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www.zgpaoc.com--三年级作文】

程晓堂,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
《中国教师》: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开设,人们曾有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应该作为中小学校的主修课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当前过于强调英语教育,应该适当削弱一些,甚至有人提出小学阶段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程。对此,您有何看法?
程晓堂:现在由于我们整个社会的“英语热”,大家对英语课程比较关注,一种声音是关注整个社会的英语学习问题,一种声音是关注中小学英语教育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外语?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外语课?对于这类问题,我写过一些文章表达过自己的观点。首先,我认为中小学应该开设外语课。为什么有人持不同意见呢?我国现在有这么多人在学英语,但这并不等于人人都能学好英语,也并不等于人人都能用好英语。凡是对英语课程价值产生怀疑的人,都是从实用角度来说的,但这是片面的看法。若完全从是否有实用价值的角度去质疑一门课程的意义的话,我们可以质疑中小学的任何一门课程。例如,学习数学的微积分、勾股定理等,学完了是否人人都要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还有学习音乐和美术,是否学了之后就要成为艺术家?
人的智力发展、大脑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中小学生学习外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渠道,而绝对不仅仅是掌握一种交流工具。对于一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课程,大家不能仅从实用的角度去衡量和评判课程的价值与地位,所以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价值定位。
《中国教师》: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存在地区差异,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两极分化也比较普遍。甚至有人指出,农村孩子的英语高考平均分比城市孩子低20分左右,城乡英语教育的差距已经影响了教育公平。对此,您有何看法?
程晓堂:对于这些说法,首先我们需要调查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其次,城乡教育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英语学科,其他学科同样存在差异。差异是永恒的,而两极分化的问题,我过去也专门讨论过。如何界定两级分化?一个班级内语文、数学是否也存在两级分化现象?
农村英语教育比城市的差,这是显而易见的。农村的教育资源显然没有城市的好。教育资源包括各个方面,例如家庭能提供的教育经费、学生的英语学习机会,等等。目前英语教育资源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我所知,有一些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毕业生有去农村的,但是英语学科的毕业生很少去农村。我到一个县级市调研,发现那里的英语教师很少是师范大学英语学科毕业的。
《中国教师》:自2001年实验稿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您觉得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取得哪些方面的成就?对于接下来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实践实施,您认为中小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落实课标的哪些要求?
程晓堂:我觉得十年来我们的课程改革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大家普遍地提高了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英语教育目的的认识更加准确和清楚了。现在至少在我们圈内,都能正确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会一门外语。另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材,都有很大的改进。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大学教师看了都非常欣赏,觉得内容新鲜、丰富,包括现在大家都抱怨的考试与评价,虽然大家还不满意,但与20年前、10年前相比,考试形式、内容、要求上都有改进,总体上还是有很大进步的。还有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数量上有大幅度的增加,质量上也有提高。现在我参加一些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少则二三百教师,多则上千人参会。这说明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扩大了,教师对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也有很大的改进。
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课标写得很精炼,教师有时候不容易把握,或者把握得不准。课标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教师要准确理解,理解之后要知道怎样去实现。要注意,知道怎样去实现还不等于就能实现。例如对于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要真正地理解该理念,才能在课堂上去体现。若一个教师不理解课标的教育理念,就难以正确设计课堂教学。英语课程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那我们课堂上学习内容和方式就不一样。举个例子,学习颜色和形状,如果我们单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考虑的话,背诵单词即可:红色是red,黄色是yellow,绿色是green,长方形为rectangle,正方形为square,等等。如果我们认为学习英语不是单纯地为了记住这些单词,而是发展学生思维,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去观察、去描述。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一种近乎于两种颜色之间的颜色,让学生说是什么颜色。有的学生可能说green,有的学生可能说blue,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两者都不是。这样的课堂就不一样了。语言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教师还可以将颜色与形状组合在一起,让学生拼图或者设计图案,这时学习英语就不是简单地记单词、记语法了,而是通过英语学习培养想象能力、判断能力等。
要落实课标的要求,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包括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还有语言素养。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语言素养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教师对所教的对象语言是否理解、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过去教师教语法、讲单词就可以,没有涉及很多文化的问题、思维的问题等。现在的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懂得很多,需要积累很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中国教师》:大家都说,学好英语不容易。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这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程晓堂:应该说修订后的课标确实在有些方面略微地降低了要求,其目的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部分降低并不等于整体降低。另外,作为一个标准,要考虑全国的情况,至于部分地区学生学有余力,多学一些当然是可以的。

