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www.zgpaoc.com--高考作文】

Ⅰ试题解析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农耕工具变化的知识点。解答本题最好使用排除法: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不符合史实;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的说法太绝对;D仅凭一则史料无法判断铁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正确答案为B。
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汉字演变的知识点。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楷书直接演化于隶书;B便于抒情达意的应该是草书;C表达错误,甲骨文是成熟文字,且可识读。正确答案为D。
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运作的知识点。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门下省审核、中书省草拟,可排除B、C;本题未涉及尚书省,可排除D。正确答案为A。
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知识点。解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A“完全”太绝对,C“均由”错误,D清代未摒弃抑商政策。正确答案为B。
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的职能特点。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开始由西北军务而设立,后来涉及所有事务,是皇帝的助理机构,地处内庭,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A“专管军务”错误,C“设有官衙”不符合史实,D“专理刑狱”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B。
6.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报纸的功能。“能教民智渐开通”,可见其存在教化的功能。正确答案为C。
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根据材料“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可做出选择。正确答案为D。
8.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由时间1928―1935年可知处于抗战前夕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时期,根据所学民族工业不同阶段发展的原因,可做出选择。正确答案为C。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根据时间“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可知是为新中国成立作筹备。正确答案为A。
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跃进”不只在农业领域展开,“大跃进”是各个行业的高指标发展,故排除①。正确答案为B。
11.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解析】1972年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交,根据所学可知是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正确答案为D。
12.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解析】甲线段所示的时间为1990―1995年,经济理论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正确答案为C。
13.下面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是公民的民主,是建立在压迫奴隶基础上的,公民是本邦的成年男子,是自由民的一部分;外邦人、小孩等非奴隶都属于自由民;“居民”指居住在雅典的人,包括奴隶。A“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错误,超半数的是自由民,而非公民;C、D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B。
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革命”的知识点。本题可用排除法判断:17、18世纪的西班牙不是世界霸主和世界市场中心,也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当时的世界强国和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正确答案为D。
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解析】由材料“理性引领……建立繁荣、公平、平等的社会”,可知是强调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正确答案为A。
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解析】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知识点。由材料“工业革命”、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权力分配……脱节”可知反映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正确答案为D。
17.“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知识。由“时间和空间”可知是相对论,其主要意义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正确答案为C。
18.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解析】从材料“不主张……写实”排除现实主义B;“不用纯粹的颜色……”排除印象主义C;“用下意识表达……情绪”,可见是内心深处的表达,应属现代主义美术风格。正确答案为D。
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由材料“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可知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正确答案为C。
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解析】由时间“1945―1949年”和图片显示德国分裂的形势,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美苏冷战的知识点。D与时间不符,排除(德国统一在东欧剧变后,西欧联合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时德国未有热战,故排除B。1945―1949年华约未产生,故排除C。正确答案为A。
21.(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虎墩崔氏族谱・族约》(明)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在维系社会和谐中的表现、作用。解答本题主要是能从材料中分析提炼相关信息,对材料的概括能力要求相当高。解答第一问看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第二问、第三问要求能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概括,第四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22.(13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右侧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5分)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分)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4分)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及现实中的关系。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所给示意图,读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进而考查有关国民革命运动的问题。第二问要求学生“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材料提供信息进行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印证材料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问除依据材料“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外,还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考查的是学生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意识以及从历史的角度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达成“九二共识”等)。
