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www.zgpaoc.com--高考作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正义的作用
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就像真实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一种理论如果是不真实的,那么无论它多么高雅,多么简单扼要,也必然会遭到人们的拒绝或修正;同样,法律和体制如果是不正义的,那么无论它们多么有效,多么有条不紊,也必然会为人们所改革或废除。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福利都不能凌驾其上的。因此,正义否认某个人失去自由会由于别人享有更大的利益而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它不承认强加给少数人的牺牲可以由于许多人享有的更大利益而变得无足轻重。
因此,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公民的自由权被认为是确然不移的;得到正义保障的权利不受政治交易的支配,也不受制于社会利益的权衡。使我们默认某种有错误的理论的唯一原因,是我们没有一种更好的理论。同样,某种不正义行为之所以能够容忍,也仅仅是因为要避免更大的不正义。作为人类活动的第一美德,真实和正义都是不可调和的。
现存社会很少是井然有序的,因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这通常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人们对于应由哪些原则来规定他们团体的基本条件,意见也不一致。然而,尽管存在着这种分歧,我们仍然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具有某种正义观。
然而,一些正义观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并不是一个有活力的人类社会的唯一的先决条件。还有其他一些基本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有关协调、效率和稳定的问题。例如,个人的计划必须相互配合,以便使他们的活动协调一致,使他们的计划都能完成,而不会使任何人的合法期望严重受挫。此外,这些计划的执行应能以有效的、符合正义的方式导致社会目标的实现。最后,社会合作安排必须是稳定的,它必须得到人们的正式同意,它的基本规则必须得到人们的自觉遵守;如果出现违反情况,应有保持稳定的力量以防止进一步的违反,并帮助恢复原有安排。这三个问题显然是与正义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对什么是正义的和什么是不正义的没有某种程度的一致,那么,个人想要有效地协调他们的计划,以确保互利安排得到维护,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不信任和不满破坏了友好关系;猜疑和敌意诱使人们采取了他们本来可以避免的行动。因此,虽然正义观的独特作用是明确规定基本权利和义务并确定恰当的分配份额,但是某个正义观在这样做时所用的方式必然要影响到效率、协调和稳定问题。一般地说,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分配的作用来评价某种正义观,不管这种作用对于认识正义概念是多么有用。我们必须考虑它的更广泛的联系;因为尽管正义具有某种优先地位,是体制的最重要的美德,但在其他条件相等时,一种正义观由于产生了更合意、更广泛的效果从而比另一种正义观更为可取,这种说法仍属正确。
(选自《正义论》,约翰・罗尔斯著,谢延光译)
1.下列对于正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义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美德,它对社会的重要性类似于真实与理论的关系,没有正义的法律和体制一定会遭到改革和废除。
B.正义是每个人不可侵犯的基础,它处在社会的顶端,不能被其他的社会福利所超越。
C.正义认为为了让许多人享有更大利益而牺牲个人自由和利益是不正确的,个人的自由和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D.正义虽然保障权利不受政治交易的支配,也不受制于社会利益的权衡,但是有时也会有不正义的事情发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有正义观,但不意味着他们所理解的正义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人们对正义的理解原则并不相同。
B.如果正义观没有在某种程度的一致,不但决定了人类社会是否有活力,而且它还是会影响到社会有关协调、效率和稳定的问题。
C.如果对正义与否的辨别没有某种程度的一致,必然会影响到个人的计划,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本可避免的不好行动。
D.正义观的实践过程会影响相关的社会问题,但不可否认其在明确规定基本权利和义务并确定恰当的分配份额中的独特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正义是社会的基础,这就要求社会任何体制的确立,首先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正义的要求,不能以其他福利替代正义。
B.正义之于不正义就像真实之于理论都是不可调和的,所以社会存在某些不正义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容忍它的存在。
C.既然对正义的理解是不同的,那么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去拓展正义的内涵,但其目标应该指向更好地维护更多人的利益。
