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故事 /

【www.zgpaoc.com--故事】

时常回想起,孩提时代围坐在母亲身边听故事的场景,从中我知晓了诸如说谎话鼻子会变长、小熊过桥要勇敢、小红帽要机智的故事,还有耳熟能详的孟母断织、孔融让梨、周处自新等。我们在故事中慢慢长大,经由故事我们也习得了许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细细想来,故事不正是一种道德教育叙事方式吗?透过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儿童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不也正是道德教育的极佳渠道吗?
故事通过情节营造情境,经由若干问题的呈现带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倡导某种价值导向,对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体认、价值判断和行为践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被称为“电脑时代”或是“读图时代”的当代社会,故事对儿童道德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对此的现实省思而挖掘故事的教育价值,探索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

一、故事伴随儿童成长

故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1]故事伴随着个人的童年生活一起成长。故事中埋下了诸如诚实、公正、勇敢、孝敬、知错就改等道德的种子,虽说某个阶段我们是为了避免“鼻子会变长”的惩罚而去遵守此类规训,但儿童的道德已伴随故事一起成长,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来源。故事能够引起儿童在故事情境中正视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唤起儿童的“联合记忆、心智图景、品格概念和思想深度”。[2]而故事中的道德礼俗也反映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与要求,使之成为人的“第二天性”。[3]可见,故事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经验的工具,也是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由此,儿童就能从具有确切道德观念的故事中获得德性的成长,并以那种形式在阅读之后的时间里指导着自己的行为。[4]儿童受故事之邀,进入故事所展现的道德图景与期望模式中,进而发展道德认知与判断。从小红帽、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故事形塑了儿童的经验和理解,伴随着儿童一起成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故事提升儿童认知

我们所熟知的故事,内容一般都是普通百姓常见的人或事,故事情节所隐含的常识或道德判断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经验或是人类所积累的经验范畴。故事建构了人类的经验,通过叙事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经验的意义与价值。而这种经验正是教育的重要来源,其中暗含着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认识和判断。伴随着故事的传承,这种教育内容也传递给儿童,在故事中对于个人或是人类经验的反思扩展了儿童的认识广度和思想深度。诸如我们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导儿童要懂得谦让、孝顺;丑小鸭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自信等。而且,道德知识不同于可操作的科学知识,是一种需要体悟的“意会性知识”。故事作为一种教育文本在儿童个性化解读之后,形成新的道德体验并演绎成具有个体差异的新的认知。从中,道德认知通过故事溶入了儿童的生命体验和道德理解,构成了儿童的道德经验。儿童的道德图式①也在不断地认知过程中获得生长和重组,作为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在道德活动过程中统摄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三、故事感染儿童情感

故事以感化或说理的方式为儿童呈现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以示范、对比等理性诉求或道德诉求的手段向儿童传达某种道德取向,使道德要义通俗易懂,让儿童感受真切。这种特有的对话方式使得故事能有效地实现与儿童的沟通,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中国历史上“周处自新”的故事也是借由周处的情感转换达到对儿童的教育效果。周处年轻时经常打架斗殴,危害乡里,当地百姓把周处同蛟龙、猛虎一起看做是三大祸害。周处被乡亲劝说去除掉侵害百姓的蛟龙和猛虎,三天三夜过去了,人们误传周处已经死了,开始为“三大祸害”的消灭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周处回来后,看到人们的态度才猛然醒悟,自己就是一大祸害啊,从此改过自新,发愤图强。儿童通过这一故事获得了情感体验,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通过故事,将儿童道德上的情感体验挖掘出来,借由儿童对自我经验的回忆、想象与建构,表达个体的道德困惑与道德需要。可见,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故事的内化和外铄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故事作为感染儿童心灵的重要方式,引导儿童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这是故事对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现实启示之一。

四、故事引导儿童判别

故事一般被用来传播教义、阐发做人的道理。成人用故事来引导儿童辨别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由此促使儿童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在故事中,价值导向的介入多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话语实现的,一般的故事中有意安排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通过人物的话语及行为结果体现了故事所倡导的价值观。通过多视角的介入和故事中的两难选择和判断,旨在教育儿童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促使儿童通过故事去认知、体认并践行故事中的道德意涵,极大地增强了对儿童的教育效果。我们熟知的两兄弟的故事就是通过正反角色的对比引导儿童做出判断的。故事中的哥哥好吃懒做,却总想着要霸占弟弟的劳动成果,弟弟勤劳善良,一直在帮助哥哥,最终哥哥被弟弟感化而幡然醒悟、改头换面。从故事中,儿童自然会判断孰是孰非,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较之道德灌输或是说教必有其优越之处。因而,挖掘故事的德育价值,重视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十分必要。

