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500字 /

【www.zgpaoc.com--500字】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750000)
《职业院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课题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69-01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
《永远的蝴蝶》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第四版 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小小说。本单元共安排了六篇小说,小说篇目由中到外,从古至今,涵盖面非常宽广;这样的篇目安排也为我们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平台。
建国以来,人们只重视大陆文学的发展,而忽略了港、澳、台地区的文学发展。提起港、澳、台文学,大概人们印象中只剩下琼瑶、金庸等通俗作家了。况且在过去的教材中更是很少见到优秀的港、澳、台文学作品。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了现在的年轻人很难从整体上感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就这一点上看,我们现在迫切希望接触大量的、优秀的港、澳、台文学作品,以便树立起中华文化的整体框架。而《永远的蝴蝶》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打开了了解港、澳、台文学发展的大门。
当今世界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内心变得浮躁不堪,已经不能去静心研读大部头的文学作品,甚至短篇小说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反而小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有必要使学生了解一些小小说的特点。而《永远的蝴蝶》正是小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的观念由于外界环境地影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不再相信有纯洁的、高尚的爱的存在。甚至有些人的观念变得越来越世俗,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爱情。尤其是当代自诩为"新新人类"的学生,受网络、影视剧、漫画等媒介的影响,他们往往追寻的是一份虚幻的情感,一味地强调浪漫,注重外表和物质,把一份纯洁、高尚的感情庸俗化了。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将爱情题材的文章介绍给学生,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大中专学生 ,让他们能得到启迪,知道什么样的爱情是值得追寻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永远的蝴蝶》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讲读课文。小说写的是一个非常凄婉的爱情故事。小说通过描写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帮"我"到对面寄信而出车祸死亡的生活片段,表达了"我"失去恋人的极度悲伤、痛悔和对恋人的无限眷恋之情,使读者不能不为这一幕痛彻心肺的爱情悲剧而动容。小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字,但情节结构却非常精巧别致,而且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尤其是情与景的结合更使小说弥漫在一种凄迷阴冷的背景之下。正是鉴于这篇小说独特精巧的结构和凄惨的情感,所以我认为在本阶段学习本篇小说,不仅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特殊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以上意图,我在教学中制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1.1素质教育目标:
1.1.1基础知识目标:
〈1〉了解小说精巧别致的结构。
〈2〉了解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幻觉。
〈3〉了解小说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引导学生了解小小说的特点。
1.1.2情感教育目标:
体会纯洁高尚的爱,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1.3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小小说的写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对素质教育目标的体会,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应放在小说精巧的结构和作者悲伤而刻骨铭心的情感上。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
二、关于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准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采用"主体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小问题,采用"读——想——议——点"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诵读、反复思考、广泛讨论,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乃至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辅导,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积极性,在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本篇小小说文质忧伤而凄美,因此,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通过鉴赏性的朗读,抓住重点语句,熟读精思,以便更好的体会作者那悲伤而又刻骨铭心的感情以及小说结构上的特点。
三、关于教学过程
3.1导入:这篇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使我想到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想到了苏轼对亡妻王弗那刻骨铭心、致死不悔的爱。从这一角度看,其实,《永远的蝴蝶》实际上就是小说版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所以,我准备从这上面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3.2课文分析:课文分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而小说精巧的结构和作者那纯洁的爱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以下几个具有连贯性和梯度性的问题:
1、小说情节线索主要包括哪几件事?
2、小说是围绕寄信来记叙故事的,但在结尾才交代书信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小说精巧别致的情节结构,并体会这种结构的好处。)
3、雨下的并不大,为什么"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雨"?
4、全文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小说环境与人物情感之间联系基础上,深入探究"雨"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作者赋予"雨"的特殊意义,使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5、文中有一些看似矛盾的话,如"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请找出两三句,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细腻的心理描写——幻觉,中感受作者那刻骨铭心的爱;体会人物在极度悲伤时那种精神恍惚的心理特质。)
6、小说以《永远的蝴蝶》为题,其用意何在?
(设计意图:此题是为了升华主题,"蝴蝶"就是爱,"永远的蝴蝶"就是永恒的爱。可考察学生的感悟力。)
3.3知识拓展:以《永远的蝴蝶》为例,让学生讨论总结小小说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播。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概括能力。(特点:篇幅短小 选材精粹 构思精巧 语言精美)
3.4小结:将这部分本该由教师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锻炼他们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教师只要适当点播即可。
3.5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预习《妈嫂》。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清晰的掌握小说的情节线索和主题。)