D.不同的正义观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寻找一种比当下正义观更合意、更广泛的效果的正义观是一个不能停止的长期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侯,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加检校兵部尚书。太祖东征徐、�,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屡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时幽州刘仁恭举兵来援,存敬潜军击之于乾宁军南老鸦堤。是日,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生擒马慎交已下一百余人,获马万余蹄。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翼日,镇人纳质而旋。寻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纪。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壁请降。 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太祖闻之,痛惜移晷①。开平初,追赠太保。乾化三年,又追赠太傅。
(选自《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注释:①移晷:日影移动,指经过了一段时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是频立殊效效:战功
B.行颍州刺史行:担任
C.镇人纳质而旋纳质:缴纳贡品
D.将之任所,寝疾寝疾:卧病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侧面表明张存敬战绩显赫的一组是(3分)
①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
②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
③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
④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
⑤进围河中,王珂请降
⑥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
A.②③⑤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存敬性格刚直、有胆略,跟随太祖征战的时候,因为能够改变自己平时的行为,因而获得太祖的器重。
B.幽、沧侵犯魏郡的时候,张存敬重新被启用为指挥使,第二年他孤军围困了刘守文几个月,并打败了刘仁恭。
C.张存敬担任宋州刺史期间,不但善于处理政事,而且战功显赫,先是攻下了四个州,并且使中山人开城投降。
D.张存敬后来在河中府病逝,太祖知道之后,哀痛惋惜了一段时间,并先后追赠太保、太傅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译文:
(2)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zhǎn):吹动。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5分)
答:
9.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写景角度是否相同?二者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举世无双的珍品
(德)威塞尔
“这颗钻石精美绝伦,是本店最贵重的宝石。”珠宝商本德尔向顾客介绍着。
“你喜欢不喜欢这颗钻石,亲爱的?”那位男顾客温情脉脉地问站在他身旁的少妇。
衣着华丽的少妇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还问我喜欢不喜欢!这么精美的钻石,我还从来没见过呢……”
“这颗钻石多少钱?”男顾客问。
本德尔的心都有点颤抖了,“这颗钻石的价格肯定不会低哟。”本德尔的口气是试探性的。
“那当然喽。”男顾客不屑地说,“到底多少钱?”
本德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说出这个数目似的:“十万。”
那位衣着华贵的女顾客“啊”了一声,大睁着一双美丽的眼睛瞧着她身边的男人,而男顾客仿佛没怎么犹豫就问道:“我可以用支票付款吗?”本德尔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怎么?”男顾客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您该不会以为我会把十万马克的现金带在身上吧?”本德尔怔怔地望着面前的顾客,好半天才说:“当然不是。不过您是知道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必须对支票进行验证。你们请到会客室稍等片刻!”本德尔把这一对男女让进了会客室,男顾客拿出一张支票填好之后交给了他,本德尔只看了一眼支票上的签名就把它递给了一个女营业员。签名是“卡尔・舒尔曼”。
十分钟之后本德尔就放下心来了,支票完全正常。他暗自在心里笑了――像这样的生意可不是每天都有啊。这颗钻石确实价值千金,而且做工也极其考究,然而遗憾的是这颗钻石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美中不足,使钻石的身价一落千丈。好在这点瑕疵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宝石专家才能发现。现在,本德尔不仅将它按正品价卖出去了,甚至还加了四万马克。他知道,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珠宝店里又走进了那个叫卡尔・舒尔曼的男人。本德尔一眼就认出了他,顿时心跳加速,难道他发现了…… 卡尔・舒尔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本德尔:“这是我们的新地址。今天我来是为了一件事。自从我妻子从您这儿买了那颗钻石后,整天话不离钻石。这倒使我犯难了,怕是再也找不到能够让她更高兴的礼物了。我想如果能再送她一颗一模一样的钻石,她肯定会非常高兴的。价钱我不在乎。”
“这恐怕是不可能的,”本德尔叹了口气说,“世界上是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钻石的。”
“那就太遗憾了。”舒尔曼怅然若失,“那你们同行之间有没有往来,能不能跟他们联系联系?”