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

  程晓堂,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
7/view-3615652.htm
  《中国教师》: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开设,人们曾有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应该作为中小学校的主修课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当前过于强调英语教育,应该适当削弱一些,甚至有人提出小学阶段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程。对此,您有何看法?
  程晓堂:现在由于我们整个社会的“英语热”,大家对英语课程比较关注,一种声音是关注整个社会的英语学习问题,一种声音是关注中小学英语教育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外语?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外语课?对于这类问题,我写过一些文章表达过自己的观点。首先,我认为中小学应该开设外语课。为什么有人持不同意见呢?我国现在有这么多人在学英语,但这并不等于人人都能学好英语,也并不等于人人都能用好英语。凡是对英语课程价值产生怀疑的人,都是从实用角度来说的,但这是片面的看法。若完全从是否有实用价值的角度去质疑一门课程的意义的话,我们可以质疑中小学的任何一门课程。例如,学习数学的微积分、勾股定理等,学完了是否人人都要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还有学习音乐和美术,是否学了之后就要成为艺术家?
  人的智力发展、大脑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中小学生学习外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渠道,而绝对不仅仅是掌握一种交流工具。对于一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课程,大家不能仅从实用的角度去衡量和评判课程的价值与地位,所以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价值定位。
  《中国教师》: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存在地区差异,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两极分化也比较普遍。甚至有人指出,农村孩子的英语高考平均分比城市孩子低20分左右,城乡英语教育的差距已经影响了教育公平。对此,您有何看法?
  程晓堂:对于这些说法,首先我们需要调查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其次,城乡教育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英语学科,其他学科同样存在差异。差异是永恒的,而两极分化的问题,我过去也专门讨论过。如何界定两级分化?一个班级内语文、数学是否也存在两级分化现象?
  农村英语教育比城市的差,这是显而易见的。农村的教育资源显然没有城市的好。教育资源包括各个方面,例如家庭能提供的教育经费、学生的英语学习机会,等等。目前英语教育资源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我所知,有一些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毕业生有去农村的,但是英语学科的毕业生很少去农村。我到一个县级市调研,发现那里的英语教师很少是师范大学英语学科毕业的。
  《中国教师》:自2001年实验稿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您觉得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取得哪些方面的成就?对于接下来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实践实施,您认为中小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落实课标的哪些要求?
  程晓堂:我觉得十年来我们的课程改革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大家普遍地提高了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英语教育目的的认识更加准确和清楚了。现在至少在我们圈内,都能正确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会一门外语。另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材,都有很大的改进。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大学教师看了都非常欣赏,觉得内容新鲜、丰富,包括现在大家都抱怨的考试与评价,虽然大家还不满意,但与20年前、10年前相比,考试形式、内容、要求上都有改进,总体上还是有很大进步的。还有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数量上有大幅度的增加,质量上也有提高。现在我参加一些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少则二三百教师,多则上千人参会。这说明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扩大了,教师对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也有很大的改进。
  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课标写得很精炼,教师有时候不容易把握,或者把握得不准。课标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教师要准确理解,理解之后要知道怎样去实现。要注意,知道怎样去实现还不等于就能实现。例如对于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要真正地理解该理念,才能在课堂上去体现。若一个教师不理解课标的教育理念,就难以正确设计课堂教学。英语课程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那我们课堂上学习内容和方式就不一样。举个例子,学习颜色和形状,如果我们单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考虑的话,背诵单词即可:红色是red,黄色是yellow,绿色是green,长方形为rectangle,正方形为square,等等。如果我们认为学习英语不是单纯地为了记住这些单词,而是发展学生思维,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去观察、去描述。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一种近乎于两种颜色之间的颜色,让学生说是什么颜色。有的学生可能说green,有的学生可能说blue,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两者都不是。这样的课堂就不一样了。语言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教师还可以将颜色与形状组合在一起,让学生拼图或者设计图案,这时学习英语就不是简单地记单词、记语法了,而是通过英语学习培养想象能力、判断能力等。
  要落实课标的要求,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包括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还有语言素养。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语言素养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教师对所教的对象语言是否理解、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过去教师教语法、讲单词就可以,没有涉及很多文化的问题、思维的问题等。现在的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懂得很多,需要积累很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中国教师》:大家都说,学好英语不容易。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这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程晓堂:应该说修订后的课标确实在有些方面略微地降低了要求,其目的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部分降低并不等于整体降低。另外,作为一个标准,要考虑全国的情况,至于部分地区学生学有余力,多学一些当然是可以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xiaoxuezuowen/3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