五、故事鼓励儿童践行

故事中讲述的诸如诚实、公正、勇敢、孝敬、知错就改等道德礼俗反映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与要求,并成为儿童的行为标准或规则。儿童内在的生命结构与社会伦理规范形成同构和契合,从而促进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故事鼓励儿童效仿故事的主人公做个与其一样的人,其中所提倡的道德普遍性通过控制人而使之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5]这就达到了故事所传达的道德意蕴的目的,进而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听过说谎话鼻子会变长,所以儿童明白要做诚实的孩子;听过孟母断织、孔融让梨,儿童懂得如何去尊敬长辈;还有熟知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儿童知道了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还要勇于舍己助人,哪怕面临许多困难与危险,也要做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等等,如此的故事不胜枚举。故事情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需要,引发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进而促进了儿童具体的道德行为。把故事结果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为儿童提供恰当的故事材料,引导儿童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要求。
讲故事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它保存和分享个人或群体的智慧。蕴含在故事中的道德意义也由此传递给儿童,儿童对故事中的规范和价值引导更容易接受。由此,建构和生成儿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并发展为一条鲜活的、不断生长的道德路径。总之,要走出现代德育的狭隘视野,改善德育低效的现状,要重视间接德育的价值。挖掘故事的德育价值,重视故事对儿童道德成长的意义,是道德教育有效的改革举措之一。

注释:
①道德图式是指道德主体意识中具有稳定性的道德观念结构和道德信念系统。道德图式发源于道德实践活动,而道德图式一旦形成又作为先存的心理状态,制约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图式确立后,它选择和控制外界信息的流入,是一种特殊的过滤器。

参考文献:
[1]Connelly,F.M&Clandinin,D.J. 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enquiry[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0,19(5):2-14.
[2]Kerfoot,J.B. How to Read[M].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1916:82.
[3][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91.
[4]Birkerts,S. The Gutenberg Elegies: 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 [M]. Boston, MA:Faber and Faber,1994:9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肖方 )

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正时常回想起,孩提时代围坐在母亲身边听故事的场景,从中我知晓了诸如说谎话鼻子会变长、小熊过桥要勇敢、小红帽要机智的故事,还有耳熟能详的孟母断织、孔融让梨、周处自新等。我们在故事中慢慢长大,经由故事我们也习得了许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细细想

【作者单位】
【关键词】儿童成长 故事情节 道德意义 道德教育 道德认知 道德需要 道德图式 价值判断 情感体验 价值导向
【分类号】:G613.3
【正文快照】:

时常回想起,孩提时代围坐在母亲身边听故事的场景,从中我知晓了诸如说谎话鼻子会变长、小熊过桥要勇敢、小红帽要机智的故事,还有耳熟能详的孟母断织、孔融让梨、周处自新等。我们在故事中慢慢长大,经由故事我们也习得了许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细细想来,故事不正是一种道德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陈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唐勇,朱长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杨凤仙;;[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周志刚;孟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岳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杨勇;;[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李祖平;程东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张启树,陈修梅;[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张启树;王爱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曹长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刘法虎;;[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王春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李长伟;韩钟文;;[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汪思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檀慧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张宏图;;[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朱晟利;;[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薛勇民;王凤华;;[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万力维;;[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唐滢;;[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孙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刘颖;[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朱德友;[D];武汉大学;2010年
4郅庭瑾;[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王春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周建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高伟;[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崔景贵;[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唐汉卫;[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叶信治;[D];厦门大学;2003年
1姜超;[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卢楠;[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冯秋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任利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赵晓楠;[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毕红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陈余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韩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张悦;[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林曼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肖伟;宗传玉;;[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金生鈜;;[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1期
3张晓玲;李林山;;[J];小学教学(语文);2010年05期
4徐初苗;;[J];教学与管理;2007年14期
5王善安;王能文;;[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年01期
6荣道清;杨安志;袁慧敏;;[J];社会福利;2006年12期
7孙建国;;[J];教育导刊;2009年11期
8宗令平;;[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23期
9;[J];中小学德育;2011年06期
10刘玉莲;[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黄云明;;[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赵玉桂;;[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崔梅;;[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廖永德;;[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刘翠英;;[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许荣;;[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徐晓清;;[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闻素霞;乔亲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葛振国;;[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洪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杜爽 记者 高铁耕;[N];佳木斯日报;2009年
2本报记者 肖意;[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中国出版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版协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 海飞;[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记者 孟群华 龚诚忠;[N];中国人口报;2002年
5孙婉;[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任建平;[N];网络世界;2001年
7本报记者 鄞镇凯;[N];汕头日报;2005年
8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徐斌 实习生 唐贵雷;[N];深圳商报;2010年
9;[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于颖 编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宋五好;[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唐汉卫;[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董海霞;[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严从根;[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周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刘鹏;[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魏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许桂清;[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李建国;[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王倩;[D];南昌大学;2011年
1邵广侠;[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蒋恩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兰小凯;[D];延边大学;2010年
4田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韩月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易丹妮;[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王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张洪高;[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董惠娴;[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陈玉玲;[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sucai/4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