23.(15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页图
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评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分)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2分)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8分)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解析】该题突出考查学生进行历史研究的能力和方法,引进了史学研究的新视角。第一问要求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和统计的方法,研究影响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的两个因素;第二问从心理史学和计量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要求学生从“罗斯福的乐观主义情绪能够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这个心理学的意义层面,分析促使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三问既提供了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新材料,也有机地考查了学生的史证能力;第四问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以便于立体地认识历史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进一步强化了拓宽史学研究视野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
(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②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
(4)略。
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
【解析】本题是有关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比较题,注重对材料信息的提炼而得出答案。第一、二问要求学生提炼材料信息,找出答案,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三问依据材料指出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进而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考查的是学生“论从史出”的论证能力。
【参考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3分)
【解析】本题综合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两位人物进行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第一问要求对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并根据克伦威尔所说分析指出其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第二问要求对材料信息进行概括,进而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第三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参考答案】(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星堆共出土了1 720件珍贵文物。按其功能分类,我们可将它们分为:祭祀品,共105件,主要是青铜器,其中较大型的樽和�,其功能可能有两个方面,主要用于祭祀天神、地神和祖先,同时也可当作生活用品,比如装酒、粮食等;生产工具,共124件,主要是石器和玉石,其中有斧、凿、錾、刀等;兵器,共127件,主要是青铜器,还有石器和玉器,其中有青铜戈、玉戈、玉刀;生活与装饰,这方面数量最多,共1 364件,其中有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象牙器,以玉器为主,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的货币――铜贝4 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
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黄剑华《古蜀的辉煌》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5分)
(2)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古蜀国部落为什么会有大量“象牙”、“铜贝”和“数以吨计的陶片”?(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2分)
【解析】该题属于文物考古题。通过文物(文化遗存)考古(考查)来探索历史的奥秘,这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本题三问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主题:第一问侧重对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释读。第二问引入推测史学的研究方法,推测古蜀国部落为什么会有大量“象牙”、“铜贝”和“数以吨计的陶片”。第三问要求在综合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
【参考答案】(1)信息:政治:神权政治(或神权王权一体);阶级分化(或贫富分化);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军事:有部落战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或有审美要求)。
(2)推测:大量“象牙”说明古蜀国自然生态适合大象生存(或可能与远处部落有象牙交易等);“铜贝”说明有了一定程度的商品经济(或有一定水平的制币工艺等);“数以吨计的陶片”说明居住在该地的部落人口较多(或部落存在时间较长等)。
(3)意义:反映了古蜀王国的社会生活(或揭开了古蜀王国的历史之谜);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材料三 在考察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今天的人们往往不易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过多地拘泥于技术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
(1)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4分)
(3)材料三提出的考察金字塔建造的视角是什么?(2分)
【解析】埃及金字塔居全球著名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观之首。关于金字塔,有太多的未知。它既是古埃及高度文明的象征,又是人类遥远历史的见证。神奇的埃及金字塔不断吸引着人们探究的目光。该题在对已有信息归纳的基础上,要求“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进而提出考察金字塔建造的新视角。
【参考答案】(1)信息:设计恢宏;计算精确;巨石采集;运输科学。
