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励志 /

【www.zgpaoc.com--励志】

摘要:“美国梦”作为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励志电影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各种有色人种包括黑人在这个有着“文化大熔炉”之称的美国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黑人的文人政客为了实现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种族歧视虽然得以正视和削弱,但是没有彻底被消除。本文以电影《弱点》主人公黑人迈克尔在白人陶西一家帮助下梦想成真的温情故事为分析的出发点,总结出了黑人要想实现“美国梦”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对于个人理想的包容与指引,二是个人的自身奋斗。
关键词:电影《弱点》;种族歧视;黑人美国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137―03
2013年7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包括旧金山、费城、芝加哥、华盛顿和亚特兰大在内,美国多座城市相继出现不同规模示威活动,抗议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法庭陪审团的裁决:认定白人协警乔治・齐默尔曼涉嫌枪杀非洲裔青年特雷翁・马丁的二级谋杀罪指控不成立。这起事件再次燃起了人们对美国种族歧视的思考。在美国,提及白人和黑人,人们就无法回避种族歧视,有色人种为自身能够享受平等权利的奋斗脚步从来没有停息过,因为他们坚信:在美国不分皮肤颜色,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自由地实现自我的成功,这就是“美国梦”。“美国梦”是一种承诺、精神力量,更是一种信仰;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一种状态,更是美国大众的核心价值观。作为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存在的美国,黑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电影《弱点》取自迈克尔・刘易斯的名著《弱点:比赛进程》,用温情的路线书写了一个黑人“美国梦”的传奇感人故事,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一�电影《弱点》
高大的迈克尔・奥赫来自黑人贫民区,母亲吸毒,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被政府强制收留。在辗转于几个缺少爱的寄养家庭以后,他成了一个自卑、孤僻、不善言谈,保护意识极强的孩子。在最后的一个寄养家庭里,迈克尔和他的朋友一起被朋友的爸爸送进私立基督学校。迈克尔打篮球时所表现出的天赋被体育老师发现,独自力荐他进入该学校学习。他的平均成绩只有0.6分,在9年里上过11个学校,加上未能在领养家庭中得到温暖,逃家的他在寒冷的夜晚一个人流浪街头时,遇上了碰巧开车经过的富裕的白人陶西一家,并决定让他在自己的家留宿一晚……就这样,故事慢慢地展开,陶西一家的爱�热情和包容,使他开始从悲惨的童年阴影中走出来。陶西太太和柯顿教练因材施教,让迈克尔身上橄榄运动的天赋大放光彩,成功地让他从门外汉转型为中学美式橄榄球联赛中震撼全场的黑马,之后靠体育奖学金项目进入NCAA一级大学,最终迈克尔经过努力进入了密西西比大学,并成为最佳全明星球员。
整个故事的节奏如此的舒缓、流畅,在陶西一家爱的包围下,迈克尔一点点地彰显他善良的本性,虽然对这种白人的爱有过质疑、挣扎和徘徊,但这些在爱的面前显现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种族差异的问题在这部电影里似乎被忽略了:白人上流社会的陶西一家不费吹灰之力就接受了这个来自贫民窟的黑小子,他们用爱融化了这个来自底层社会的黑人小孩的心,在帮助迈克尔的过程中,有怜悯和同情,但更多让众多观影者看到的是陶西一家用美好、善良、尊严去帮助迈克尔找到人生的目标,“就像《弱点》的制片安德鲁曾经说的‘这就好像是一个时事故事,但我认为它并不是在制造复杂,而是在创造机会。它非常的及时,特别是在21世纪,我们生活在由无数家庭构建的社会中,然而人们心中互爱与互相扶持的想法却慢慢淡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它向人们发出信息,希望能让人们正视这个问题。’”[1]制片人所说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我看来就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
二、电影《弱点》里暴露出的种族歧视
“在美国,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黑人和白人之间,教育水平、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由此形成的种族贫富差距和黑人的贫困化则是人人皆知。”[2]
迈克尔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吵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投来讽刺鄙视的目光,随即是窃窃私语;老师在迈克尔第一次小考测试上,看到了空白的答案,也看到了一幅画:一个小孩儿孤独无助地站在一艘高大的船上。在随后的课堂上,他也曾经写了一首诗,叫《White Walls》:“I look and I see white everywhere, white walls, white floors, and a lot of white people.”不难看出,四周的白墙给了迈克尔很强的压迫感,在这个白色世界,没人愿意接纳他、理解他,就连该校的很多老师看到迈克尔交的白卷后,也觉得他愚蠢、懒惰、不可救药,我们同情迈克尔所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接下来,校长通知了他父亲死亡的消息,但是没有人追究其死亡原因,迈克尔本人也记不清上次见他父亲的时间;他不喜欢别人叫他“big Michael”,因为在英语里“big”是傻、笨的意思;迈克尔在学校的“Career Aptitude Test”中,“Protective Instincts”得了98分;在外出和陶西一家吃饭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就失散多年的弟弟……在这部电影中,类似这样令人难过的镜头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贫民区的黑人的生存空间的恶劣和冷漠。
陶西太太的朋友就代表着一部分美国白人对黑人的价值倾向,她们这样评价黑人社区:“I think it might ‘hurt ’me to go there, it might hurt your reputation to go there.”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在实际生活中,黑人和白人的居住区是有很大的贫富差距的:白人区大多生活的是富裕的中产阶级,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正当的职业,而黑人居住区生活条件恶劣,很多黑人孩子中途辍学、流浪街头,甚至进入黑帮,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在这些白人看来:黑人就象征着低贱、伤害和暴力,不应该与黑人为伍。虽然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黑人的权利和地位有所提高,但美国黑人仍需不断进行斗争来改善黑人的权利、地位和生活状况。 三、有种族色彩的“美国梦”
“美国梦”有着明显的种族色彩。黑人受歧视现象出现于1607年至1733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时期,美国虽然在1776年宣布独立,但独立只是白人的独立并不包括黑人,1787年宪法中“将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和穷人排除在人权保护之外”的规定,更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污点。在黑人的抗争下,1865年废除奴隶制,接着1870年明确赋予黑人男子投票权。1920年规定各州不得剥夺妇女的选举权。在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的背景下,马丁・路德・金组织的蒙哥马利罢车运动,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了《民权法案》,才算废除了《种族隔离法案》。
