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想象 /

【www.zgpaoc.com--想象】

摘要:《庄子》中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往往会带我们进入一种自由、快乐之境。 “庄周梦蝶”这一经典寓言阐释了庄子之乐的内涵:逍遥之乐,无己之乐,归道之乐。庄子的达观影响着很多人,“庄周梦蝶”更是启示我们超越有待的人生,游于至乐。
关键词:庄子之乐;庄周梦蝶;逍遥;无已;归道
庄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69年到前286年,这一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人们竞相逐利。庄子同样处在社会的底层,做过漆园小吏,曾以织履维持生计,有时还要靠贷粟度日,一生贫困潦倒。面对不堪的社会现实,庄子并没有陷入利己或悲观主义,而是用一种乐观心态关照社会和人生。
楚威王听说庄子是贤才,曾派人以重金请他入朝做国相,但遭到了他的拒绝。《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宗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1]
财富和权利是众多的人梦寐以求的,许多人为此耗尽一生。然而在庄子看来,财富,权利是一种束缚,他所向往的是无所羁绊,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人评价庄子是虚无主义者。详读《庄子》,结合文中关于“乐”的解读,我们能看到庄子对自由逍遥的追求,正是在认清现实之后的一种豁达。“个人的幸福、快乐与否,在于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对时代造成的困境感受越深,痛苦也就越深。这就是庄子的苦乐观。庄子结合他独特的感悟,用笔在不幸的现实的地基上勾画出一片乐的奇境。”[2]《庄子》中以多种形式展现了庄子对自由、“至乐”的追求和实践,历来为人传诵的“庄周梦蝶”就是庄子之乐的集中体现。
一、逍遥之乐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3]
郭象《注》曰“自快得意,悦豫而行。”成玄英的《疏》云:“栩栩,忻畅貌也。”从这些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庄子内心的愉悦。庄子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而且体验到蝴蝶翩翩起舞的自由,这种快乐是超脱身体的束缚,超越空间、超越万物的逍遥之乐。逍遥,即无拘无束,休闲自得的样子。庄周梦蝶,虽然只是一个梦,但这个梦是轻松快乐的。梦往往是主体内心愿望的反映,庄子面对现实社会无能为力,依然有着对自由快乐的追求,庄子用梦诠释了内心的追求。
而且不光梦中化蝶有这种心灵体验,庄子笔下的鸟、鱼也如此。“�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在惠子看来,人无法知道鱼的快乐,而庄子用巧辩论证了人可知鱼之乐。在庄子眼中,水中游鱼自由自在,是快乐的,而人也能感受到这种快乐。同时,庄子为了逃避世俗的羁绊,往往寄情于山水自然之中,“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知北游》),“以虚静推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道》)很多人忙于世俗的事物,劳形劳心。然而,人毕竟是自然的一份子,回归自然也是探寻本我的一种方式,悠游于山水之间,与自然真正地融为一体。
二、无己之乐
“无”可谓是贯穿庄子思想的始终,《逍遥游》中提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万物相互依存,要做到真正的无所依凭最直接的就是放下自我,即“无我”。对庄子梦见蝴蝶的真实性暂且不论,庄子在这里表明的是自己已经忘记具体形体的存在,而进入了一个完全自由的悠然之境,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世人往往会根据一己之偏见,强分万物,主要就是过于执着于个体“我”,不知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人与蝴蝶难以分辨,消解了主体对“我”的束缚,实现了“自喻适志”的快乐。
只有真正做到“无己”才能无所忧虑,无所畏惧,达观的面对一切,甚至死亡。庄子妻子死时,他“鼓盆而歌”。在庄子看来生死和四季的变化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人死属于天命,不用为之悲伤。《养生主》中秦失吊老聃,“三号而出”,在他看来生死都是合乎自然的发展,安时处顺,就可以无所牵累而逍遥自在。悦生恶死是大多数人的心态,若能做到“无己”,也就不用再为死亡悲泣。庄周梦蝶也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生死之道,庄周化为自由自在的蝴蝶,不是走向了死亡,而是获得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三、归道之乐
“道”是庄子思想的主题,道的存在不同于万物,它是虚无的,不可捉摸的。“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知北游》),道无所不在,但道又不同于万物的存在,它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无形的。“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天地》)道包容万物,万物是齐同的,都是道的象征。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在庄子看来,一切都是道的“物化”现象,蝶、周混沌不分而又有分,体现了对“道”的思考。《天地》篇论述了从道到物乃至人的演化过程,人和他物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复归原始的虚无状态,与万物同,与天地合。“尽管现实事物千形万状,但站在‘道’的高度来看,根本就不存在区别。”[4]《庄子・让王篇》:“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只有得道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庄子之乐,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归道之乐,是游于无穷的极大快乐。
四、庄子之乐的启示
庄子无疑是一位智者,他用独特的视角和心理关照社会人生,因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片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栖息地。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乐,举群趣者,�U�U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知乐也,亦未知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至乐》)[3]
人世间的追名逐利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放下俗世的羁绊,悠游自然,归于大道,才能获得至乐。“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徐无鬼》)这些人的快乐总是受到外物的局限,一旦外物不存在,也就没有快乐而言。
庄子所追求的逍遥之乐,无己之乐,得道之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人感叹生命短促,有人遗憾功名未就,很多人执着于这些身外之物,因而痛苦不安。“庄周梦蝶最后提出的‘物化’,就是通过审美的方式超越悲剧‘有待’的人生,因为人只有审美的存在才能超越外在功利目的,才能最终完成完善人格的建构,成为我完全的自由之人。”[4]庄子以平等的心态面对一切,超越有待的人生,游于至乐,为人类寻求了一个安放心灵的家园。(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145页.
[2]易卉.小议庄子之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曹础基.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M].中华书局,2007,第33、205页.
[4]郭公民.庄周梦蝶的悲剧内涵及其哲学指归[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6).

