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www.zgpaoc.com--高考作文】



1982年春节刚过,我作为“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的首批应届毕业大学生,从山西大学报名参军来到古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分配在学校政治部工作。
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贺龙亲手创建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解放后与国民党遗留的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合并,从穷乡僻壤的陕西神府县贺家川的窑洞里辗转迁到西安。据说,学校在战火硝烟中草创时,八路军一二○师一支部队集合起来,指挥员下令:“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向前一步走!”于是,这几十名“向前一步走”的战士就成了军区卫校的第一批学员。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的几十年发展,第四军医大学既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又有雄厚的教学、医疗、科研师资力量,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之一。每天早晨天蒙蒙亮,校园里的大喇叭就响起了嘹亮的起床号声,然后播放校歌。第四军医大校歌也就是《抗大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雄壮激昂的旋律让你热血沸腾,想睡懒觉都不成。
那年夏季,学校派我到河北省执行大学招生任务。当时,国内开始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地百废待兴。那时北方的小县城,十分简陋。真是“一条马路两栋楼,一个警察把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我在外地出差,每天食宿费标准只有一两元钱,只能住条件很差的部队小招待所或县城的小旅馆里。有一天,忘了是在唐山还是在开滦,吃了质量很差的伙食,不慎患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打点滴。躺在房间里,心想第一次出差就这么不顺,不但干不了工作,还要让别的同事照顾自己,心里比较郁闷。
一天,病怏怏地躺在床上,一个同事服侍我喝完一碗米粥,忽然对我说,小何你知道吗?这两天咱们学校出了件大事! 二大队有一位名叫张华的学员,为救一个60岁的老农民牺牲了。我挣扎着坐起来,把刚喝的米粥全吐了出来。愣了半天,说,我认识这个学员,个儿挺高的,有时还在操场上一起打篮球呢。说罢,他的音容笑貌不禁浮现在眼前。
回到学校后,知道了张华牺牲的具体经过。那是7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空军医学系79级学员张华到学校墙外农贸市场一个裁缝摊儿改裤子(在那儿我经常用部队发的吃剩的全国粮票跟农民大娘大婶们换点鸡蛋,有时还跟她们讨价还价几句)。忽然听到附近有人喊:“掏粪老农掉到粪池了!”他循声朝一个挤满围观人群的路边公共厕所赶去,拨开围观的人群,挺身而出,沿着梯子下到粪池底部,刚喊了一句“人还活着”,就被浓烈的沼气熏昏,倒在了粪池中。学校附属医院与农贸市场只有一墙之隔,军医们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未能使这个年轻校友的心脏恢复跳动。
张华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原是沈阳军区空军某部的一名保伞员。全国恢复高考后,考上四医大空医系,牺牲时年仅24岁。
张华为救一个老农而英勇献身,不是偶然的。他平时尽管为人有点懒散,有时违反点小纪律,但人民群众遇到危难时,他大都挺身而出,毫不犹豫。他在家乡时,就曾在洪水中救过人。他牺牲前不久,陕西咸阳中医学院一位名叫邵小莉的女大学生在渭水河畔为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张华在报纸上读了她的英雄事迹,和同学们谈论过这件事,流露出对邵小莉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没想到过了仅仅一个月,邵小莉的英雄壮举就在张华身上重演了。
后来,全校师生集会,沉痛悼念张华。校党委申报他为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追记一等功,并在他牺牲之地树立了一块纪念碑。学校还举办了张华事迹展览,向军内外开放,出版了张华烈士专集《新一代理想之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亲自为该书题写了书名。不久,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光荣称号。学校组织了由张华生前老师、学员队领导和同学组成的张华事迹宣讲团,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和全国各地作报告。全国各大主流媒体都重点报道了张华事迹。张华,20世纪80年代一个与张海迪、朱伯儒等人并列的光辉名字,响彻了祖国大江南北。