正如默尔戴尔教授在《美国尴尬:黑人问题与民主》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美国黑人知道,他们在美国社会中处于附属地位,这正是美国信条没有得以实现的后果。但是他们对美国信条的信奉并不仅仅是他们恳求自己未能实现的权利的手段。他们和白人一样,被这一信念的巨大魅力所吸引。他们也和白人一样,相信美国信条统治着美国。”[3]
美国信条指的就是“美国梦”,“美国梦”中人人平等的理想激发了黑人的民族意识,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20世纪五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不断批判种族不平等违背了美国梦的信念,让广大美国民众、尤其是白人意识到了种族歧视的不公平和荒谬,对黑人实现他们的美国梦有着积极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取得民权运动胜利后的美国黑人浩浩荡荡地登上文坛,其文学发展经历了“南部重建时期”、“哈莱姆文艺复兴”、“民权运动”、“黑人权利运动”、“黑人艺术运动”等,主题反映的大多是对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对自己身份所进行的思考。政治和思想上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和反抗充分证明了“美国梦”对种族的不平等。黑人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美国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有人说他诠释了“新美国梦”,但对我看来更多的是象征了种族歧视得到了正视。怎样来实现黑人的美国梦?电影给了我们答案。
四、电影《弱点》里展现的黑人美国梦的实现条件
1.社会对于个人理想的包容与指引
清教徒精神是“美国梦”的源泉。1620年9月,为了逃避英国教会的迫害,大约100名清教徒搭乘著名的“五月花号”前往北美,他们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不断发展的清教主义为美国社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塑造了美国人民勤俭致富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培养了其对社会的回馈意识,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维护正义,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中。换句话说:成功实现了“美国梦”以后要去帮助有梦想的人。
作为美国梦的成功典型,陶西一家生活富裕,家庭美满,也一直在从事慈善事业,他们拯救了迈克尔,迈克尔也改变了陶西一家,陶西太太在朋友聚餐时对朋友说:“he is changing my life!”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电影《弱点》会有对陶西一家善行进行质疑: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帮助贫困的黑人迈克尔?影片最后的独白给了我们提示:遇见迈克尔才让陶西一家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作为已经实现梦想的他们懂得感恩,愿意去承担社会责任,愿意用自己的财富、优势和爱去接纳这个智商低下、贫困自卑的黑人小孩儿,并帮助迈克尔自己实现了“美国梦”,这种感恩的方式就是去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社会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构成,如果每个家庭都秉承这样的价值观,这个社会就能实现对个人理想最大程度的包容和支持,“美国梦”的传奇才能代代传承下去。
传统的励志片通常在传达这样的“美国梦”:不计出身,只要努力拼搏,就能取得成功,不难看出此类的影片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主观作用。就像一位叫做“尘之伤”的观者写下的影评一样:“……而这个梦想的潜在的前提条件是:整个社会充满了机遇,并且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①可以说,正是这样稳定的、可以包容一切的环境,这个懂得感恩、提倡回报和付出的美国大环境,确保了个人的奋斗不会被白费。出身黑人贫民区的迈克尔・奥赫意识到这个代表着美国社会的陶西一家对个人理想的指引,奋斗成为了橄榄球明星,而他的许多黑人的伙伴没有抓住机会,胡混街头。
2.自身的奋斗
《弱点》里迈克尔是出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这个“社会盲点”里,他并不是个例。在美国像这样的情况属于大多数,大多数的美国黑人出生贫寒,家庭破碎,但迈克尔身上具有一切追逐美国梦的品质:内敛坚韧,人格独立,懂得感恩,倔强善良,勇于承担责任,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出的是保护家人的强烈意识。迈克尔第一次留宿在陶西家,早上醒来的时候,把床铺整理得干净规整,这无疑不给陶西太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材高大,魁梧,但这不是他作恶�像其他黑人一样流窜于街头的本钱,而是成为了陶西太太后来坚强的依靠:“I got your back ”; 当迈克尔用手挡住车的安全气囊,使陶西的小儿子SJ免于死亡威胁的时候,更加坚定了这个白人母亲收养迈克尔的决心,因为她看到了迈克尔的善良,以及对于家人、亲情的重视和强烈的责任感。
相反,自身不努力就无法摆脱恶劣的环境,没有权利去享受梦想的感召力量。影片最后,迈克尔・奥赫成为了橄榄球明星,没人会去注意他的黑人身份。但我们应该看到,迈克尔在黑人区的朋友走上了犯罪道路,尤其是那个具有优秀的运动技能的朋友在一次黑帮打斗中惨遭杀害。那么试想一下,如果迈克尔即使碰到帮助,而他自己随波逐流,自暴自弃,他的下场就会和他的朋友一样。
五、结论
黑人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息过,从黑人“政治行动派”的创始者道格拉斯,到奥巴马成功的连任,都说明有色人种的歧视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可喜的事情是这种歧视一直在弱化,但是不是没有。我们需要这种梦想的力量去支撑我们继续抗争,需要由千千万万像陶西一家这样珍视感恩,懂得回报,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家庭构成的社会,去包容和指引个人理想,再加上个人的奋斗,就真的能实现像詹姆斯・亚当斯在1931年发表的《美国史诗》中对美国梦的定义是:“建立一个人人都能生活得更美好、更富足、更充裕的国度,人人以其能力和成就获得相应机会的梦想”。[4]
[注释]
①尘之伤.温暖的现代童话――《弱点》观感[BE/OL].http://i.mtime.com/1143375/blog/383145.
[参考文献]
[1]肖沛雄,万文双.美国意识形态传播的“经典范本”――品评美国体育电影《弱点》[J].南方电视学刊,2012(03).
[2]Joseph, F.Healey.Race, Ethnicity, Gender and Class[M].California:Pine Forge Press,1995.
[3]Myrdal,Gunnar.An American Dilemma: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emocracy (2 vols.) [M].Pantheon Books,1962.
[4]Adams, James Truslow.The Epic of America[M].New York: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31.
[5]魏文静,田耀.诠释美国文化的传奇故事――解读好莱坞励志电影《盲点》[J].电影评价,2012(11).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种族歧视

