为他的冲突行为埋下隐患。
2.不良认知。
从小的经验得出结论――冲突行为可以得到好处,达到目的。一旦遇到类似情况,马上表现出不自己的冲突行为。
3.自我约束能力差。
行为处事全凭一时的情绪冲动,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用偏激手段,认为只要这样就能达到目的。属于心理学中的“习得性受益”。
4.过强的自尊心导致非常敏感。
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能接受别人的冷淡,一旦遇到冷淡态度马上给予反击,甚至用破坏行为发泄不满。
●咨询方案
1.纠正来访者的不良认知和偏激的思维方式。
用具体事件做分析,和小浩一起找出他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及早期家庭教育的失误。让小浩认识到必须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和偏激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帮助他下定改变的决心。
具体操作:
第一步:共同探讨在任何环境中受欢迎的个人素质:善良,友好,真诚,诚实,开朗,幽默,热情,体贴,快乐,理解他人,有思想,可信赖,尊重异性等,
第二步:哪些个人行为和品行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妨碍:自私,虚伪,粗鲁,自负,贪婪,说谎,固执,冷漠,对别人总有敌意,轻视异性等。
第三步:诚实地寻找自身具备的受欢迎的个人素质。如,有时候心地比较善良,开朗,幽默等。
第四步:诚实地寻找自身对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妨碍的行为和品行。如,有时候比较自私,固执,对别人总有敌意等。
通过这样的分析,来纠正小浩错误认知和偏激的思维方式,使他真正认识到,即使是通过对抗,很多事情还是达不到目的的。而由于自己的无理行为,会给家人、朋友带来麻烦和困扰,甚至造成痛苦。也因为这样的无理又无礼的行为,使自己经常处于孤立的境地。
2.换位思考,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态度。
引导小浩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考虑内心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自私行为会对他人造成的困扰和影响。
具体操作:
(1)如果你是父母,面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你会如何做?
(2)当你用很无礼的语言对待父母、老师和同学时,你认为他们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你觉得别人用什么态度对待你,你会感到身心愉快?
(4)你以前总习惯用什么态度对待别人,你的态度让别人的感受是愉快的还是气恼的?
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与态度比较,达到纠正不友善态度的目的,培养小浩温和、宽容的人际交往态度。
3.共同制定行为重塑方案――培养建立关爱之心和自尊心。
和小浩分析探讨,使他明白,因为得不到别人的友情而采取的破坏、过激行为,其实是过度的自尊心导致的,而过度自尊其实是一种自卑的心理掩饰。希望得到别人的友谊,应当付出爱心和真诚,而不是强求。任何融洽的关系都应当建立在平等、理解和礼让的基础上。针对小浩不合理的冲突行为、冲突心理,找出合理的表达方式,再通过合理的表达方式进行积极的自我训练,直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实施:第一周作业:
(1)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为父母倒水,铺被等。
(2)对每天的任课教师有礼貌地问一次好。
(3)每天在班级心平气和地和5名同学谈话一次。
第二周作业:
(1)继续做上周的作业。
(2)每天对父母发自内心地说一句关心的话,或者感激的话。
(3)每周为班级做两次好事,或者帮助同学两次。
第三周作业:
(1)继续完成第一、二周作业。
(2)每周写一篇日记,记录父母对自己关怀照顾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感激之情。
(3)每周写一篇日记,记录近日自己的日常行为,记录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友好态度,并如实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预计达到的目标
1.改变小浩“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认知。
2.克服自我约束性差、为达到目的习惯采用的偏激行为。
3.学会真诚、平等待人的态度。
4.行为重塑,并坚持到形成良好习惯。
5.省略
编辑/李莉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chuzhongzuowen/5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