(2)新发现: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价值:有助于了解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视角:技术;历史背景。
Ⅱ试卷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稳重平实,没有偏、难、繁、怪、旧的题目,背景材料朴实,充满了时代气息。试题考查的角度新颖、别致,有意识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份试卷的大多数试题考查的都是教材呈现、考试大纲规定的主干知识,题目都以材料题形式出现,材料阅读量较大,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及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综合考查学生深度释读材料信息、准确概括材料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直接从材料中获取答案的题型较少,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材料高度概括,对学生概括材料能力的要求较高。试卷在命题方式上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突出主干知识。
试卷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如选择题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有:中国古代铁制农具的演变、中国古文字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及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两德分裂(二战后冷战史)、现代主义绘画代表作等。材料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和演变、国共两次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罗斯福新政等相关知识。
2.密切联系现实,富于现实意义。
试卷主观题密切联系现实,考查的基本上都是富有现实意义的知识。比如第22题以“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为切入点,考查了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合作及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包含了国共在祖国统一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和采取的行动,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还有第21题讲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和演变,而现实生活中孔子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和象征,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办了宣传中国文化的学校,即孔子学院。
3.图文并茂,较多运用图片信息。
试题材料来源广泛,或文字资料、或借图说史,形式多样,如:第2题汉字图片,第8题中国轮船统计的图表,第12题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第13题雅典居民比例图,第20题德国被占图,第22题北伐前夕中国政治形势图,第23题1920―1940年美国失业率图表。这些图片进一步提升了思维的力度,突出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生动活泼的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今年江苏历史卷提升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如第21题以“家族宗规”为切入点,对考生渗透着道德伦理观的教育;第22题紧扣时代热点,弘扬着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个主旋律;等等。关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在主观题中可见一斑,几乎所有主观题的最后一问都是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这既是对题目材料的整体认知和运用,也是对前述几个小问题的综合与深化,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
5.突出考查学生尝试历史研究的能力和方法,在试题中引进了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史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在试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如第23题“罗斯福新政”题就引入了心理史学和计量史学的研究视角,学生要从“罗斯福的乐观主义情绪能够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这个心理学意义的层面分析促使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要运用数据分析和统计的方法研究“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两个因素。在“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道论证题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多角度论述”,以便于立体地认识历史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进一步强化了拓宽史学研究视野的重要意义。
Ⅲ2014年高考备考建议
江苏历史卷在平稳中求创新,对高三历史复习必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结合江苏卷命题特点,笔者针对2014年高考备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掌握学科主干知识,进行内容的主题整合。
基础知识的再运用渗透到试卷的各种题型中,因此,要牢牢把握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此外,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知识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要多关注相关主题知识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例如,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探索,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进行梳理和归纳。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不要拘泥于教科书的章节结构),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主题整合。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分析。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2.注重培养学生解读、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分析概括能力。
