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想象 /

【www.zgpaoc.com--想象】

摘 要:文学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对生活的照相,不是对生活的摹写与复制,而必须以想象的方式去把握。因此,对于作家来说,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想象,就其本义来说,就是想出一个象来,并对它进行反复思考、加工。
关键词:情感载体;想象;文学创作;物我同化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41-01
想象主要有三种:其一,所想的这个“象”可能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复现,这叫做再现想象;其二,它也可能是对某种抽象的东西进行形象化,这叫比拟想象;第三,它还可能是凭空地将此物想成彼物,将无物想为有物,将常物想成异物,这叫虚构想象。相对于再现型想象来说,后两种又叫创造型想象。
一、想象为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作家的情感或者是深沉的、郁积的,或者是激烈的、火热的,这些情感往往会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作家一旦获得这创作动力,就必然要凭借想象来调动起记忆中的具体表象,来承接内心的复杂情感。
一般来说,作家的经验与感受都源于现实生活,但是作家的生活面无论多宽阔,对生活的了解无论多深广,都无法穷尽一切生活领域,且作家生活中的时间、空间与经验具有历史流动性,而艺术创作则需对时间、空间与生活经验进行共时性的把握。因此,作家就需要通过想象,将创作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相分离,从而进入到物我同化的世界。
二、想象使作家处于物我同化的境界
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借助想象,作家可以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之中,可以追溯至几千年的过去,也可以展望几万年后的未来。所谓“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所谓“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等,都是中国古文论家刘勰对艺术构思中想象机制的生动描述。[1]
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想象可以弥补作家经验的不足,它好比一位机灵的引路人,能够帮助作家描绘出他们未曾经历过的世界。通过想象活动的参与,屈原可以上叩天庭之门,但丁可以下睹地狱之苦,孙悟空可以大闹三界,读者非但不指责其无稽虚妄,还会为这满纸“荒唐言”而忧喜悲欢。
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作家只有发挥想象的作用,才能使作品中反映的生活更真实、更典型、更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深刻的主题。[2]文学创作就是需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大胆的想象,打破时空的界限,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事物,把古今、物我交熔于一炉,熔铸成优美的艺术形象这样的作品,才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才能永远吸引人们热爱它、欣赏它。
三、想象可以把抽象的哲理或感情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明确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他认为“意”是不可以用“言”来传达的。那么,在概念语言难以传达审美意识的情况下,文学将怎样实现自己的言说呢?
面对这种情况,刘勰提出了“拟容取心”,即把形象的创造视为文学的根本。塑造形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想象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这里所说的“无”类似于老子的“無”,是指那种人们无法感知它的存在,但是又确信其有的对象,即似无而实有的对象,这个“无”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永远看不见摸不着而已,比如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就需要作家通过想象与联想,用语言将其转化为感性形象来描述,这个形象仍具有具体可感性。正如刘熙载所说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3]
表现“愁”这种心绪,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写出了闲愁之情的琐碎、弥漫、无绪、轻盈。李清照的“剪不断、理还乱”,是思绪万端,愁肠百倍的可感形象。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在江水绵延的流动中给愁赋予了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写出了愁思之中的无限悔恨。那些原本说不清摸不着的心绪感受,通过诗人的想象外化成了鲜明生动甚至恰如其分的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的想象力,也不得不承认想象的巨大作用。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作家通过想象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可以突破概念语言的束缚,把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领悟和感情倾注于其中,而一个个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又以其感性形态激发着读者的想象,给他们以暗示和启迪,将读者带入形而上的层面,从而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触其物的真切感受。
四、想象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化
想象能够深化和强化审美情感,将人的情感与生命意识移注到这些审美对象上。将不具有人性、人情的对象通过想象外化为作家自己的心理感受。由于作家的体验,作家的想象,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已被知觉化、情感化、生命化了。因此作家笔下的生活就不那么“客观”了,而是经过作家感觉的折光、情感的涂染、想象的修饰、心智的灌注、理性的过滤之后的社会生活。
以上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他们往往共同存在于艺术创作过程中,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想象在文学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意义是任何其它因素不能替代的。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创作,这是人类文学创作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公理。要繁荣文学创作,就必须使得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的想象得到更长足的进步、发展。随着人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对于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方式——想象的探索和追求,肯定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M].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296.
[2]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商务印书馆,1980:52.
[3]刘熙载.艺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2.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6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