■墨盛二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种族歧视

郑佳丽

赵冰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摘要:种族歧视在美国由来已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

美国社会的大问题。虽然种族歧视在法律上已经被废除。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种族歧视的形式也变得更加

不懈斗争下,美国黑人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不过,政治地位的提高并没改变黑人受歧视的命运.黑人的许多合法权益

依旧得不到保障。

其次,从社会阶层来看,就算在就业、教育和政治权利等各方面的种族主义法律宣告完全废除.也无法改变黑人在事实上所遭受的不平等。美国黑人属于“贱民阶层”,在白人眼里,他们懒惰、不思进取、肮脏下贱,是社会的耻辱。

隐蔽。本文结合好莱坞影片《弱点》来谈谈美国种族歧视的现

状.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电影《弱点》

美国黑人种族歧视

电影《弱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讲述的是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首批被选球员迈克尔・奥赫不平凡的经历。迈克尔是个高大强壮的黑人孤儿,因为母亲有毒瘾.他被政府强制收留。辗转于各个收养他的家庭。而这些家庭里的人也都排斥他.当他是累赘。因此,迈克尔变得内向自卑、沉默寡言、保护意识极强。因为巧合。迈克尔和他的朋友一起被朋友的爸爸送进私立学校。迈克尔打篮球时所表现出的天赋被体育老师发现了,