高考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大量使用文字材料、图片(如照片、地图、漫画)、数据表格等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借以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使用知识分析问题、概括材料等能力。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科成绩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注重研读史料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史习惯,掌握基本的学史方法,如中外联系,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相互联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在复习中,要注意选取丰富而又多样的史料,如文字、图片、图表等,要充分挖掘整合相关信息,合理设计问题,注重分析探究,重视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关注学习的独立性、创新性,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3.加强多维度考查分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体现了新史观的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能适当运用史学理论,正确运用各种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训练运用这些史学范式诠释教材内容,观察、分析、诠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着重培养用不同的史学范式分析同一重大史实的习惯。这样,既能促进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又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要逐步拓宽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视野,更好地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如形成人文意识、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具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放的世界意识。
4.关注时事热点、学以致用。
江苏历史卷注重以与时事热点相关的史实为切入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色,其目的在于引导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度内国内外大事尤其是中国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和世界经济问题等;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民主与法制建设、大国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三是周年性历史事件。探究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练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处理:一是分析历史问题的现实意义,如宗法制与祭祖热、中华民族感情,20世纪30年代各国面对危机和G20峰会等。二是寻找现实问题的历史依据并将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和规律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关注热点,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做到学以致用。
5.要加强针对性训练,努力提高解题技巧。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学科能力,增强高考的适应性,我们要加强针对性训练,努力提高解题技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作业、考试,要做到选题“精”、讲解“透”、训练“实”)。试题可以从现成的资料上去选取,但有必要进行二次加工。在分析试题时,不仅要理清答题思路,也要琢磨命题意图,特别对涉及试题严谨性、科学性、导向性等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弄明白,不留疑点;要关注细节,在思维的模式化和答题的规范性上下功夫;要加强反馈,及时发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强化对高考五种能力的针对性训练:①审设问的能力。②提取信息的能力。③整合知识的能力。④形成答案提纲的能力。⑤规范表达的能力。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Ⅰ试卷总体分析]
9/view-5085829.htm
  与往年不同的是,2013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的新课标文综卷被分成了两套,即在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使用的全国Ⅰ卷和在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宁夏、内蒙古等省份使用的全国Ⅱ卷。全国文综试卷的整体命题思路稍微有所变化,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客观题只有一个单项选择题组,包括12道小题,题号为24―35题;主观题则细化为三个题组,分别是历史必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SOLO题组和历史选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其中,历史必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只有第40题一道小题,SOLO题组也只有第41题一道小题,而历史选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由四道小题构成,题号为45―48题。这与往年的试卷构成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对此也应该比较适应。
  尽管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较大,但它所考查的知识点却是相当有限的。这主要是因为它所容纳的题目数量是有限的,必修部分只有14道试题,4道选修题又限选1道,所以对每个学生而言,要做的试题总共只有15道,因此整张试卷能考查的知识点并不充分。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所考查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力求所考查知识范围的分布均衡化。不过,也有些许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文化史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中国古代史所占比重相对偏大等。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切忌知识模块偏废的情况出现,而是要在综合平衡中夯实知识体系。由于整套试卷所能考查的知识点较少,为了避免试卷对不同学生群体产生不公平的影响,试卷在命制时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而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Ⅱ试题解析]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本题所给的有效时间信息是“战国”,旨在让学生比较此时秦国和东方六国在墓葬制度上的不同,即是否有明显等级差别,结果发现秦国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其实君王墓葬是能显出这种差别的,但这不是做题的主要信息),而东方六国则有明显等级差别。那么墓葬等级差别强调什么样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从本题所给前提条件获知: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就说明战国时期秦国的分封制存在状况与周代相悖。正确答案为C。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本题所给的有效时间信息是“宋代以后”,我们可以藉此排除选项A和B。题干所问是“变化的原因”,关键在于解析“变化”的含义。题中所给“变化”指的是“孔子地位的上升,孟子取代周公成为儒家的代表”,这意在强调儒学既独立于政治又为政治服务,同时强调儒学的道德约束功能。理学相较于心学更接近于此变化。正确答案为C。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重在解析古雅典“政治与演说”之间的联系。古雅典是民主政治,演说是政治观点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选项A更符合逻辑。正确答案为A。
  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本题B、C两个选项均不符合史实,都可以被排除。至于A选项,其着眼点在于外交,而英国光荣革命的着眼点在于内政,因此它不可能成为英国议会的真正目的,也可以被排除。光荣革命的“光荣”标签指的是“不流血”,这在实质上是以议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妥协,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已嫁到资本主义的荷兰为后)为国王,既是对原有封建体制的否定,也是对传统势力的安慰,这应该被理解为一种“革命的妥协”,也就是光荣革命的“合法的外衣”。正确答案为D。