“有,有,先生,我们都有联系的。”本德尔先生高兴得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太好了,如果您找到了请跟我电话联系。”
本德尔派人四处查访。几个月过去了,被派出去的人当中终于有一个从缅甸打来了电话,说他在仰光发现了一颗符合要求的钻石。本德尔先生对着话筒发了话:“一定要弄到手,不管多少钱!”
当本德尔用三十五万马克将这颗钻石买到手之后,简直欣喜若狂,可是他总觉得与卖给舒尔曼的那颗有点相像,于是他又请来了原来那位珠宝鉴定专家。
这位专家一看见宝石就禁不住叫了起来:“咦,这颗钻石不是已经卖掉了吗?”
“您搞错了!您讲的那颗早就卖掉了,这是另外一颗。”专家仔细地察看了钻石后说:“确切的鉴定结果过两天才能出来,不过我记得那颗钻石也是在这个位置有一点瑕疵――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肯定是同一颗钻石!”
本德尔先生的脸刷地一下全白了,他慌了神,一步跨到电话机旁拨了舒尔曼的电话号码。话筒里传来了一位女性的声音:“你好,这里是豪华大酒店……非常遗憾,舒尔曼先生和他的妻子两天前就走了,他们没有留下新地址……”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语言平实,描写了珠宝商本德尔与卡尔・舒尔曼交易钻石的经过,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跌宕起伏,结局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和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本德尔第一次交易时的兴奋、紧张,就是通过报价时的语气变化表现出来的。
C.本德尔把有瑕疵的钻石,按正品价卖出去了,甚至还加了四万马克,展现了一个善于经营的精明商人形象。
D.“那就太遗憾了”,这看似卡尔・舒尔曼在为不能再买到一颗相同的钻石而惋惜,其实是为了引诱本德尔上当,行骗手法极其老练。
E.作者以一颗有瑕疵的钻石作为叙事线索,试图通过它衬托出本德尔虽然精明却有性格弱点的小说主题,具有浓重的讽刺意味。
(2)小说一开头便透过人物的对话极力地渲染钻石的精美绝伦,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珠宝商本德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有人认为把小说的题目“举世无双的珍品”改成“一颗有瑕疵的钻石”会更符合文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观点一:
观点二: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林白水:疾恶如仇,以身殉报
徐百柯
100年前的中国新闻是何面目?试看林白水的一段文字:
“张之洞看见俄人占了奉天,也着了忙,就跑到俄国钦差衙门里面去求见他……俄钦差冷笑道:不行也要行了!张之洞还乱嚷道:万万不行,万万不行!那俄钦差卷着胡子,抬头看着天,拿一条纸烟只管一上一下地吃,不去睬他……”
1903年,林白水独立创办《中国白话报》,创刊第一期的“新闻”栏目中刊登了他所写的这篇《张之洞共俄国钦差说话》。100年后的今天,语言学家赞叹:“这是纯粹的现代白话汉语。”一位资深编辑也赞叹:“这完全是特稿①写作的气派嘛。”
能达到如此水准,林白水自然成为当时中国新闻界的翘楚,一时间“诸报无不以刊白水之文为荣”。然而林白水却颇有些“名士”脾气,每篇文稿仅收稿费5元,而且非等这5元用尽之后,才动手写下一篇。
一次,一位朋友来看他,他留这位朋友吃饭,可一摸身上才发现囊空如洗。他说了声“你稍等片刻”,便伏案疾书。没过一会儿,一篇千字文完稿,他吩咐仆人:“赶快送到报馆去,要现钱。”仆人带回5元钱,林白水于是携朋友到饭馆大嚼一顿。
1904年,清廷筹办“万寿庆典”,为慈禧太后祝70寿辰,林白水愤而写下一副对联:“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此联既出,字字辛辣,令人拍案,各报无不争相转载,传诵一时。
林白水参与北京《公言报》期间,曾“捅”破过不少黑幕。段祺瑞政府里的政客贿赂议员拉选票,被林白水在报上揭露,顿时引起北京舆论哗然。时隔不久,有政客在津浦租车案中舞弊,又被林白水独家揭露出来,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结果,这些政客有的被革职入狱,有的虽然被包庇下来,但不得不畏罪辞职。林白水对此颇为自得,说:“《公言报》出版一年内颠覆三阁员,举发二赃案,一时有刽子手之称,可谓甚矣。”
其后,林白水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一反当时主流报界只关心上层政治,注目于达官显贵的风气,把视线转向社会下层,决心“树改造报业之风声,做革新社会之前马”,重视社会新闻,关注普罗大众,“举人生日用社会消息,无不笔而出之”。
一天深夜,林白水编完稿坐洋车回家。路上,他和车夫聊起了身世,车夫把自己凄惨的生活和每天拉车所受的凌辱一股脑儿地向他倾吐。林白水根据车夫的哭诉,写出了一篇报道,见报后,“都门中下社会胥为震动,报纸销路飞涨,日以数百份计”。当时,“北平之中央公园,夏日晚凉,游人手报纸而诵者,皆社会日报也”。 《新社会报》因揭露军阀黑幕,被警察厅勒令停刊三个月。复刊号上,林白水以春秋笔法写道:“蒙赦,不可不改也。自今伊始,除去新社会报之新字,如斩首级,示所以自刑也。”不久以后,“革面”却未“洗心”的《社会日报》又刊出林白水揭露曹锟贿选总统、议员受贿的报道,再次直击当权者痛处,结果报馆被封三个月,他本人也被“请”去囚禁了三个月。
林白水曾说过:“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
1926年4月,直奉联军开进北京,著名报人邵飘萍遭杀害。此种恐怖氛围中,林白水仍敢在时评中斥军阀为“洪水猛兽”。8月5日,他在《社会日报》发表时评,讥讽依附于军阀张宗昌幕下号称“智囊”的潘复为“肾囊”,“终日系在某军阀之胯下,亦步亦趋,不离晷刻,有类于肾囊累赘,终日悬于腿间也”。次日凌晨,林白水被张宗昌下令逮捕,旋即被枪杀于天桥刑场。
林白水一生以文字名世,也以文字获罪,此番宿命,似在其名字中已见端倪。他本名林獬,字少泉。“獬”:传说中的独角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必冲上去用角顶恶人。林白水的报人生涯,就颇具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獬性”。
