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作文 /

【www.zgpaoc.com--优秀作文】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强布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布朗族地区传承布朗族优秀文化。为此,要尊重布朗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布朗族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高布朗“听”“说”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布朗族民族传统节庆活动。
[关键词]布朗族;文化传承;教育策略
布朗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91882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有着悠久历史、独特的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布朗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布朗族弹唱、武术、蜂桶鼓舞等。传统的布朗族文化保存与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被抛弃,原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布朗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所取代。布朗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婚姻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通婚地域扩大,“望门居”消失,婚庆仪式呈多元化,许多传统技艺如“牛肚被”、“酸茶”等的制作面临传承失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布朗族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性和潜在价值。布朗族没有文字,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加强布朗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布朗族地区传承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尊重布朗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适应的结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重要特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保护和传承。布朗族人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热情、朴实、坚强的民族性格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反而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如果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强烈,这个民族共同体就很难生存下去。布朗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有着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如:尊重妇女、平等和睦、团结互助等)和原始习惯法(布朗人若犯了某些法规,村社必按习惯法进行严惩),起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布朗族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教育是代际间保留文化的重要力量,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布朗族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由于民族文化教育不纳入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布朗族地区学校教育有责任成为推动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渠道。学校教育的系统性、目的性、组织性,使得布朗族地区家庭和社会教育中难以完成的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任务可以借助学校教育形式来承担。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必将深化学生的民族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意识,使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得到进一步提高。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可以把布朗族地区的本土知识和文化与国家课程要求的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促进教学内容与地方性知识的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走向民族学生生活世界,摆脱目前布朗族地区课堂教学常常与民族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困境。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布朗族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期望无疑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布朗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布朗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布朗族传统文化的根在社会、在乡土,根植于群众和社区。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艺汇演、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发挥学校的文化高地作用,促进学校和社区的交流以形成良好的支持性关系,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经验和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每年为宣传民族传统文化,助推旅游业发展而举办的“文化艺术节”,该活动不但是全县各族人民的文化盛宴,还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机会和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可以看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是布朗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布朗族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体系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途径。但学校教育毕竟精力有限,不能囊括布朗族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家庭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家庭教育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所以社会这个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尤其是新闻和网络等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注重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布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高布朗族“听”“说”能力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语言表达着瑰丽的民族文化传统,渗透着人际交往在内的一切民族文化的特征和精神。布朗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丰富的民间口传文化,但由于布朗族没有文字,大多数口传文化只在民间流传,已挖掘出的口传文化则通过汉语或傣文将其记录下来。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民族语言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布朗语在布朗族的生活当中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语言的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将民族世代积累的文化延续下去。首先,发展双语教学,以汉语和布朗语作为布朗族学校的授课语种。学校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布朗语没有文字的障碍。用布朗语与学生进行日常交流、介绍民族习俗,用布朗语学习民族歌曲等等,这样不仅向布朗族学生介绍了布朗语也使学生间接的了解了传统文化。其次,对教师进行布朗语培训,在布朗族学校工作的教师不会说布朗语,学校应该有组织的进行教师培训,并逐渐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再次,通过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加大布朗语的使用频率。家庭是布朗族学生学习布朗语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应该有意识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使家长能够自觉地在家庭中使用布朗语进行交流,增加学生在家庭中使用布朗语的频率,由学校、家庭共同打造一个学习布朗语的环境,提高布朗族“听”“说”能力
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布朗族民族传统节庆活动
民族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活动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是推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表现。布朗族的节日,除少数是宗教活动外,大都是民间传统的习俗节日。布朗族丰富多彩的的节日文化,承载着布朗族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维系着布朗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各种节庆活动成为布朗族青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些场所中往往可以学到社交知识和宗教知识,长者往往通过讲述代代相传的故事、神话、寓言和传说等形式,向小孩进行民族历史、风俗习惯和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获得本民族的历史知识,从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青少年还可以从节庆活动中的歌舞、娱乐等活动来获得美育知识等,强化民族认同。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发展布朗族优秀文化的舞台,注意保护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在节日期间加大宣传力度,并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布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布朗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不断推动布朗族文化的发展,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政府和社会加大对布朗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普及、宣传、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才能激起他们热爱本民族文化,才能完成布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普丽春.民族地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3]张雪娟.达斡尔民族文化传承及学校课程建设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廖冬梅.节日沉浮问―节日的定义、结构与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葛金国等.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布朗族传统文化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C013


布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探究 | | 手机打开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强布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布朗族地区传承布朗族优秀文化。为此,要尊重布朗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布朗族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高布朗"听""说"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布朗族民族传统节庆活动。

【作者单位】
【关键词】布朗族 文化传承 教育策略
【基金】:
【分类号】:G122-4
【正文快照】:

布朗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91882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有着悠久历史、独特的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布朗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布朗族弹唱、武术、蜂桶鼓舞等。传统的布朗族文化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1普丽春;;[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1梁文魁;;[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9期
2高洁伦,王龙武;[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3彭业仁;陈惠娜;;[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4李政洪;黄文辉;;[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5汪如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6屈杰,白晋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周伟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8张春一;李正花;姜成;唐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9李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李培超;彭立威;李宏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赵学森;[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康德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汤立许;[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吉灿忠;[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曾晓进;[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倪依克;[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李蕾;[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杨少雄;[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刘祖辉;[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庞辉;[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王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黄晨华;[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作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李贤军;[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田中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张智烽;[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7高柏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于丛丛;[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许之星;[D];西南大学;2011年
10宿宁;[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陈晓桦;;[J];教育探索;2007年01期
2刘小红;;[J];音乐天地;2007年01期
3陈哲;;[J];中国民族;2007年02期
4高芙蓉;;[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王建;史俊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2期
6彭路;;[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陈雪英;;[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小哉;;[J];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01期
9刘海;;[J];理论月刊;2009年03期
10刘荣萍;;[J];江苏陶瓷;2009年02期
1薛正昌;;[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胡云红;;[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王亚男;;[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4赵文;;[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郭玉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王人天;;[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7陈克龙;;[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8陈玲;;[A];第十七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秦慧颖;;[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范波;;[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遐迩;[N];贵阳日报;2008年
2本报特派记者 周长风 宋燕军;[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3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徐善登;[N];扬州日报;2009年
4重庆记者站 王洪刚 赵正荣;[N];西部时报;2010年
5张卫国 刘国辉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何羡坤;[N];贵州民族报;2011年
7刘卉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N];中国电影报;2011年
8孙德宏;[N];中国改革报;2003年
9孙德宏 ;[N];工人日报;2003年
10诸巍;[N];解放日报;2003年
1王润平;[D];吉林大学;2004年
2阮宝娣;[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裴丽丽;[D];兰州大学;2007年
4张元卉;[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韩永红;[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吕佩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白红梅;[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罗正副;[D];厦门大学;2009年
9王爱平;[D];厦门大学;2007年
10文宗理;[D];山东大学;2009年
1苏日娜;[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王莲花;[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怀伟;[D];江南大学;2008年
4王朝阳;[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郑国祥;[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朱玉;[D];西北大学;2009年
7赵丹;[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洪菲;[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周末;[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罗正副;[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youxiuzuowen/7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