  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神学世界观统治着科学界。因此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应该指的是其从封建宗教中独立出来,具有反宗教神学的历史作用,据此答案应该在A和D选项中产生。只是题干中的“宣言”说明了该科学成就在反宗教上的首创地位,两相比较,“日心说”更为合适。正确答案为A。
  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现代化指的主要是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民主意识。A选项中的“戊戌政变”和D选项中的“义和团运动”与现代化的含义是相反的,它们都可以被排除。C选项中的“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都与现代化的主流概念有一定差距,所以B选项最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解析】题中所给材料的连接词是“只有……才可能……”结构,很明显地是强调“只有”引领的“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的作用,这是“城市中心论”的主要观点,答案选择B而排除D;再结合“1928年”和“中共六大”(中共中央)这两个关键信息,可知党当时犯了“左”倾错误,由此排除选项A、C。正确答案为B。
  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解析】本题所给的关键信息是三个,分别为“胡佛”、“干预”和“借鉴”,这就明示我们所选的措施应该符合三个特征:①没有超越胡佛时代的基本历史状况。②是对经济的有限干预。③罗斯福新政中也采用了类似措施。A选项中的“不罢工”不符合胡佛时代的史实状况;B选项中的“提高关税”并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本质逻辑;C选项中的“减少耕地”是农业措施,并不属胡佛所采取有限政策所涉及的工业领域,均可排除。D选项中“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中的措施,符合胡佛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有限干预经济的背景,而且这也符合罗斯福新政中的“稳定银行”和“以工代赈”的基本理念。正确答案为D。
  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析】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做。因为英法的社会制度相同,这就反证出B选项是错误的;C和D两个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A。
  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本题所涉情景发生在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时期,这是学生所未涉猎到的知识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该情景也发生在赫鲁晓夫改革前夜,如此,解题思路就会基本顺畅了。A选项中的“完全相符”过于绝对化,也与赫鲁晓夫改革“农业薄弱”的背景相悖;B选项中的“工业化”在随后的赫鲁晓夫改革中并未加速;C选项中的“农业改革”应该是后来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才开始推行的,因此都可以排除。题干中的“彻底而永远地解决”,是一种斯大林模式的语境,因此答案应该与此相关。正确答案为D。
  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解析】本题只要能确定①与④的顺序就可以确定答案。奥匈帝国在一战后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战前被德国吞并,所以正确排序应该是“……①④……”。正确答案为C。
  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本题是比较型试题,可采用排除法判断。比较20世纪20年代初的苏俄和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它们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差异较大,因此A项可排除;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进行了一次科学调整,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模式下大规模展开的,因此C选项可排除;苏俄新经济政策执行时期更多地是发展私有制工业,因此D选项也可排除。正确答案为B。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 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解析】本题设问中的“特点”缺乏明确的分析指向,但提供的“根据材料一”为本题提供了清晰的分析范围。比如材料一第三句中先后指出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魏晋而后……佛教东传”,将此二者结合进行概括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第四句先后指出“宋元时代指南针”和“明朝前期……航海著作”,将此二者结合进行概括就是“航海技术”。循此思路进一步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题解答就会容易起来。
  【参考答案】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解析】对于第一小问,我们仍旧可以从分析材料入手获取解题思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完善答案。比如,材料一中在描述清朝利用海洋时主要强调“海禁”,而材料二的第一句就强调“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此变化可以被概括为“海禁政策失效”,或者是“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至于第二个小问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相对来说只要思路清晰即可根据此题主旨获取解题信息。
  【参考答案】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或者是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或者是西方侵略中国的海洋权益);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或者是逐渐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在此之后,设问中“说明”部分的解题思路是开放的,可以从“背景”、“原因”或者是“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解读。题中汉唐两幅图的明显直观区别在于南方行政区划的密度和边疆线的变动,而“唐时期南方行政区划密度的增加”,就可以被解读为“南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示例三:信息: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的管辖区域变化不大。
  说明:汉唐之间岭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示例四:信息:流求在唐代已经被纳入了中国版图。
  说明:民族融合,或者是海疆有所发展。
  示例五:信息:相比汉朝,唐朝疆域进一步扩大。
  说明: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型试题,材料中只给出了比较的甲方――清末新政,比较的乙方戊戌变法则需要借助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甲、乙方的比较点并不难找,通过解读材料可以找到答题思路。
  【参考答案】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解析】本题分为两个小问题,要求回答“原因”和“实质”。循着第(1)题的答案提示,在内外因分析法的指导下,“原因”分析的解题思路就会比较清晰。至于“实质”,则应该从清末新政的领导阶级属性、推行新政的目的等方面入手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