中年之后,他自号白水,是将“少泉”中的“泉”字身首分割,成“白水”二字,以彰“愿以身殉所办之报”的志向,孰料一语成谶。呜呼,白水君!
(选自《过去的那些人》杜涌国主编)
注:①特稿是一种通过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质,把问题说透彻的新闻报道。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文章叙述了诸多关于林白水的故事,也引述很多他的话,但并不会让读者感觉冗长拖沓,相反地丰富了人物形象。
B.文章开头引用了林白水撰写的新闻,这段话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俄罗斯人的霸道和傲慢,更塑造了张之洞的弱国民形象。
C.清廷为慈禧太后大肆操办寿辰庆典,林白水愤而写了一幅长联,文字辛辣,其目的在于批评慈禧的铺张浪费。
D.林白水创办《新社会报》时,把视线转向社会下层,重视普通民众,扭转了当时只关心上层政治的办报风气。
E.林白水的一生都在坚持“说人话”“说真话”的原则,哪怕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他的精神表现了一位新闻记者伟大的人格。
(2)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林白水的新闻作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林白水曾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翘楚”,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答:
(4)作者说“林白水一生以文字名世,也以文字获罪”,对林白水的这种“宿命”,你有什么看法?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B.“远东杯”2012年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今天在宜兴准时开赛,经过8盘对决之后丁俊晖不孚众望,在家乡获得本次冠军。
C.今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转基因”食品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不过,作为一种新技术的运用,它和“毒牛奶”“地沟油”不可同日而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B.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C.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D.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由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所造成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前苏联引进,。,,,,。
①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
②但形成世界上中国独有的制度
③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
④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
⑤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⑥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
A.②③①④⑥⑤B.②①③④⑥⑤
C.⑤①③②④⑥D.⑤②①③④⑥
16.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印象派”下定义。(6分)
①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②它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
③它倡导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
④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
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诗人鲁文・达里奥曾讲过一个寓言:
有一天,魔鬼对伊甸园里那株最美丽的玫瑰讲:“玫瑰,你美丽又幸福,但是,你毫无用处。你看看为生灵提供食物的大树,玫瑰啊,只有美丽是不够的……”
于是花中的公主玫瑰很想让自己变得有用。她去请求上帝:“你能把我变得有用吗?”
上帝回答道:“如你所愿,我的孩子。”
就这样,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C(作者并无“个人的自由和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的意思)
2.B(原文“并不是一个有活力的人类社会的唯一的先决条件”)
3.B(容忍不正义是为了避免更大的不正义,并不是只因为它客观存在)
二、
(一)
4.C(臣服、归顺)
5.A(①张存敬有谋略;④⑥直接表明)
6.B(原文“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
7.(1)存敬带领骑兵率先进攻敌军,各路军马像翅膀一样掩护他,敌人的骑兵被打败了,于是解了河桥之围。
(2)存敬带领军队渡过滹沲河,兵士大张旗鼓地前进,遇到镇州几千个流动出击的士兵,趁机追赶他们。
(二)
8.首联,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高楼与荒野相接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2分)尾联,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音书滞一乡”,音讯不通,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难免产生思念朋友之愁。(3分)
