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www.zgpaoc.com--三年级作文】

初中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有一首《木兰辞》。还没学到这一课,班里已经有人在朗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语言朴实,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花木兰的故事,我们在看连环画时已经知道,现在在课文中相遇,似乎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何况是由陈老师来上课,大家心里自然充满期待。
陈老师可是我们学校的名人。他个子不太高,体形胖胖的,说起话来有苏北口音,但抑扬顿挫,韵味十足。你别看他貌不惊人,一到课堂上,那真是神采飞扬,连我们的班主任也说,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他视野开阔,诗词典故信手拈来,让人如置身于大海边,感受到一种汪洋恣肆的气势。他还会做诗,格律很严的那种,做得中规中矩。反正,在我们的心目中,陈老师是很有学问的。我们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天讲《木兰辞》时,他显然是胸有成竹。一开始朗读课文便很投入,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始,一直读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几乎没瞄一眼课本,一气呵成,飞流直下,听得我们屏息静气,不忍咳嗽一声。读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几句时,陈老师随着诗的节奏,把脚踮起来,踮起来,然后右手轻轻划动,头慢慢后仰,一副陶醉于其中的样子。我们被眼前的画面深深打动,觉得其中的意境妙不可言。
讲完这篇课文后一周,陈老师到班上来收写字练习本。当时规定学生每周都要写一页钢笔字,就是现在所谓的硬笔书法。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几乎有一半人没交,陈老师数了数本子,返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便一言不发扬长而去。诗曰:
钢笔小字是作业,
不交人有二十一。
如果明天再不交,
我将唧唧复唧唧。
诗写得十分风趣,字又是我们熟悉的“陈体”,遒劲有力。同学们一下子都拥到黑板前面,像唱山歌一样哼唱起来:“钢笔――小字――是作业,不交――人有――二十一……”读着读着,突然有人提出:“这‘唧唧复唧唧’到底是什么声音啊?”
关于“唧唧复唧唧”,课文中是有注释的。“唧唧”,叹息声。“唧唧复唧唧”,就是一声接一声叹气。陈老师在课堂上也是这么讲的。可提问的同学说:“谁会在叹气时发出唧唧声?不信,你们‘唧’一声出来听听。”教室里一时像炸开了锅,你“唧”一声,我“唧”一声,“唧唧唧唧……”犹如一窝被惊飞的麻雀。“唧”了一阵以后,大家都说这不像叹息,叹息声应该是“唉――”“嗯――”“唔――”。
上课铃声响了,下面正是陈老师的课。陈老师一踏进教室,全班“轰”一声笑了起来。陈老师问是怎么回事,我是语文课代表,连忙把同学们的疑问提了出来。陈老师先是一愣,然后拖长音调,说道:“好,我就布置这样一个题目――‘唧唧’到底是什么声音?――请你们发表高见。下周我们开一次‘唧唧’讨论会。”这回轮到我们一愣,接着又是“轰”一声笑了起来。
是呀,自读书以来,我们都是听课本的,听老师的,这回却要自己作出判断,大家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说老实话,我们没读过几篇古文,更没有接受过学术训练,但正如俗语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天,一本本的《乐府诗选》,一册册的古诗注本,一摞摞的字典、词典,都搬到班上来了。三人一堆,五人一组,一到课间休息便开始讨论、争辩,教室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研究所。这种气氛,一直延续到讨论会开场。
我已记不清那天讨论会是谁主持的,反正主持人话音一落,便有人抢着发言。一个个都像学者似的,在发言中引经据典。发言的和没发言的,脸上一式流露出亢奋。全班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同意课文的解释,认为“唧唧”是叹息声。有位同学举了白居易《琵琶行》的用例:“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这里,“叹息”和“唧唧”显然说的是一回事。
第二种认为“唧唧”是虫鸣声。木兰非常勤劳,一早起来织布。此时东方未明,虫声盈耳,织布机声和虫鸣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支别有风味的田园协奏曲。持这一观点的同学引用了欧阳修《秋声赋》里的用例:“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大家觉得他们也说得有根有据。
第三种认为“唧唧”是织布机的梭子声,而且认为诗歌运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第一个镜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织布机一声接着一声,农家女孩木兰正在勤劳地织布;第二个镜头:“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突然,织布机停下了,“唧唧”声没有了,传来的却是木兰的叹息。这是怎么回事呢?诗歌紧接着便是发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内在的逻辑十分清晰。
同学们的发言终于结束了。教室由喧闹归于宁静,静得简直有点出奇。大家把目光凝聚在陈老师身上,等待着他的最后的裁判。这时我才发现,在整个讨论过程中,陈老师几乎没有说话,他只是全神贯注地听着。在同学们目光的催促下,陈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轻轻说道:“谢谢,谢谢!今天是同学们给我上了一课。古人早就说过,‘诗无达诂’。诗歌欣赏,完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种观点,哪一种最为合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凭借自己的眼光,发现了这三种观点。在我的执教生涯中,今天的一课是难忘的一课;在同学们的人生道路上,今天的一课同样会是难忘的一课……”陈老师讲话结束时,全班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我想,这掌声既是对陈老师总结的认同,也是对我们自己表现的肯定。
陈老师说的一点没错。40多年过去了,关于“唧唧”的一课,仍然历历在目。也许正是在这一课的影响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读书还是治学,都要有自己的眼光。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xiaoxuezuowen/6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