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故事 /

【www.zgpaoc.com--故事】

美国著名故事家吉姆科恩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教育无法到达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故事对于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提到故事,孩子们的眼睛就会发亮。于永正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没想到,我精心设计的课,很少有让学生记住的,让他们难忘的,竟然是故事。[1]的确,在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之中也深有同感:真正自己值得珍藏、可供回味的往往都是那些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同时,能够真正留给学生、值得学生珍藏的也往往是那些与教师相处的某个或某些故事瞬间。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也许,学校教育所能留给他们的,除了知识之外,就是那些感人的故事,而且这更能打动他们心扉。所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发挥故事的德育功能,从一个个精选的小故事入手,创造一番育人的德育大天地。
一、“小故事”承载“大德育”:两个真实案例
镜头一
试卷发下去之后,一个女同学过来找我,怯生生地跟我说:“老师,我应该是满分。我的这个选择题是对的。”我接过来试卷,仔细看了看,试卷上有刚改动过的痕迹,虽然正确答案是B,但试卷上被新笔迹改成B的D还是能够看出来。我笑了笑,说:“哦,那也许是老师判卷时粗心了。”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与讲课内容相衔接,我自然地引入了一个故事。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个个瞪大了眼睛。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2]

从前,有一位聪明的国王,他决定从王国的众多孩子们中间挑选一个做自己王国的宰相。
国王的方法很独特,他给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谁就能够成为宰相。
孩子们得到种子后,开始精心培育,从早到晚地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王国的宰相。
有一个出身贫穷的小男孩也分到了一些花种,虽然尽心尽力地培育,但是花盆里的种子始终没能发芽。
最后,比赛的日子到了。富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穿着漂亮衣服走上街头,他们捧着盛开的鲜花,盼望得到国王的垂青。国王乘着马车缓缓地巡视在花海里,但是,面对着朵朵争奇斗艳的鲜花,他一点都不兴奋,直到他看到那个捧着空花盆的小男孩儿,国王的脸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位捧着空花盆的小男孩儿得到了宰相的职位。因为,国王发的花种全部都是煮过的,根本就不能够发芽开花,国王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选到具备诚实品性的人做王国的宰相。

第二天,这位女生拿着试卷到办公室找到我,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的试卷不应是满分,我应该做一名诚实的好学生,我应该向那位贫穷但诚实的小男孩学习”。我欣慰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
镜头二
期中考试过后,由于考试成绩普遍不理想,全班同学士气低落。
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下面的故事。[3]

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么孤独、痛苦和寂寞。长途跋涉使我疲惫至极,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与苦辣,为什么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如果时刻不忘,就会成为人生的负累。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如此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现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快,比以前快多了。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听完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似乎都陷入一种欣喜的凝思之中,大家都在思考着什么,眼中似乎闪动着希望的光。作为教师的我,在讲完这则故事之后,似乎已经没必要再多说什么,再多讲些什么大道理。渐渐地,大家开始讨论起来,各抒己见。我发现,同学们所讨论的内容已经超出了如何应对考试受挫的话题,话题已经逐步延伸到生活中,讨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怎样看待受挫、痛苦、孤独、寂寞与眼泪,并讨论怎样才能放下精神包袱,走向新的起点。说实话,这样的德育效果是超出我的想象的。讲一个小小的故事真的要比讲一大堆条条框框的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二、关于“故事德育”的几点反思
在上述两个真实的德育情境之中,小小的故事,却发挥着巨大且持久的德育功能。然而,在我们强调“故事德育”的理念及方法时,还必须反思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只要儿童听(读)故事,儿童的品格就会得到发展呢?答案并不是那么肯定,儿童听(读)故事与儿童品格发展之间发生因果联系是需要中介的。新品格教育者认为,儿童听(读)故事就能发展品格的观点是很难站得住脚的,道德故事的主要意义在于它能承载某种价值观并激发儿童的道德想象。儿童之所以能在听(读)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感性模仿,正是因为叙事者所选择的故事或故事的叙事方式与儿童头脑中的道德图式契合,叙事过程与儿童叙事思维特点契合。因此,好故事与美德之间的链接不取决于故事本身,而取决于儿童在听(读)道德故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想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理引导。道德想象是把道德故事和儿童的道德生活串联在一起的绝妙思维工具。[4]所以,我们在运用故事德育的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想象能力。
其次,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哪些故事进入德育课堂呢?对于故事甄选的标准,有学者指出,第一,选择具备积极正面榜样力的故事。故事甄选必须首先坚持正面的价值导向原则,即坚持选用体现正向积极意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体裁,比如爱国主义体裁、勤劳简朴体裁等等。第二,选择具备感染力、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故事甄选还要考虑感动原则,选用的故事必须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真正做到引人入胜。当然,这不是说一定要选用情绪激扬的故事场面,而有时,那些安然静怡、超然洒脱的故事意境更具备无声却撼动人心的长久力量,并往往令人回味深长,甚至终生难忘。第三,选择可以激发个体反思力并对个体保持充分开放性的故事。虽然故事的选用是针对全体教育对象的,但选用的故事情节不可僵化,故事结局不可固化。即使是真实的历史故事,也要挖潜其中开放性的一面,以供个体反思。也就是说,选用的故事应具备针对每个个体可反思的价值以及开放的可反思空间。[5]
再次,我们应该怎样“叙”好这些甄选过后的故事呢?笔者认为,“叙”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感动性原则。不论所叙之事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要“叙”出感动,“叙”出真情实感来,强烈的感动才能带来深刻的感悟。增强故事内容的感动性、叙述风格的感染力和叙述过程的移情性,是提高叙事德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感动性的强弱一般以“感动指数”来表示。感动指数指叙事德育产生的情感感动和情感共鸣系数。从“无动于衷”到“震撼心灵”一般以“0―1”的幅度来标识。从0开始,越接近1,感动指数越大,感动程度越高、越强烈。[6]二是启发性原则。小故事之中大道理的展现需要借助恰当的“叙”的艺术。故事中的大道理是否能够被学生接受,并触动学生的心灵,关键在于“叙”的启发艺术。“叙”事要善于“留白”,[7]恰当留下“空缺”,留给学生进行道德思索的动力及时空,也就是说,“叙”要坚持启发性原则。三是审美性原则。故事德育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德育的“无痕”,不直接讲大道理,而是把道理蕴含在美的世界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受到熏陶,并把其中蕴含着的道理内化。所以,从“叙”的载体选择、方式选择、时机选择等诸方面都必须坚持“叙”得优雅、自然、恰切、生动。这样美的“叙”的方式本身就会强化故事自身的德育功效,使善与美在叙事过程中达至浑然天成之境。

参考文献:
[1]张秀青.用精彩故事塑学生心灵[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9).
[2]凯歌.小故事里的大道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163.
[3]陈方南,宣小贵.几则故事的教育启示[J].教育文汇,2005(12).
[4]郑信军.从“听”故事到“说”故事[J].课程 教材 教法,2007(9).
[5]李西顺.故事:一种德育课程[J].教学与管理,2011(28).
[6]李季.拨动“情”弦:有效德育叙事的艺术[J].小学德育,2009(8).
[7]李西顺,李瑞玲.故事留白:德育课教学风格的新视域[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镇中海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郭冰)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sucai/7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