  【解析】本题属比较型试题,而且比较的点被明确分成了三个,这样做题思路就已经非常清晰了,我们只须对试题所给材料进行解读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宗旨”、“任务”和“目的”等主题词的界定一定要清晰,否则解答容易南辕北辙。
  【参考答案】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6分)
  【解析】本题的主题词是“作用”,限定词分别有“戊戌变法前”(答题指向必定和戊戌变法有关)、“报纸”(主要功能在于宣传)和“民主”。如此,解题思路就会清晰起来。
  【参考答案】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9分)
  【解析】本题的主题词是“原因”,可以借助内外因分析法进行解读。除此之外,该问题实质上还是“海湾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分析,这可以从解读材料中获得思路。
  【参考答案】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解析】本题的主题词是“影响”,限定词主要是“国际关系”,其解题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令我们稍感为难的是,设问中所给的“根据材料一、二”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处,而“结合所学知识”才是答案的范围所在,当然材料二中的时间要素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参考答案】越南战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海湾战争:强化了美国的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做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唯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解析】题中的主题词是“背景”,可以材料中的“唐中后期”为突破口,通过对材料(尤其是第一段)的解读来获取答案。
  【参考答案】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分)
  【解析】此题可以通过材料(尤其是第二段)解读来获取答案,比如材料之“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的“后世”就可以延伸解读为“宋明理学”。
  【参考答案】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Ⅲ试题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1.构筑新材料新情景,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第24题,以“墓葬与分封制”的关系为伏笔,引导学生比较战国时期秦国与东方六国在墓葬制度上的区别,来考查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变化。该材料的逻辑环环相扣,特别能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第32题中的材料把“英国”与“法、德、意等六国”分成了两组,而“法、德、意等六国”是题干所要求的主语,那么“英国”就可以作为反证的立足点。由此可知,对材料的阅读只有深入到厘清文段的逻辑关系层面,才可能使材料真正被用来解答问题。
  再如第25题,题中所涉从“周(公)孔之道”到“孔孟之道”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因此学生的阅读分析也就不能仅仅是单线的。而第28题的材料虽然很简单,但是对“独立宣言”这个词的阅读要求却很高,这也是此题的做题关键。简单来说,阅读材料必须深入理解其中每个模糊词汇的真实含义。
  相比较而言,在本套卷子中,第30题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要求较高,题中“只有……才可能……”式的语文结构,是材料逻辑关系的主要框架和解读指向。   至于主观题,对材料阅读能力的要求则更高。比如第40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的思考指向并不十分明确,我们基本得靠解读材料来获取解题思路,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阅读技巧,能够快速、有效地解读材料、提取信息。
  2.斟酌设问,考查学生的精细阅读能力。
  例如第24题的设问并不复杂,仅仅由“这表明”三个字构成,我们阅读起来看似简单明了,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设问中“这”这个词的理解应慎之又慎,它至少包含了以下几个信息:①理论基础:分封制――墓葬等级。②时间:战国时期。③现象一:秦国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④现象二:东方六国墓葬等级差别明显。如此分析,设问才会清楚,做题思路才会明晰。
  第25题的设问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此我们阅读设问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设问简单化。本题设问的主题词是隐藏着的,我们需要将其显化――“促成这一变化的是”实际上问的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得出“原因”一词。它的限定词主要有“宋代以后”和“变化”,我们只需在这两点上下功夫即可。
  当然,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问题指向不明确的设问,对这类设问的阅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做题的质量,对于主观题而言甚至可能成为做题成功与否的关键。比如第41题的设问是如此描述的: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此设问包括两个主题词:“信息”和“说明”。从地图中解读历史“信息”的指向比较清晰,但是之后出现的“说明”就需要学生进行精细化阅读了。“说明”的含义主要是“解释清楚,说明原因”和”证明”两层意思,如此就可以理清此设问的指向――解析前述历史“信息”所蕴含的原因,或者是前述历史“信息”可以作为历史材料来证明什么样的结论。例如我们找到的历史信息是“流求在唐代已经被纳入了中国版图”,就可以用它来证明“民族融合”,或者是“海疆有所发展”。
  再如第45题第(2)问: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其中“原因”的指向比较明确,值得推敲的是“实质”一词,我们对它精细化阅读的准确度直接决定了我们答题的准确度。“实质”一般应从“清末新政的领导阶级属性”和“推行新政的目的”两个维度进行考量,这样此题的答题思路就变得清晰了。
  3.提高选项干扰度,考查学生阅读的纠偏能力。
  选项干扰度的提升意味着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比如第27题的C选项“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其中的“防止独裁”特别符合英国“光荣革命”的民主理念,但是当我们在阅读该选项时抓出“通过双王相互牵制”后,在逻辑上就能将其排除了。
  再如第33题的前三个选项: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些阅读技巧去判断。我们可以努力寻找句子中的程度性词汇,如A选项中的“完全”;我们还可以努力寻找句子中的“时间”概念,如B选项中的“工业化”是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70年代的苏俄(联)相匹配的,而C选项中的“农业改革”是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苏联相匹配的,但它们都与本题无关。这就是阅读选项的重要性所在。长此以往,我们的纠偏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升。
  4.强化对专有名词的理解,考查学生深层阅读的能力。
  阅读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逻辑相关性的理解,而阅读的深入在于细节的明晰化。对历史学科而言,使阅读文本易于理解的难点主要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那些历史专有名词,比如第29题“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就把我们的阅读更直接地引向历史专有名词“现代化”,它指的主要是“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民主意识”,这就是阅读和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Ⅳ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在复习中,我们要把夯实基础与提高阅读能力相结合,制订出基于阅读能力的历史复习策略,促进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的综合提升。
