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体裁 / 想象 /

【www.zgpaoc.com--想象】

意境是指作品中的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景象描写的和谐统一,是从这一统一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味隽永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意境一般表现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或给人以强烈艺术感染的艺术氛围,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意境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是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诗歌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如讲到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摆脱思维的束缚,驰骋想象,把抽象有限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可感、内容丰富的画面:让同学们按方位,有序地在脑海中展现孤山寺、贾亭、湖水、白云、早莺、新燕、晚树、野花、绿杨阴、白沙堤等轮廓。组织同学们依据各自构成的轮廓进行讨论,合理想象,让学生在黑板上勾勒出略图。经过由浅入深的想象、联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了诗歌所提供的画面内容,他们自然能感受到此诗内容的丰富多彩,也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笔下春天的绚烂、活力与可爱,真正领悟到诗美。
同样,在杜牧的《江南春》一文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优美的名句,描绘了千里江南,到处柳绿花红,到处鸟鸣莺啼的自然景象,还有依山的城郭,傍水的村庄,迎风飘扬的红旗……把江南宜人的春光写得绘声绘色恰似一幅江南美丽多彩的春光图。欣赏这样的美景,真正的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讲到陶渊明的《饮酒》,可以就全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展开想象。诗人的心在菊花美好的品格上,在倦飞知返的归鸟上,在日夕而佳的山气中,在悠然自得的心境之中,勾画出一个宁静、恬淡的“无我之境”。最后得出结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而使学生产生出一种人生经历中只能感受和体悟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灵会意,使人体会到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意境之美。
讲到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于是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接着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此诗以明月作为主体意象再附之以灭烛、披衣等意象,构成一种既雄浑豁达又幽静秀丽、情感真挚的意境。
讲到《山居秋暝》这首诗,我让学生面前出现这样几幅画卷:第一幅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初秋的傍晚,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景色美妙,令人遐想。第二幅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见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星星点点的洒落下来。此时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第三幅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时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的姑娘刚洗完衣服,在回来的路上嬉戏打闹的声音。密密的荷叶丛中,莲花摇动,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船正轻盈的穿过荷花丛。此时,空山雨后的清凉,松间明月的亮光,石上清泉的声响,姑娘路上的欢笑,和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构成了一副美妙的乡村生活图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
形象是意境的基础,诗词所创造的是美的形象。诗词中人物精神方面内在的心灵美必然表现到外部,产生语言和行为的美。塑造完美的人格,既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风格即人”、“文如其人”,在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中,通过对诗词通篇的学习、分析和把握,可以让学生体会“人格之美”促进其完整人格的形成。诗词中人物精神方面内在的心灵美必然表现到外部,产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研究证明: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关联。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声形并举、音画同步地刺激学生感官,可以收到极佳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时,学生对于边塞风光所拥有的表象十分贫乏。因此,可以截取优秀电视作品浩瀚荒漠的情景,再配以笙、箫、古筝等乐器的合奏,更加渲染了一种恢宏、豪放的美,使学生浮想联翩,沉浸于无限的遐思之中。这时,诗人和学生的心灵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直接发生了面对面地碰撞,诗歌、图像、音乐三者的有效结合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心,最大限度地使他们融入诗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zuowenticai/7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