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范文 /

【www.zgpaoc.com--范文】

《图片两组》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这篇课文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力图借助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那么,对于这类记录战争主题的人物摄影图片我们到底如何进行解读呢?在教学中,笔者是从拟解说词入手对图片进行解读的。课上笔者让学生从第一组图片的图1和图3中任选一幅写一段解说词,然后再由组里推荐在班里交流,尽管他们写的语言流畅,词采华美,想象丰富,但笔者也发现了他们大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主体不辨,详略不当;强化背景,主次失当;想象随意,不合情理。
下面以第一组图片中的第一幅为例,谈谈解说词写作的几个误区。

文字说明 1937年8月28日下午4时,三架日本轰炸机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等候在这里准备撤离的1800人(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只有300人死里逃生。记者王晓亭拍下了这幅照片后,发现自己的鞋子已经吸饱了鲜血。这幅照片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日本侵略者曾悬赏捉拿王晓亭。
案例一 一个坐在废墟上的孩子,他正张大了嘴巴哭号,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你可听见?我听见了,所有有人性的人都听见了,所有有良知的人都听见了,所有有灵魂的人都听见了。他们都在为他揪心,他们都在为他心碎。但有人没有听见,日本侵略者们,他们只听见了欢笑,那胜利的欢笑,那夹杂着中国无数亡魂的欢笑。
思考一 主体不辨,详略不当。人物摄影图片的主要形象(主体)应该是图片中的人,细节是指跟主体有关的物品、动作、表情、声音等,它最能揭示图片的内涵,尤其要关注。不难确定,图一的中心人物是个孩子,细节就是这孩子的哭号、身上的衣服、脸上的血污。这段解说词开头涉及了图片的主体及其有关的细节,角度把握是对的。但后面大部分文字涉及的图片主体接连有变,先是“我”听了孩子的哭声怎么样,再是那些有人性的人听了孩子的哭声怎么样,最终落到日本侵略者听了孩子的哭声怎么样,中途几易其辙。这表明学生还不能准确把握图片的主体,孩子哭声给其他人以怎样的感受可以写,但笔墨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详略不当。
案例二 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的横陈的尸体,汩汩流淌着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你在哪里……”
思考二 关注背景,主次失当。背景就是人物身处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图片中孩子背后一片狼藉,建筑物坍塌,血流成河,这就是图片的自然环境。而图片的文字解说告诉我们,这是1937年淞沪会战后的上海火车站,日军轰炸后站内准备撤离的1800人只有300人死里逃生,这就是图片的社会背景。必须明确的是,人物摄影图片的主体永远是人,背景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烘托主题的,二者之间是主次关系或主从关系。如果对这段解说词稍加分析就未免感觉它已喧宾夺主,除了末句涉及图片的主体小男孩及其无助哭泣的细节外,其余的大部分文字都在对图片的背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描摹,这样最容易导致主次失当。
案例三 孩子,你哭了吗?你怎么哭了呢?天哪,你这么小的天使怎么会这么脏啊!一身的灰尘,破旧的衣服,满脸的血污。我可爱的小天使啊,你的爸爸妈妈呢?你的家呢?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啊?你一个人在这个又破又乱又脏的废墟上,想哭是应该的,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还是口渴难耐,或者是肚子饿极了吧!可爱的天使,是不是战争把你带到了这儿?你不应该在这儿的,不应该的。
思考三 想象随意,情理不合。《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要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解说词实际就是学生受到感性材料刺激后,对感性表象和记忆表象进行加工,从而获得丰富的事物形象材料所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想象作文。合理的联想想象,就是紧密结合图片的实际内容,融入图片情境,体会图片人物的感受,既不能囿于图片内容,又不能天马行空脱离图片实际。案例三中有关孩子哭泣原因的想象显然就没有紧密结合图片中孩子的实际,偏离了图片的主题。因为摄影者捕捉这个历史瞬间的意图很明显,是要反映战争中人的遭遇,而不是孩子生理上的饥渴,生活上的贫困。因此,想象时必须紧密围绕图片的主体,结合图片的主题,再现图片背后的故事。任何脱离图片内容,偏离主题的随意想象都是不合情理的。
写作中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误区,这与摄影作品的特性不无关联。摄影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 “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更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因此,他们会明智地减少对事件的全景式的扫描,而加强对事件局部和细节的关注,这样图片的标题和文字说明就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而我们接受摄影是从接受图片形象开始进而才去阅读其文字说明的,读图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偏差。如何避免这些偏差,正确地去解读图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第一,整体感知内容,把握大致主题。
解读图片首先要有全局观念,整体把握图片的大致主题。如何把握?一方面要整体把握编者和摄影者的意图,做到两揣摩:编者把本文放在“和平的祈祷”专题的“历史的画外音”这个版块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摄影者抓住这历史定格的瞬间又到底要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显然是战争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整体把握图片和图旁的文字背景。读图时不能孤立地关注图片本身,还要关注图旁的文字说明。显然,文字背景更强调战争这个特定背景下的人的行为,而不是战争中的景物(环境)。当然,最后还要抓住主体、细节、背景、想象这四个要素深入挖掘图片的内涵。
第二,明确图片题材,强化主体意识。
首先就图片题材而言,图片的题材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图片两组》显然属于与上述诸多因素相关的战争题材。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史,便有了战争。我们知道,所有的战争,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都是无以复加的,饱受苦难的都是无辜的人民。所以,图片主体(主要形象)总是与人有密切关联,这种读图意识必须强化。
其次就视觉效果而言,并非所有的人物摄影图片都会让人产生视觉的偏差,比如第三幅。因为图片背景已经淡化,父与子形象本身就占据了图片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超强的视觉冲击力下,读者的主体意识增强,便很难再去随意想象的。因此,读图的过程中自觉地聚焦人物形象,放大局部细节未免不是避免偏差的好方法。
第三,借助叙事作品阅读要领,进行迁移式解读。
文学艺术是相通的,学过的知识要懂得迁移,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同样可以用来解读图片。比如阅读小说我们往往从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入手去深入把握小说主题。下面我们就以阅读技巧的迁移方式来尝试一下解读图片。
以第一幅图为例,从小说的三要素中找出如下内容:中心人物――一个无助哭泣,浑身是血污的孩子;细节:孩子身上的衣服、脸上的血污;环境,背景:孩子背后一片狼藉,坍塌的建筑物,血流成河。(孩子的父母呢?其他的大人们呢?)文字解说:日本轰炸上海火车站,1800人只有300人死里逃生,大人们都死了(为什么看不到尸体?)压在坍塌的建筑物下面了。
如果让你根据你读懂的这些内容,想象一下事发时的情节该是这样的:战争的灾难是深重的,图片上看不到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但是我们面对画面,似乎看到了硝烟中惊惶的人们,听到了飞机的呼啸,听到了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而又撕心裂肺的哀号……用语言表述出来就是这张图片的一段解说词或者这张图片的“历史画外音”,下面的两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例一:是谁让你的身后瓦砾遍地,是谁让你的四周血流成河,是谁让你的亲人横尸铁轨,是谁让你的身心备受摧残。你那孤独无助的哭号是那样的撕心裂肺,虽然唤不回亲人的生命,却应该唤起我们的警醒:牢记战争的残酷,遍播和平的种子。
例二:在流血漂橹的上海火车南站,废墟上传来了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是一个刚在日寇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小孩在无助的哭号。你看,他已是满脸的鲜血;你瞧,他稚嫩的小嘴已经干裂;再看他眼神所指的方向,那是许多交错纵横的尸体。他的家人再也不能给他带来欢笑和幸福,战争使他们只能两地相隔,永不相见!
这两段解说词都对图一作了很好的解读,既有全局观念,主题先行意识,又能瞄准图片局部,强化主体意识,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总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文无疑是学生接触图片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学生通过《图片两组》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搭起有关图片的知识框架,从而提升读图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223001)