  1.以文本解读方式构筑知识体系。
  我们可以把教材和复习资料当做阅读文本,通过解读从宏观到微观整理出知识框架。在此过程中,既锻炼解读各种材料的能力,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我们可以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阅读文本,将本课的三个子目整合成三个知识块:
  这个整合过程是一次相对复杂的信息提取和逻辑整合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阅读,比如对子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中的第一段文字(也就是知识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部分)进行解析:
  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当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由于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羊毛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我们可以根据“。”将这段文字分成4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找出关键词,并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组合,得到以下知识结构:
  本课的其他段落也可以这样进行阅读,从而形成一个以“工业革命”为题目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2.明晰程度性史论,强化知识节点。
  在本课课文中有很多程度性史论,如:①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②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③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④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⑤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⑥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⑦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⑧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⑩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11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其中,综合史论①和史论②,可以得到新的史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应用。   这些程度性史论就是知识体系的重要节点,我们可以藉此编织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从史论①出发可以得到一个问题知识组:棉纺织业为什么被称为“新兴的”?棉纺织业的发展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存在什么逻辑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新兴的”行业中开始?……这个问题知识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等知识块。因此,通过文本阅读强化程度性史论等关键知识节点,对我们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很有帮助。
  3.理解历史专有名词,深化知识网络。
  在构筑知识体系的时候,不少同学容易把“记忆”的方式误作为“理解”来运作,他们觉得记住这些知识体系就意味着自己已经把它们消化了,但是事实上要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体系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我们可以从理解历史专有名词入手。
  例如在构筑人教版历史必修2《开辟新航路》一课的知识体系时,我们找出来的重点知识可以被概括为“3层次6点原因,2国2方向4人4成就,5影响”,而“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层级的知识体系可整理如下:
  这其中,“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都是重要的历史专有名词,对它们的理解深度直接决定了文本阅读的准确度,所以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深入解读。这可以通过梳理教材相关内容来完成。
  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历史上称这些变化为“商业革命”。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概括出“商业革命”应该包括以下五点变化:①贸易规模。②商品种类。③商业经营方式。④商业地位。⑤贸易中心。而“价格革命”则包括以下两点变化:①通货膨胀。②阶级变动。如此,本课的知识体系就更加完整、更加立体了,而且在理解了历史专有名词之后,我们在做题进行知识迁移时也就会更加方便和精准。
  4.厘清时间概念,形成知识切面。
  “时间”被称为历史的第一生命线,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会特别依赖对题中所给时间要素的解读。例如第24题中的“战国时期”、第25题中的“宋代以后”、第27题中的“1688年”、第30题中的“1928年”、第32题中的“1950年”、第33题中的“1952年”、第40题中的“鸦片战争后”和第41题中的“汉唐间”等要素,它们都可以对解题起到提示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时间要素的阅读能力。
  阅读“时间”,在实质上是把握这个时间所代表的时代状况。比如我们想形成“宋朝”这个时间的完整概念,就得收集整个宋朝的历史专有名词和程度性史论。整理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表格内容,我们可以概括出能够反映宋朝特征的几个简单结论:①经济领域的活跃性;②政治领域的分权制衡;③文化领域的思想控制与民间文化的活跃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阅读有关宋朝的知识时,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与把握了。
  5.提升解析题干的能力并学会综合应用。
  在日常的复习中,我们会进行高频的试题训练,而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题干的解析能力。题干一般被分为主题词和限定词两个部分。对主题词解析的关键在于读“准”,也就是要抓住并且明白问题的主旨;对限定词解析的关键在于读“全”,因为每个限定词就是一个条件,也就是对解题思路的一个提示,其中尤其是时间要素类限定词最为关键。为此,我们可从提升阅读能力入手,实施如下的复习策略:①可适当节选教材和教学资料为阅读文本,在建构基本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优化阅读技巧。②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提取程度性史论,这样既可以强化知识体系的节点,又可以提升在阅读中的纠偏能力。③整理和理解历史专业名词,来提高阅读的精准度。④建构历史时间概念,并由此构筑一个高端而完整的背景知识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快捷的阅读。⑤在训练过程中优化对题干的阅读习惯,尤其是能精准地分析关键词和限定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立足点,夯实知识基础,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去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复习。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本文来源:http://www.zgpaoc.com/gaozhongzuowen/64073.html