我参加了学校“张华烈士事迹宣传办公室”的工作。但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领导没给我安排什么重要工作,只干一些接电话、接待来访之类的工作。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同志亲自来校参观了张华烈士事迹展览,他是和刘志丹一起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老一辈革命家。我还参加接待了张华烈士的父母。他们在北京受到了军委和总后首长的亲切接见。经历了老年丧子的打击,两位老人显得很苍老。学校为了表示对烈士父母的感激和尊敬,除了按规定发给抚恤金外,还送他们一台小彩电,几件棉军大衣,顺便带老人到学校附属医院检查了身体,治了治病,并安排他们参观了华清池、兵马俑等旅游景点。这是学校在当时条件下所能尽的最大心意了。此外,学校还特招了张华的弟弟入伍。他那时正在家里待业,因文化底子差,读本科吃力,就安排在学校附属护士学校(中专)上学,毕业后照顾留校,在空医系当了一名行政干部。可惜干了没几年,他就转业回东北了。
张华牺牲,全校师生无不痛惜。于是有人提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救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农民,值不值得?为此,全校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我作为学校政工干部,也下到学员队听过他们几次讨论。讨论的结果是:虽然张华牺牲了,被抢救的老农也未能救活过来,但张华弘扬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道德风尚和时代精神,是重于泰山的。人生的价值是不能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和年龄来衡量的。据说中宣部一位领导亲自到学校,考察了解这场大讨论,组织有关报道。这场大讨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宣传张华事迹过程中,有几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一是在发表烈士遗照时,发现张华的嘴唇周围留有浅浅的胡子。大家说这怎么行?有损英雄形象!于是对照片作了修版处理,把小胡子去掉了。二是某大报社的一个记者在采访和报道张华事迹时,不想把张华写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纯粹高大完美的人,想表现出张华平常人的一面,日常生活中也有点小毛病、小缺点。无非是想把烈士描绘得生动一些。当时的学校政治部一位老处长对此很不理解,我亲眼看到他发了脾气,当面斥责这位女记者,甚至说出了“别有用心”、“毁我长城”之类的难听话,说得女记者掉了泪。三是学校政治部有一位为宣传张华事迹立下汗马功劳的干事,几个分量很重的通讯报道稿件,加起来几万多字,都是他呕心沥血、加班加点撰写的。发表后报社给了他一些稿酬,好像有一两千块钱。放在现在,谁都不会把这当回事,但这在当时确实是个不小的事。同事们议论纷纷,对他形成很大压力。他最终把一千多元拿出来,作为党费上交了。这笔钱可是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啊!



张华牺牲后仅10个月,四医大又出了一件感动全国的事情。
那是1983年5月1日,张华生前所在的学员二大队和低一年级的三大队组织学员们游览华山。“五一”假日,游人如织。80年代初的华山,尚未修建高空缆车,游人上、下山全凭两条腿。上午9时许,在山险道――千尺幢处出现了严重的拥堵,十多名游人从八十多度的陡坡上腾空跌落下来。由于下面的台阶完全为游人站满,拥挤不堪,跌落者便从人流的头上、身上猛烈向下翻滚摔落,轻者胳膊和腿骨折,重者颅脑骨折,生命垂危。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四医大学员们自发组织起来,冒着自己被砸伤、撞落的巨大危险,奋力抢救负伤的游人。他们将重伤人员抬到安全地带,用平时学到的医学知识为伤员实施紧急救护,然后折下树枝做成简易担架,沿着20多里山路,急送山下医院。途中,几个男、女学员累得休克了,其他学员接过担架继续走,终于把这几名重伤游客送到医院,使其脱离了险境。

在另一处危险地段二仙桥,游人也是爆满。这条羊肠小道面临万丈深渊,一侧的防护铁链由于受到游客拥挤而绷得紧紧的,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上百名四医大学员手拉手、臂挽臂组成一道人墙,冒着生命危险站在靠近悬崖的外侧,保护和疏导千百名游人疏散,安全下山,一场可能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避免了。
后来,我和几个战友也徒步游览了一次华山。晚上10点从山脚出发,一直爬到第二天凌晨5点,到峰顶时正好看到一轮红日从茫茫云海中喷薄欲出。当时给我最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华山太险峻了!直到今天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事情过后,学校有人写了报道稿件,送解放军某报社,但似乎并未引起军报编辑的重视。到了年底,又是我那位为宣传张华事迹立下汗马功劳的同事,在《光明日报》上头版头条的位置连续发表长篇通讯《张华赞歌的续篇》,详细报道了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事迹,又一次轰动了全国。
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发表谈话和文章,高度赞扬英雄集体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并向全国、全军发出了学习华山抢险英雄集体的号召。1984年1月,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在中南海怀仁堂联合召开“华山抢险战斗集体”表彰大会,授予他们“华山抢险救人英雄集体”的锦旗。共青团中央也隆重举行命名大会,授予这个战斗集体以“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称号,授予徐军、石俊等l0名学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还有很多学员立了功或受到嘉奖。2月份,国家教育部、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华山抢险英雄事迹报告会,首都近万名大中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大会实况,全国各高等院校都组织师生员工收看。在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医大华山抢险英雄事迹报告团到全国各地的部队、工厂、学校、科研院所作了200多场报告,直接听众达100多万人次。