9.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答出一个方面并能准确说明即可给3分)
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3分)
(三)
10.(1)士皆垂泪涕泣风萧萧兮易水寒
(2)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
(3)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
三、
11.(1)CE(C“一个善于经营的精明商人形象”有误;E不是衬托而是象征)
(2)这样写的意图一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为下文本德尔出售有瑕疵的钻石而沾沾自喜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三是为小说表达人性的弱点有时是被华丽的外表所掩盖的,不容易发现。
(3)本德尔性格特点:一是精明、谨小慎微,对顾客的支票进行“验证”;二是奸诈欺客,他诓骗外行人不但把瑕疵品按正品价卖出去了,甚至还加了四万马克;三是贪财好利,为了再次牟取更多的金钱四处搜罗钻石;四是自作聪明,本德尔本自以为自己的伎俩能够接连得逞,但是他早已在行骗高手舒尔曼的圈套之中。
(4)观点一:不同意。①题目中“举世无双”表面是说并不存在两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实则暗示舒尔曼要店主再联系一颗相同的钻石,其实是一个骗局;②同时题目很好地体现了那颗钻石表面的价值,这与钻石实际上是存在瑕疵的形成极大的反差,由此鲜明地展现了人类在华丽外表下存在弱点的主题。
观点二:同意。①小说是以一颗有瑕疵的钻石为叙述的线索,以它为线索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②文中提到的钻石是珍贵的,却带有瑕疵,这能更好地象征人类高贵却存在着弱点,生动地展现了小说的主题。
四、
12.(1)CD
(2)一是以这段精彩报道,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去了解林白水;二是借此展现林白水新语言的纯熟和思想的深刻;三是以此从侧面反映了林白水当时被人们推崇的重要原因。
(3)①有名士风范,率性:他无论什么稿件“仅收稿费5元”,并且常是急就成章;②疾恶如仇,有社会担当:一生中都在不断地揭露各种社会弊端,如批评慈禧、揭露军阀舞弊等;③富有同情心:在报纸上发表关于车夫不幸遭遇的报道;④有职业的操守,他一生奉行“说人话”、“说真话”:哪怕是面对直奉军阀,也敢在时评中将其斥为“洪水猛兽”。
(4)林白水的这种“宿命”表现了一个新闻人伟大的人格。“以文字名世”因为他文字中深刻地表现了新闻人敢于揭露时弊,笔锋犀利,践行了“讲真话”的新闻人品格;同时,他的文字同情底层人民,为了国家批评,心中充满了人性,这则是“讲人话”的体现。所以说,林白水的宿命不是一曲悲歌,而是新闻人应有品格的体现。
五、
13.C(A久假不归即久借不还;B应是“不负众望”;D“同日而语”应为“相提并论”)
14.A(B成分残缺,应在“对人体危害很大”前加上“这些物质”。C不合逻辑。“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并列不当。D.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由……所造成的”杂糅)
15.B
l6.印象派是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以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人为代表,旨在追求“光”和“色彩”并倡导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的法国艺术(绘画)流派。
17.示例:生活不是写好的歌曲,而是一个个音符,需要你去编排;
生活不是写好的华章,而是一个个文字,需要你去书写。
六、
18.略
参考译文:
张存敬是谯郡人。他性格刚直,有胆量和勇力,遇到危险的时候并不惧怕。唐中和中年间,他跟随太祖到汴州,因为他能改变自己平日的志趣,太祖对他格外的亲近爱昵。张存敬刚开始担任右骑都将。后他跟随太祖征讨巢、蔡,一共经历一百多场战役,多次在危急困难之时,有突出的计策,因此常立突出战功。光启年间,在盟津李罕之会同晋军围困张宗�,太祖派遣丁会、葛从周、存敬三人前去救援。张存敬率领骑兵率先进攻敌军,各路军马像翅膀一样掩护他,敌人的骑兵被打败了,于是就解了河桥之围。
大顺二年,张存敬担任诸军都虞侯,辅佐霍存董大军收复宿州,霍存董以他的战功奏请太祖,张存敬升任检校兵部尚书。太祖向东征讨徐、�,他常有杀敌的功劳。凡是他指挥的战役,箭石能到的地方,他一定身先士卒,太祖多次嘉奖他的突出表现,让他担任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张存敬到武宁军留在后方,担任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犯魏郡,又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和葛从周共同进攻浮阳,树立数十围栏,围刘守文好几个月。那时幽州刘仁恭带兵前来救援,存敬在乾宁军南老鸦堤偷袭他。当天,燕人大败,张存敬斩杀敌军五万人,活捉了马慎交帐下一百余人,获一万多匹马。这年秋九月,引军占领镇州,存敬带领军队渡过滹沲河,兵士大张旗鼓地前进,遇到镇州几千个流动出击的士兵,趁机追赶他们,直入镇州的壅门,收缴数以万计的鞍马牛驼。第二天,镇州人归顺,张存敬凯旋。不久担任宋州刺史,过了几年,非常善于处理政事。又带领大军攻打蓟门,几个月间接连攻陷瀛、莫、祁、景四州,擒获的俘虏非常多。自从怀德驿开始和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城请降。
天复元年春,太祖因为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有恃无恐,态度骄纵,命令存敬统大军讨王珂。不久占领绛州,捉拿刺史陶建钊,让晋州刺史张汉瑜投降,二郡被平息。进而围攻河中,王珂请求投降。太祖称赞他,于是让存敬作为护国军留在后方。不久,升任检校司空,不久又迁任宋州刺史。快到任职的地方时,卧病,一个多月后死在河中府。太祖听说张存敬死了,哀痛惋惜了一段时间。开平初,追封他为太保。乾化三年,又追封他为太傅。
(命题人:福建吕炳车)

