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想象 /

【www.zgpaoc.com--想象】

摘要: 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读童话"、"悟童话"、"创童话"的言语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读童话;悟童话;创童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97-01
童话由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新奇情节,涉及精灵神怪等诸多超自然因素而创作的具有幻想色彩的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读童话"、"悟童话"、"创童话"的言语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1.读童话
兴趣是阅读的关键。教师千般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不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当学生对童话故事产生了兴趣,他们不需要老师要求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通过多种多样地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师经常为学生朗读童话,通过充满情感的范读,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活泼、饱含情感的语言,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进行有趣的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配合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读,例如分角色朗读《好饿的毛毛虫》,让学生感受毛毛虫的经历,又如让学生尝试读出《犟龟》的倔强……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体会文字的美,并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在情感的带动下阅读兴趣更加浓厚。
朗诵童话诗歌、说童话故事、表演童话和亲子互动交流等活动,可以促使儿童不仅仅关注故事情节,还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中的形象,同时积累丰富的语言。在班上的读书月活动中,学生分小组表演童话,《三只小猪》、《小蝌蚪找妈妈》、《老虎拔牙》、《小乌龟爬坡》……丰富的肢体语言、夸张的表情,带来了阵阵的欢笑。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表演出色,他们非常认真地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2.悟童话
童话是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因为它常常运用丰富的想像、幻想、拟人和夸张等手法,创作奇幻出的形象。就像《灰姑娘》中善良美丽的"灰姑娘"在仙女教母的帮助下成为最美的公主,《木偶奇遇记》中的一说谎就鼻子变长的匹诺曹终于变成了真正的孩子,《快乐王子》里为了帮助别人奉献了所有,但真正找到快乐的"快乐王子"……童话故事通过这些主人公的经历讲诉真、善、美、爱与宽容等道理,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时,要让学生去关注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背后的的主题。
教师定期组织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汇报,让学生评论童话中的人和事,谈出自己的体会是有效手段。教师在汇报时也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问题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故事线索,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等。例如看《白雪公主》这篇童话故事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其他的人要帮助白雪公主,看到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的主题。艺术来源于现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发散学生思维。
3.创童话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童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开始阅读的时候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采集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打好基础,并经常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例如让学生仿写《贺年片》,想象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当贺年片,这些"贺年片"有什么特点,并表达出什么样的祝福,并仿照课文的句式和结构进行说写训练。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表达能力逐步提高时,可以让学生练习改编、续写、根据生活经历编写童话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表现一定主题。
指导学生自由编写童话,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要注意想象合情合理。在童话的世界里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小兔子会说话,花儿会跳舞,小河会变魔术……童话故事中的形象既具有具体物象的特点,又加上了人的品质或者感情,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以身边的一事一物都可以成为描写的对象,但在写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这个物体的特点和要赋予它的性格特点要有相似或共同的地方。例如有小朋友将雨后天空的景象写成是"彩虹爸爸带着小彩虹去买棉花糖。"一大一小两条彩虹写成了彩虹爸爸和孩子,将一朵朵软绵绵的白云说成朵朵棉花糖,抓住了共通点,十分贴切。
教师应该大力引导学生"读童话"、"悟童话"、"创童话",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童话故事,深入体悟童话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想象力,最终写出优秀、有个性的童话故事,总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郝月梅.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N].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2] 肖思平.童话教学方法谈[J].学会月刊,1996,(03):33�q
[3] 刘晓东.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教育科学,2000,(01)�q
[4] 龚瑛.童话教学"四招"[J].湖南教育,2001,(23):27�q
[5] 史桂荣.科学童话教学规律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02)�q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6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