《永远的蝴蝶》说课稿 (语文版高一上册)

 开场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上本因有爱而精彩,而爱却因有遗憾和无奈而让人更为感动,请各位评委老师和我一起走进由台湾作家陈启佑倾情撰写的、一个充满遗憾和无奈的爱的故事《永远的蝴蝶》。

我将从教材、策略、程序、反思四方面来解读这篇美文。

一、 抓住特点,说教材

《永远的蝴蝶》是高教社出版的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爱情”主题的一篇课文。在学了前面的爱情诗歌、散文后,它以小小说形式构筑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将主人公失去恋人之后的悲痛、悔恨、自责、眷恋之情表达得缠绵绯恻,这就是小小说的魅力。所以,要求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了解并掌握小小说的体裁特点和写作技巧。

二、 因地制宜,说策略

1、 学情

我任教的班级是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方面他们多才多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创作能力强,对信息化手段介入教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他们情窦初开,情感丰富,对爱情认识较为单一,却又重情重义,亦师亦友的我有必要加深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和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 目标

通过对学情的分析,我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赏析来感悟小小说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探究,提高对小小说悲剧美的分析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感受人物复杂的情感及本文凄美的意境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把本堂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把握悲剧美的表现手法。

3、 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依托信息技术,采取任务驱动法、词句圈划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读鉴赏共同来完成本堂课。

三、 多元解读,说程序

我将从“蓄蝶之势”、“入蝶之境”、“识蝶之美”、“诉蝶之情”、“致蝶之意”、“续蝶之缘”这六个环节进行本课的教学。

1、诗歌导入,课堂造势--蓄“蝶”之势

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是我多年来的探索。按照惯例,我通过微博发起课文话题,引导学生在预习后畅所欲言,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为课堂造势。同学们为男女主人公的命途多舛扼腕叹息,对故事的戏剧化结尾伤感不已,这些发自真情的留言在课前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情感基调。 

在导入阶段,请全班齐声朗诵泰戈尔《飞鸟集》中最能表现课文主题的诗句。这些饱含情感、琅琅上口的语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其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迅速进入我预设的上课状态。

2、梳理情节,审美人物--入“蝶”之境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欣赏示范朗读视频,进入情境,由学生点出小说三要素,并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本课的樱子形象并没有实写,只有在语言、神态、动作、着装方面的淡淡几笔,我们仍能感觉到沉浸在热恋中的樱子是个温柔体贴、年轻美好的姑娘。

樱子的美与好,加深了悲剧感。引入鲁迅的名句:“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提出“悲剧美”这一贯穿本堂课始终的名词。

通常,学生整体感知小说后最直观的体验是对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认识。对“悲剧美”概念的适时提出,有利于对整堂课的宏观把握。

3、品评鉴赏,合作探究--识“蝶”之美

学生自由诵读,换位思考,以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感同身受“我”失去樱子那一刻的心情,进而提出,文中哪些地方渲染了这种心情?小小说的悲剧美有哪些常见的表现方式?根据学生在微博上集中关注的“雨”、“信”、“蝴蝶”三个元素,引导学生从“环境”、“布局”、“意象”三个方面来学习悲剧美的表现手法,本课的教学难点由此得到了落实。

(1)环境的渲染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环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汹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强化了自然环境,而“雨”正是本课渲染和强化的自然环境。所以,我将学生在微博上围绕“雨”字提出的问题整理如下:1、文中哪些句子写“雨”?2、作者是如何描写“雨”的?3、“雨”带给我什么心理感受?4、小说以“雨”开篇并贯穿全文有什么作用? 