再次,从经济生活看,美国黑人贫困问题极其严重,而且

居住上的种族隔离给黑人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在电影中.迈克尔的母亲所住的地方非常简陋.又脏又乱又差.陶西太太进屋子时,漆黑一片,而且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即

使收入高的黑人也不能和白人住一个社区。黑人若是住进了

白人区或者住得离白人区较近,周围的白人便会不断为难他

所以.体育老师独自力荐他进入了那所没人要他的学校。

来到了新的环境。迈克尔显得极不适应,因为这里一切都是“白色”的,他一个黑人显得格格不入,他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直到他在一个寒冷的雨夜碰到了善良的陶西一家。陶西夫妇收养了他,在陶西一家的关怀下。迈克尔找到了自我价值,最后,他成了一名伟大的橄榄球运动员。

也许,影片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感动。但是,从迈克尔・奥赫的眼中,当今美国社会深深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种族歧视无处不在。

一、美国黑人的现状

们,甚至还会去告他们,非得让他们搬不可。黑人糟糕的居住环境也严重影响了教育、就业、服务设施等方面。他们的就业率并不乐观,失业率则是白人的两倍。除了当今工作需要高学

历、高技能外,住宅上的种族隔离也是重要因素.因为大量工作机会在郊区,而黑人无法进入郊区。所以,大多数黑人只能够从事笨重的非熟练劳动,收人低、工作条件差。在美国历史

上,能够当上科学家、政府官员、医生、教师、律师、公司管理人

员的黑人少之又少,虽然近年来数量有显著增加,但和美国总人数比起来,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

最后,在教育、司法、医疗服务方面,大多数黑人青少年只能在黑人学校或黑人占大多数、质量差的公立学校就读。而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及教育质量明显要比郊区的私立学校差。在美国建国初期。白人和黑人不可以同校学习。一百多年后。虽然这条法律被废除了.可白人的种族歧视意识根本没有消除。许多白人家长反对黑人上好的白人学

迈克尔・奥赫在刚来私立学校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叫《白墙》:“我张望却看到四周都是白色。白色、白墙、白地、和很多白人。老师们不知道我听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我不想听别人的话,尤其是老师。他们给我布置作业,还要我自己做习题,我从来没有写过作业,我去洗手间,看着镜子说,这不是迈克

尔・奥赫。”不难看出,四周的白墙给了迈克尔很强的压迫感,在这个白色世界,没人愿意接纳他、理解他。迈克尔进入教室的那一刻,迎来的是同学们讽刺鄙视的目光.以及窃窃私语的声音,迈克尔想和同学们一块儿玩,可当他刚说完“Hello”.同

校,而对黑人来说,“白墙”给他们造成的压迫感还是很大。所

以,大多数贫穷的黑人还是只能上一般的公立学校.这也使黑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不仅对黑人的就业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且增加了黑人的犯罪率。至于司法方面,“法院对白

人和黑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往往采取司法的双重标准.同罪不

同刑”。(1)黑人犯罪是从重判决.而白人即使犯的是与黑人相同的罪,受到的惩罚也轻得多。而且,黑人罪犯经常在监狱里受到虐待。有些黑人公民根本没有犯罪,但是也会遭到白人

学们不约而同地跑开了。就连老师们看到迈克尔交的白卷后,

也觉得他愚蠢、懒惰、不可救药。我们为迈克尔所遭到不公平

待遇感到同情,可实际上.迈克尔所遭受到的歧视只是冰山一

角,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来了解黑人在美国

受到的歧视。

首先,从政治权利看。自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内战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宣布,到1963年人权斗士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在民权运动组织者们的

警察的毒打,这主要还是因为种族歧视。医疗保健服务的歧视也不容忽视。美国黑人没有完善的私人医疗保险和政府的医疗福利,大多数黑人只能去拥挤不堪、缺乏资金、设备落后、服务较差的公立医院接受治疗。这也使得黑人婴儿死亡率

高,艾滋病感染者也多。

抵着下齿背;周殿福先生(1963)则认为开始准备发音时,舌尖顶到下齿背.我们认为抵住下齿背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版社,2001:38—42.

[4]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修订本)[M].上海:商

务印书馆,2009:97—107.

f5]李伯芳,朱明信,刘宁义.NEW最新英语国际音标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65.

[1]廖荣蓉.国外的汉语语音研究[A].石锋.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115—120.

[2]周殿福,吴宗济.普通话发音图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28—64.

[3]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36

[6]周考成.英语语音学引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123.

[7]郭锦桴.综合语音学[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113.

万方数据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sucai/4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