2012高考语文(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8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4题。

  当年明月:我看了15年古书

  吴虹飞

  先是在网络上,《明朝那些事儿》作为历史小说,点击惊人;后来,这本非专业作家的著作正式出版了,成了畅销书。“当年明月”这个奇特的笔名,也被众人所知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何其深远,爱好者甚众,而历史典籍对普通读者来说,有难度。

  当年明月,研究明代史,恰巧又是说故事的好手。有剧情,有悬疑,有冷不防的幽默,用网络的话,真是“太有才了”。于是《明朝那些事儿》红了,4册书,卖了100万册。他少年得志,口才了得,之所以还没上百家讲坛,是因为他还是一张娃娃脸,怕是难以服众。

  他的袖口被消毒水烧坏了,因为不小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超烂。他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学习法律。据他自己说,他的法律学得并不好。

  他1979年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5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摞厚厚的《上下五千年》,从此读上历史。大学一毕业,考取公务员,加入海关行列。从科员做起。现在,他的工作单位是长安街上的海关总署。

  穿制服、打领带的机关环境一点儿没有让他不自在。“真是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进海关,几年来他绝对默默无闻。平时习惯独来独往,书不离手,思维独特,说话总让人莫名其妙。没想到,有这般能耐!高人,果然高深莫测!厉害!领导真是看走眼咯。”一名海关职员说。

  “我的生活很枯燥,不抽烟,不喝酒,不谈恋爱。”一切按部就班,缺乏戏剧性。“历史拿走了我对很多东西的兴趣。你要拉我去玩,我有时候会去,但我不投入。我是个什么样的生活?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看书,查资料。惟一的兴趣就是听听音乐,看看碟。” 本试卷对古文的兴趣,始于11岁时的那本《古文观止》。“我还记得一本叫《诸葛亮传》的书,我在亲戚家看这本书,坐了一天,也没人管我,我就一直看一直看,到最后他们才发现我。”

  从那时起,每天晚上两小时的历史阅读,雷打不动,“这么多年,可能就高考那两个月停过。”他看了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看完的书。“二十四史,看过来了,好几千万字吧。”指的是中华书局那套绿皮书。

  “这是一个懒人当道的世界。当年梁启超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我们今天看着觉得很难,但你知道当时那个文章叫什么?叫时体文,就是写给大街上的,没多少文化的人看的。我看了15年古书,我的感觉是什么?不容易!”