浅论庄子的“至乐”思想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乐是人本身的一种追求,世俗之人以世俗之乐为追求,而庄子否定了色声的享受、富贵善寿等世俗之乐,认为这些世人追求的快乐并不能养活身心,由此,庄子提出的“至乐”的思想,“至乐”实为无乐,而无所不乐,它超越了哀乐本身,可以说不以乐为追求,这种乐实为一种无为的智慧,做到与道冥合方能实现。“天乐”也是庄子提倡的乐,它实质上与“至乐”相同,都是最高的快乐。“至乐”“天乐”都有无为的意蕴在里面,而《庄子》中的“逍遥”按郭象注是“无为而自得”之意,所以“至乐”与“逍遥”有相通之处,逍遥才是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无所为而游于世,在这里哀与乐的问题自然得到了消解,而不需要另外寻找一条快乐之路。 “至乐”的思想有其必然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道,就是与道契合,道在《庄子》中是至高无上的概念,统摄世间一切事物的。《庄子》中的“道”实际是就是“一气之化”的思想,明白了人不过是大化流行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无乐可乐了,偶然成为人形,也不足取乐,只有随顺“万物皆化”的大道,方可获得“至乐” 达到“至乐”的方法是“心斋”“坐忘”,“心斋”的功夫着重在一个“虚”字,“坐忘”的功夫着重在一个“忘”字,“虚”和“忘”都是庄子希望达到的一种心灵状态。 文章最后,把庄子的“至乐”与孟子的“乐”的思想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比较浅显地看出二者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从中也可以略微地看到儒家与道家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互补充相互发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庄子 至乐 逍遥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3.5
【目录】:摘要4-5Abstract5-7引言7-8第一章 “至乐”的意义诠释8-16 一、俗乐非乐8-10 二、至乐、天乐10-12 三、逍遥自适12-16第二章 “至乐”的终极依据16-28 一、道16-20 二、一气之化20-28第三章 “至乐”的实践功夫28-36 一、心28-30 二、心斋30-32 三、坐忘32-36第四章 “至乐”与孟子“乐”的比较36-41 一、孟子“乐”的内涵36-38 二、孟庄“乐”的比较38-41结语41-43参考文献43-44致谢44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1沈天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郑岁黎;胡晓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许抗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吴福友;吴根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李凯;颜炳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李春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彭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高旭;;[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谭黎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付长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刘宝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罗骧;[D];南开大学;2010年
3范江涛;[D];南开大学;2010年
4王伟;[D];南开大学;2010年
5王小燕;[D];南开大学;2010年
6刘明辉;[D];南开大学;2010年
7吕庙军;[D];南开大学;2010年
8张欣;[D];南开大学;2010年
9李慧智;[D];南开大学;2010年
10刘红红;[D];暨南大学;2010年
1张英,马杰,白寒;[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2陈红映;[J];思想战线;2000年06期
3曹智频;[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4陈水德;[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王运生;[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王运生;[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宗明华;[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曹智频;[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清田文武;[J];日本学论坛;2000年03期
10颜世安;[J];中国哲学史;2000年01期
1陈水德;;[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丁媛;;[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侯桂运;;[A];2009中国(诸城)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于民雄;;[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刘云章;;[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季岸先;;[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7李建盛;;[A];东方丛刊(1997年第3辑 总第二十一辑)[C];1997年
8张艳艳;;[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9李建盛;;[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10袁振保;;[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1马长虹;[N];中国邮政报;2007年
2刘士林;[N];光明日报;2007年
3寓真;[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赵云峰;[N];商丘日报;2009年
5志丹高级中学 封金河;[N];延安日报;2011年
6;[N];光明日报;2006年
7吴淑玲;[N];光明日报;2007年
8董延喜;[N];商丘日报;2006年
9;[N];光明日报;2008年
10陈鼓应;[N];光明日报;2009年
1时晓丽;[D];西北大学;2003年
2丁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杨鹏飞;[D];辽宁大学;2009年
4史国良;[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孙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万勇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贾学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王焱;[D];浙江大学;2007年
9李剑虹;[D];安徽大学;2011年
10孙敏明;[D];浙江大学;2011年
1张丹凤;[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宋智;[D];苏州大学;2008年
3冯登立;[D];湘潭大学;2008年
4焦中卉;[D];山东大学;2008年
5张卫静;[D];烟台大学;2008年
6崔胜军;[D];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
7姚高峰;[D];苏州大学;2009年
8谢静静;[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雷吉振;[D];湖南大学;2009年
10蒋学飞;[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6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