在那段日子里,“张华烈士事迹宣传办公室”原班人马正好还没散,学校于是以这些人为班底,又组成了“华山抢险英雄事迹宣传办公室”,但没有让我参加。因为全军兴起了干部学习文化的热潮,我被任命为总后驻西安地区部队干部脱产文化补习班负责人兼中文课教员。学员有来自本校和驻西安的解放军其他单位从连职到团职的军官。张华生前所在大队和中队的队长、政委、教导员,因文化底子薄,都一茬接一茬地来补习班报到,成了我的学生。我那时太年轻,工作不懂方式方法,把在华阴县军训时班长对我的狠劲用在了他们身上,严厉督促他们刻苦学习,有时竟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人。好在他们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知道我全是为他们好。在课余时间里,他们跟我聊聊天。张华所在大队的领导们如数家珍似地给我讲张华生前的小故事,讲他的小缺点。比如学校不准学员谈恋爱,但他悄悄和一个女生谈起来了。这事要是发生在新入校的学员身上,肯定要卷起铺盖走人。但那会儿张华已经是高年级学员了。大队和中队领导考虑到他年龄不小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当他们讲起张华牺牲经过时,我看到他们眼里都有点潮湿。他们还庆幸地讲起华山抢险的事情,说他们当初组织学员去华山游览,本来是该受到学校批评甚至处分的。因为学校考虑华山险峻,怕出危险,一般不允许大规模组织人员去那儿游览。万幸的是虽然出了事,但却是一件抢险救人的好事,将功抵过,躲过了批评和处分。
总后勤部洪学智部长和王平政委是两位开国上将,也被张华、华山英雄事迹所感动,先后专程到学校视察,看望和勉励张华生前战友和全校师生员工。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级别的首长,很慈祥、很亲切的,一点架子都没有。当时校园里流传一个小道消息:总后首长在私下里批评学校领导了,说你们军医大学光是放政治卫星可不行,教学、医疗、科研也要出成果啊!谁也没有考证这一消息的真伪,但学校以后确实把极大力量倾注在业务建设上,出了很多医学成果。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春天,陕西某县印刷厂一名女工在操作切纸机时10个手指被全部切断,送到四医大附属医院。8位青年军医在老教授的指导下,连续奋战27小时,同时进行两台手术,将她的左
右两手十指全部再植成活,创造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张华的精神在校园里延续。
1985年夏天,军校学员们面临着毕业分配。军委和总部机关从军队后勤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决定:全军四所军医大学各选派20名毕业学员赴老山前线参战。消息传来,男女学员们个个群情激昂,抢着报名。有的写请战书,有的跑到领导那儿,说自己身体好,家里有好几个兄弟,最符合上前线的条件。最后,学校优中选优,从二大队、三大队中派出20名毕业学员,慷慨奔赴前线。这些经过张华救人、华山抢险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哺育的青年男女学员们,在前线的表现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和战士们一起,住在闷热潮湿的猫耳洞里,几十天洗不上一次脸,与蛇和老鼠为邻,勇敢地在战场上救护伤员,回来时人人立功受奖。曾在华山抢险中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的石俊同学,在前沿阵地上开展医疗救护,两次被炮弹炸伤,荣立了战功。
当前线鏖战正酣时,学校决定派出一个小组赴云南看望和慰问指战员和参战学员,我所在的政治部宣传处有一位小我一岁的同事去了。他在那里采写了许多关于参战学员英勇事迹的通讯报道,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上,他后来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新华社军事部记者。
参战学员返校后的一天,一个学员怯生生地走进校刊编辑室,手拿一个笔记本对我说,何老师,这是我写的战地日记,你帮我看看能不能用。我花了好几天时间读他的残留着战地泥土气息的日记。老实说,这位学员的文字水平真是不敢恭维。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有一些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但我从中发现了不少闪闪发光的金子般的东西。经过修改整理,先发表在校刊上,后来被《解放军报》看中发表了。