这几个问题以“雨”为中心,连环追问,层层推进,学生通过逐层解读,深切体会这雨是泪也是痛,失去樱子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劫难。外物与内情相互融合,悲剧美的意境已经营造起来。

(2) 巧妙的布局

在布局上,学生一语道破“信”是悲剧的导火线,贯穿文章始终。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在了解了小小说的定义和写作要求后,通过查找圈划与“信”相关的句子来学习作者高超的小小说谋篇布局技巧。

为此,我还引导学生课前自编自导自演创作了同课题微电影,这种新颖的自学方式加深了对悲剧美的体验,并把全文最让人肝肠寸断的地方指向结尾:“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通过请男女生分别回答,来情境式设想、体验结婚对个人的意义。而此处结婚的喜与死亡的悲形成了巨大反差,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作者用最精炼的文字将时空人为放大,于高潮处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情未了,这就是小小说构思精巧的魅力。

(3)诗化的意象

本文有不少意象,就本文而言最突出的意象就是题目中的“蝴蝶”。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 “蝴蝶”象征什么及“蝴蝶”与象征物的共性。

学生找出了相关语句,指出永远的蝴蝶就是永远的樱子,蝴蝶和樱子的生命都美丽而短暂,这一特点本身就具有很浓的悲剧美。结合预习时在eLearning校园教学资源库的资料查找,学生指出蝴蝶还象征爱情,由 “梁祝”、“庄周梦蝶”等故事体味蝴蝶与爱情的共性,特别是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特有含义。

最后在解题时,学生通过对文本主题的把握已经对这“永远”二字有了深刻而到位的诠释。

4、绵绵诗句,寄语笔下--诉“蝶”之情

此时学生已完全沉浸在浓浓的悲剧美中,教学重点已经落实。在这情感蓄累满满之时,给学生一个表达、释放的渠道尤为重要。学生在实现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把满腔感情化为诗句。当同学们深情朗读着自己的作品并潸然泪下时,我被他们的才情所折服,更为他们纯净的内心所打动。此举不但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较好、口语表达水平突出的特点,而且加深了对情感的认识和体验。

5、感悟人生,深化主题--致“蝶”之意

悲剧已经发生,主人公该如何面对爱人的失去呢?我用正能量的传递作为结语,教导学生学会珍惜拥有,接受失去,直面人生,在悲痛之外,寻找勇气。

在一曲《山楂花》中,同学们体味着樱子化蝶后的几许期盼。歌词恰如其分地升华主题,乐曲的伤感有利于悲剧美的自始至终。学生被这纯纯之爱所感动,同时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6、课外迁移,拓展延伸--续“蝶”之缘

为了巩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请学生课后寻找、体味文中一些看似矛盾的话,在课外寻找与本课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并把学习成果在iTools校园个人作业平台实现共享。这两个疑难的梳理对加深体悟本文匠心独具的小小说的写作技巧大有帮助。

四、 反躬自问,说反思

课是结束了,我的思考并未停止。本堂课力求突破以下四点:

1、 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细细读、反复品,使其更准确地体悟作品情感,理解作者匠心,力求构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2、 创新教法:运用微博、微电影、校园教学平台等学生最常用、乐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活动并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3、 形成能力:结合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各自优势,在教、学、思、做、悟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准,加深了人文素养的熏陶。

4、 互动生成:通过深度解读,实现生生间、生与文本间的情感互动和师生价值观的动态生成。

整堂课通过对“悲剧美”表现手法的有效学习,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在“悲剧美”的氛围中。解读这样的诗意小说,课堂氛围与文本气场必须相吻合。本堂课课堂气氛由热到静,但此时的静恰是教学的高潮,因为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理解了爱情的真谛,从而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普希金说:“你在孤独、悲伤的日子,请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并且说:这世上有人在怀念我,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请让我谨以诗人的话作为对课文的回应,让爱情,定格在最美丽的瞬间,那一刻忧伤、无奈,却永恒。谢谢大家!

 

梁静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7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