  历史带给他的首先是知识上的享受。“那十几年,我一直没什么朋友,可是我觉得,我很强大,我经常扫视周围的人,我有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懂得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他一边读书一边写,记忆超群。“人只要不干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他会有很多时间的。你下班之后有什么事呢?吃完饭,洗把脸,开始写东西,很简单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接着是经济上的巨大回报——版税。“我现在得到的东西,别人可能要三四十岁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还是每天晚上读书的那种纯粹。”

  他甚至还是明史研究会的会员。他看重来自专业圈子的认可。他自认为跟明史研究大家王学典先生有一层师生之谊。

  他其实很骄傲,骨子里的。同时,他又格外谦逊,待人接物有分寸。“人要有一点理想,但不能太多。理想太多,就会把自己太当回事。我原来是研究明代思想史的,就是王阳明、李贽,还有顾炎武之类的。我的书之所以畅销,不是因为历史研究水平有多高,主要是我能够把研究放到读者能接受的水平上,跟讲故事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我就是知道怎么把故事讲好。调侃,幽默,讲故事,甚至悬疑,那都是手段。手段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的哲学观,世界观,对人性的认识。”

  人物周刊:一边做公务员,一边写历史,您喜欢现在的状态吗?

  当年明月:我喜欢我以前的状态,就是一心看书,没有目的,很纯粹。我今天写书还有版税问题,肯定有功利性了。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现在所谓的“当年明月”不是我。我感觉我经常看着他,看着这个聚光在媒体圈的人,这个所谓的畅销书作家,所谓的历史研究者。我在想,这个人什么时候会消失?我永远不会跟他合二为一,因为这个人不是我。我一直对这个很清醒,我知道我自个儿。

  历史告诉我,无论脑袋多清醒,被人捧久了,就会变傻,就会认为你所得到的那些东西是你应该得到的。大家都夸你,于是乎,你就真地说,哎呀,我就是行。什么玩意儿?比你有水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人物周刊:您喜欢交流吗?

  当年明月:之前,我没有跟工作以外的人太多交流过。我虽然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但是我不会跟人讲。但是富豪榜把你圈进去了,说你是作家,学术圈我也进去了,但是明显功力不够,因为那些都是老专家,还有吴晗先生的弟子。历史是属于多数人的,但是研究历史的人属于少数。我非常非常喜欢跟他们在一起,我能学到东西。《历史研究》我每期都看,我认为水平很高。

  1.文中说“他其实很骄傲,骨子里的。同时,他又格外谦逊”,当年明月的“骄傲”和“谦逊”分别体现存什么地方?(4分)

  答

  2.当年明月的特点有很多,文章为什么要以“我看了十五年古书”为标题?(4分)

  答

  3.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议结合,后半部分采用访谈的形式,这样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4分)

  答

  4.“当年明月”成功的人生经历对我们阅读经典有怎样的启示?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认识。(不超过80字。)(60分)

  答

  答案:1.(4分)“骄傲”体现在:

  ①他认为自己懂得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②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三四十岁的人才可能得到的财富。

  ③他有自己的哲学观、世界观及对人性的认识。

  ④他觉得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很强。

  “谦逊”体现在:

  ①他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②他乐于跟研究历史的专家学习,觉得能学到很多东西。

  ③他觉得自己不会被媒体的吹捧和已取得的成绩弄昏了头脑。

  (一条1分。“骄傲”和“谦逊”各占2分。答出四条即给满分)

  2.(4分)《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大获成功。得益于当年明月扎实的古文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而“看了十五年古书”正是他写作的基础。以上为题。鲜明地揭示了成功的秘密。

  3.(4分)前半部分用作者的叙述介绍了人物的经历、成就、性格特点。能让读者对当年明月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作者边叙边议。表达了对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后半部分只如实记录当年明月的回答。不加作者的评判。能让读者产生与人物面对面交谈的感觉。人物的音容笑貌、内在品格自然凸显在读者自己心中。

  4.(6分)广泛地阅读经典著作。才能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厚积薄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才能开启自己的心智。获得深厚的教养。提高自己的境界。(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gaozhongzuowen/5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