第四军医大附属护士学校有一位美丽的女学员,名叫刘亚玲。1984年毕业时,她因品学兼优,被学校分配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可她硬是不同意,哭着喊着要上前线。由于她态度坚决,学校只好批准她到云南某野战医院当护士。在野战医院里,她又哭着喊着要上前线,但均未获得批准。于是,她就两次利用自己积攒的假期,到老山阵地上抢救伤员,被战士们誉为“战地女神”。这个花季少女以她的英勇行为荣立一等战功,据说又因超假不归而同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前线战士们纷纷替她鸣不平,她反而劝战士们说,她违犯了纪律,受处分是应该的,一时成为佳话。她最让人称颂的一次表现是在一天深夜,从老山主峰上穿过敌人的火力封锁线,护送一名被越军子弹打断一条腿的战士撤离阵地。 这个战士不是别人,就是名噪一时的“军中百灵”徐良。徐良在西安音乐学院未毕业就自愿报名参军了。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坐在轮椅上被爱人推着,一条裤腿空空荡荡。两人合唱一首《血染的风采》,轰动了全国,不知让多少电视观众感动得掉了眼泪。
我获悉刘亚玲立功消息后,连夜奋笔疾书,写了一篇不太长的新闻报道稿件,第二天一早骑自行车送到《西安晚报》社。当时我对这篇小稿的发表没抱多大希望,因为此前我也写过几篇稿子,投到报社后都石沉大海。没想到此稿正赶上护士节,刘亚玲又是本市长安县人,又是在前线立功,几个因素凑在一起,立即引来编辑的青睐,把稿子登在该报头版报名旁边的位置,在西安父老乡亲中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发表署名作品,兴奋之下,用那十来块钱的稿费约几个好友下馆子搓了一顿。
第四军医大还有一对母女,母亲参加过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女儿参加了这次云南老山前线战斗, 双双火线立功。我得知后,精心制定了一个采访报道计划,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叫《两代风流》。这是一位著名军旅作家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不料一天晚上我和同事来到她家,以校刊编辑的身份说明来意后,这母女俩却异口同声地婉言谢绝采访。
1987年夏天,我奉调到总后勤部某机关工作。坐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望着车厢外频频向我招手的同事和战友们,我不禁转过身,偷偷掉了几滴眼泪。
后来,我得悉:
――1989年春,第四军医大学员石俊、雷伟等人作为全军英模代表团成员,在中南海怀仁堂作首场报告,受到国家和军委领导人的接见。
――1996年底,中宣部、国家教委、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共青团中央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二大队事迹报告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等领导亲切会见了事迹报告团成员和张华烈士的母亲。随后,中央军委颁布命令,授予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模范学员大队”光荣称号。
(责编曲星)


第四军医大学英模事迹见闻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正一1982年春节刚过,我作为"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的首批应届毕业大学生,从山西大学报名参军来到古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分配在学校政治部工作。

【关键词】张华 军医大学 护士学校 大学生 毕业学员 总政治部 女学员 华山 西安 第四
【分类号】:D648
【正文快照】:

一1982年春节刚过,我作为“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的首批应届毕业大学生,从山西大学报名参军来到古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分配在学校政治部工作。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贺龙亲手创建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解放后与国民党遗留的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合并,从穷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晓平,定宇;[J];瞭望;1996年44期
2崔卫平;;[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6期
3景天;[J];税收与社会;1996年09期
4;[J];党的建设;2010年02期
5雷登荣;[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997年05期
6;[J];妇女生活;2008年11期
7孙军;;[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7年08期
8;[J];中国德育;2010年01期
9;[J];世纪桥;2010年16期
10;[J];当代护士;1995年07期
1周龙;[N];光明日报;2009年
2第四军医大学副政委 戴旭光;[N];陕西日报;2007年
3王中海;[N];酒泉日报;2009年
4记者 张华君 通讯员 黄培灵;[N];河南日报;2006年
5本版编辑 桑清亮 本报记者 罗文霞  邹伟军 陈建生;[N];九江日报;2007年
6记者  杨月清 实习生 葛欢;[N];陕西日报;2007年
7张帆;[N];盘锦日报;2008年
8;[N];鞍山日报 ;2008年
9记者 徐爱龙;[N];甘肃日报;2010年
10实习生 占芳蕾 记者 侯耀清;[N];九江日报;2006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gaozhongzuowen/7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