从《图片两组》解说词写作谈摄影图片的解读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正《图片两组》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这篇课文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力图借助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作者单位】
【关键词】图片内容 解说词 解读 战争 摄影者 写作 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背景 语文
【分类号】:G634.3
【正文快照】:

《图片两组》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这篇课文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力图借助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那么,对于这类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孔达;;[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2邓勤,鲁丹;[J];新闻与写作;1987年09期
3李文锦;;[J];语文教学通讯;1989年04期
4李绍开;王诚强;;[J];语文教学通讯;1990年Z1期
5唐雪凝;;[J];语文知识;2003年04期
6张荣虎;[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7黄正国;[J];语文学刊;2002年02期
8邵新力;;[J];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2006年Z2期
9周艳飞;;[J];新高考(高一版);2007年03期
10王伍增;;[J];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04期
1罗萍;;[A];“大禹嶺杯”全国少儿茶艺研讨会暨少儿茶艺邀请赛文集[C];2006年
1实习生 顾佳隽 记者 马瑛瑛;[N];浙江日报;2002年
2赵小勤;[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通讯员 李璞 赵成福;[N];驻马店日报;2008年
4记者 刘昊;[N];北京日报;2009年
5本报通讯员 张诚;[N];山西日报;2011年
6本报记者 吴骞 通讯员 王斌 苏刚 杨富志;[N];莱芜日报;2011年
1田化佳;[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王淑珍;[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杨凤雅;[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银慧慧;[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sucai/7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